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验环境
设备 | IPhone6 |
---|---|
操作系统 | 12.0.0 beta |
体验版本 | v1.1.7 |
体验时间 | 2018年9月11日 |
二、产品分析报告
2.1战略层
① 公司定位
愿景: 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房地产公司
使命: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价值观:我们要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
碧桂园为什么要做这个科技小镇
1. 顺应趋势,投身产城发展
2016年,国家三部委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中央发展特色小镇两个用意,一是中国大城市病日益显现,需要中小城市承接外溢产业和功能;二是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城镇发展空心化,需要新型城镇激活创新动力。
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政策,同年7月份组建产城发展事业部,提出“为凤筑巢,陪伴成长”的理念,开始了敢为人先的“产城融合战略”实践之路。
2. 产业共生,多面结合
“立足产业和城市,以宜居宜业为标准”
通过全方位产业空间的打造、开放应用场景、打通合作路径,助力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产业、与城市成为生命共同体。
运营商需要将土地资源、企业资源、政府资源,以及其他服务资源结合在一起,去构建生态、培育环境,进而实现企业利润的保值和升值。
碧桂园先后与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如与美的集团、与招商集团、与中国产学研并与思科公司、富士康、李开复创新工场、浪潮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综合研究中心等大批龙头企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扎实推进科技小镇计划。产业龙头更利于形成产业生态圈。
3.多元发展逻辑,打造全链生态圈
在逻辑上,以“碧桂园+”为前驱,融合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等多个方向发展。通过“庞大的产业资源+成熟的地产经验+雄厚的金融平台+丰富的应用场景”组成四合一的模式,真正做到“以产兴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在路径上,主要为四大方向。
一是“会生长的城市”,产业引领、创新驱动;
二是“有归属感的城市”,宜人怡人,功能复合;
三是“看不见的城市”,感知定制,智慧物联;
四是“会呼吸的城市”,永续家园,绿色生态。
延伸体现为科技新城/智造新城、区域科技产业基地/中心、科技产业园/国际智造港、科技产业综合体、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文旅康养等产城融合项目。
碧桂园做科技小镇有何优势?
1、丰富的造城经验
截止至 2017 年中,碧桂园在国内有 959 个项目,遍布全国 29 个省,服务逾 300 万业主。
从一定层面上看,碧桂园早就甩开了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蛹壳,化身为城市运营商。旗下拥有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包括住宅、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零售、教育等等。有足够的实力能很快完善科技小镇的基础设施。
2、强大的产业资源朋友圈
目前,碧桂园已集聚产业资源超过15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2家,龙头企业194家,覆盖电子信息类、智能创造类、新能源类多个领域。
3、优异的融资能力
作为上市公司,碧桂园极强的融资能力,能真正推动小镇在建设中的资金需求。2017年中期财报显示,截至於2017年6月30日,碧桂园有息负债规模至为1557.9亿人民币,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32%。
② 产品定位
以科技小镇为场景,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对园区进行智慧化管理;面向第三方能力提供者、机构和个人开发者推出的能力开放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产品优势分析
1. 高效管理
- 以更少的人力成本服务更多的人。以开放/融合为基本精神,通过平台来实现内容的聚合/分发。平台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互联网的基本基因
- 格式化产业城市的所有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城市运营决策,更好的服务和繁荣产业
- 帮助运营方快速的建立运营体系,并持续的数据反哺运营
2. 服务提升
- 帮助孤立分散的园区企业在园区平台上找到各自的节点和归属
- 推动园区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 为服务商提供丰富的营销资源,以及优质的线上线下流量
3. 技术角度
- 降低第三方服务商的开发难度
- 保障用户的数据资产安全
- 和入驻的企业或是其他园区进行数据的分享和结合
③ Slogan
珠联璧合,为凤筑巢
④ 用户需求
-
用户需求分析
- 政府:获取园区企业资讯,园区人员流动情况等。
- 企业:获取政策资讯,线上预约园区服务,获得园区行政后勤保障,人才招聘等。
- 业主/员工/游客:在园区/社区的吃、住、行、购、社交得到满足。
- 商业:发布促销信息,提高曝光率。
-
用户定位
- 入驻企业、业主、游客提供更加舒适、高效、智慧的服务,实现多方价值共赢
⑤ 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有各类产业园区 15000 多个,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 30%以上。国家级产业园区已经达 600 多家,这些园区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集群性,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区域的上海、苏州;珠三角区域的深圳、广州,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以及中部地区的武汉等城市,即产业地产均起源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支撑能力强,并且具有较强人口导入能力的城市。其中有 20%具备智能产业园区特点,有 30%-50% 正在向智能型产业园区转型。
