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春节加上疫情,使得1月CPI增长明显。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1月份全国CPI数据显示,今年1月,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这不仅是近8年来首次破“5”,同时,也超过去年3%的目标。
不过,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看来,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
“食品价格上涨仍为拉动CPI上涨主因。同比方面,食品价格上涨20.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10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
由于全国两会上将公布2020年CPI预期目标,因此,2月物价指数至关重要。在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看来,考虑到疫情对物价的影响会在2月份进一步显现,预计CPI走势还将持续在5%左右一段时间,但随着保供稳价措施推行和疫情好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综合来看,2月CPI大概率有所下行,但幅度或较为有限。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四川和湖南发生局部禽流感,若继续发酵,或将加剧食品项上行压力,则2月CPI走势需重新预估。”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食品推涨CPI“破5”
尽管CPI涨幅较大,但主要拉涨因素仍是食品。
董莉娟介绍,1月份,食品中,受病害、供给不足等影响,去年起价格一路上涨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0%;鸡蛋价格上涨2.8%,涨幅回落4.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至20.2%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鲜菜价格上涨17.1%。不过,鲜果价格同比下降5%,连续4个月下降。
环比方面,受春节和疫情影响,增幅略强于历史季节性,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9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15.3%和 8.5%;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5%和4.5%;鸡蛋、鸡肉和鸭肉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3.7%、1.7%和1.0%。
“1月CPI破‘5’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春节因素,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每到春节前夕,物价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去年的春节在2月,价格上涨也主要集中在2月。因此,去年对比基数较低,导致CPI同比破‘5’。”颜色表示。
同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对CPI造成了影响。
“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叠加各地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使得春节期间部分地区农畜产品的物流输出受限;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居民囤积食品的需求上升,部分农产品出现一定的涨价预期。”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不过,在他看来,食品价格不会出现持续的超预期上行,因为国家高度强调维持新冠疫情期间的正常物价秩序、打击投机涨价行为,随着交通物流逐渐恢复正常,居民日用物资的正常充足供应有望得到保障,民众短期内非理性囤积生活物资的行为将逐渐平息。
同时,受春节影响,1月非食品价格也同样出现上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2.2%和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环比方面,受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影响,部分服务价格环比上涨明显,其中美发、家政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价格分别上涨5.2%、4.7%和4.6%。受前期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7%和3.0%。
此外,在1月份5.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2月或有所降低
由于疫情的爆发主要在1月下旬,因此1月CPI的涨幅受到疫情影响远远不如春节因素。同时,由于各地均有保障供应的举措,对CPI影响不大。
“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基本平稳。”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
据了解,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各地高度重视“菜篮子”商品供应,积极畅通物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这都有利于平抑短期物价。
同时,2019年领涨CPI的猪肉价格也有望逐步回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康震在1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1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比同年9月份增长7%,显示全国生猪基础产能回升势头逐步稳固。
不过,在市场人士看来,2月CPI走势将更多反映出疫情影响。“疫情可能会导致部分供应品紧缺、物流成本上升等,从而影响到CPI走势。”颜色表示。
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监测信息显示,2月9日,全国外三元猪肉均价为37.78元/公斤,较8日上涨0.31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29元/公斤。
此外,近期四川和湖南发生局部禽流感;蛋类也受到疫情影响运输,造成销售困难。这均会影响疫情之后的供应,为CPI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同时,为应对疫情,国家可能会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将影响到CPI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非食品CPI环比表现较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对供给端形成的冲击,即务工人员返乡、疫情防控商户休业,供给受冲击。2月中旬各地将陆续复工,但疫情影响仍在,对服务消费需求大幅降低,其他服务、交通与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等分项或出现显著回落,服务类产业的供给和需求可能均反映负面冲击。
“我们仍维持2020年CPI中枢可能增长3.5%左右的中性预测,仍然认为今年CPI高点可能在年初,随后平缓下行。”李超表示。
他判断,CPI短期或仍将维持5%左右的上涨,但长远看,会逐步回落到稳定可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