国外科技公司的智能园区具有很强参考意义。如微软园区就非常注重智能运维的功能,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发挥到园区管理、产业促进上。微软园区部署了超过 200 万个传感器,实现数亿条数据的采集,通过数据的挖掘,可以对园区事务做到 60 秒响应,最终 节约了 6%以上的人员成本。
我们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智慧社区的关注度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2.2 范围层
基本功能
① 园区版
企业墙、企业服务、政务服务、物业服务、公共配套、社交广场
② 社区版
本地生活、社交广场、话题、小镇通、便民服务、报修
特色功能
-
园区版、社区版分离,下拉切换
- 面向第三方能力提供者、机构和个人开发者推出的能力开放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App对接共享服务
-
开放平台
-
2.3 结构层
产品结构功能图
用户使用流程图
因为麦麦同学比较关心智慧园区的模块,所以列了智慧餐厅和人脸权限的使用流程;碧合app内还有个限制,要先通过人脸权限之后,才能使用智慧餐厅的功能。
2.4 框架层
首页
①生活版首页
②企业版首页
广场
小应用
2.5 表现层
UI规范
图标
① 图标设计采用了面性图标,并且图标更加圆润
② Icon的细节刻画越来越重要
③MBE风格的ICON简约、有趣、好看、小清新
三、竞品分析
| 3.1 竞品选择
碧合 app 是碧桂园集团为科技小镇项目发布的一款移动端应用,包括企业版和生活版两个版本。 企业版主要服务于企业用户,企业用户可通过它预约展厅、预订会议室、预订演讲厅、企业申请入驻等等,尽全力降低创业与办公的成本,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生活版主要服务于业主,它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娱乐等等,让业主享受高品质的星级服务。
目前市场上都是从社区角度去实现的APP,例如生活服务类 app,主要竞品包括绿城物业旗下的”幸福绿城“,万科物业旗下的”住这儿“和彩生活服务集团旗下的”彩生活“。
从智慧园区角度出发的APP比较少,麦麦同学找了很多,除了绿城产业服务的“云助”APP,目前没有找到相对成熟的产业园区运营类App,希望大家可以多给点意见和建议。
所以麦麦同学打算用“云助”作为“碧合”的园区模块竞品,进行一个分析比较;用“住这儿”作为“碧合”的社区模块竞品。
碧合 | 云助 | 住这儿 | |
---|---|---|---|
发布时间 | 2018年01月03 | 2017年11月15 | 2013年11月14 |
背景 | 碧桂园 | 绿城产业服务 | 万科物业 |
模式 | 园区&社区 | 园区 | 社区 |
下载量(安卓) | 10,958 | 10,753 | 14,415,771 |
从第一次发布时间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园区类App还是比较新的。目前可能还是一个探索期。从碧合的产品上看,很多模块数据还是测试数据。
| 3.2 产品分析
目前关于园区(社区)运营类APP模块组成来看主要分为:①服务模块②社交模块
①服务模块
服务模块的入口一般在首屏,分为企业服务、生活服务等。
②社交模块
社交板块的入口一般都在底部导航。取名大概率是“圈子”、“广场”等。
一、园区类
麦麦同学的理解产业园区里面组成是 公司、员工、物业、园区的商家等,主要服务为生活服务和企业服务。而像碧桂园潼湖小镇还涵盖了社区服务。
(1)碧合:
碧合这块的交互和支付宝有点像,首屏展示部分常用的功能,也支持自定义。
进入服务模块之后,小应用特别多,服务的面有点广,的确显得产品形态很丰富和完整。麦麦同学一个个功能点过来,发现很多小应用目前只是把别人的页面接入,并没有实现免登。
而且很多小模块还可以集合在一块。比方说,法律支持里面应该是可以包含知识产权的,人才计划和人才激励是不是也可以合并呢。麦麦同学认为服务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找出那些真正能提升用户效率的服务。
(2)云助:
云助这块的交互和碧合也是类似的,首屏展示部分常用的功能,也支持自定义。
进入服务模块之后,小应用分为吃和其他服务模块。因为麦麦同学在这个园区里面工作过(等下周麦麦同学去实地考察和使用下),所以觉得里面的服务更接地气。尤其是早餐预订模块,感觉解决了很大的一个痛点,毕竟麦麦同学经常因为起迟了就没有早餐吃了。用户可以提前一天定好第二天的早餐,然后到园区定点取早餐。
再比如机场大巴服务,里面展示了咨询电话以及大巴时刻表。转租合租板块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用户更精准,转租成功率更高。
麦麦同学的建议是:
可以进一步的细分全部服务板块,其他服务里面成列的应用有点多。
目前企业服务在底部导航栏有一个专门的入口,是不是可以把生活服务和企业服务集合在服务板块呢。
还有就是转租合租模块是不是放在社交板块(圈子)比较好呢。
二、社区类
麦麦同学的理解产业园区里面组成是 住户、物业、社区商业等,主要服务为生活服务和维修服务。社区里面可以涵盖智能家居板块。尤其像碧桂园、万科、绿城这种大开发商可以在前装的时候植入智能家居。
(1)碧合:
碧合APP内集合了社区版本和园区版本,在首页依靠下拉切换模式。
- 服务模块
社区版本和园区版本的差别在于,生活服务 是社区版本独有的。然而携程、点评等小应用目前只是嵌入H5页面,并没有和碧合产生什么交互。
碧+智慧餐厅也算是一个创新板块。配置了智盘的智能结算台、智能备餐台和电子菜牌,实现了人脸识别、无感支付;一对一营养健康分析,健康大数据管理;图文显示菜品信息,优化食堂服务,实现了食堂人性化与数字化的智能结合。
麦麦同学的看法:感觉里面的小应用还是不够接地气,感觉只是为了丰富产品的内容。不过碧合做了开放平台,相信后续跟其他大公司直接的合作也会很密切,毕竟有一套完善的对接体系。 - 社交模块
包含了广场(信息流)、圈子、活动、跳蚤市场。基本上满足了业主的社交需求。
(2)住这儿:
服务模块
住这儿的服务模块主要集中在首页首屏的8个Icon,很简约,最刚需的模块都已经突出了。包含了手机开门,维修,物业缴费,快递查询,邀请访客等。
对于消息,赞赏,还有扫码放在首屏我不是很理解。类似消息可以放在“我”模块或者左右上角。赞赏模块是不是放在评价模块会更合适呢。比方用户给管家打了5颗星的时候,这时候跳出赞赏模块会不会更合理点呢。扫码这个功能相信不是这类服务类app的刚需,麦麦同学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每个app都要刚一个扫码的功能(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服务模块还有个亮点就是“管家你好”模块。当我提了一个任务清单,我可以随时跟进这个任务的处理进度。而且可以随时和管家聊天。
麦麦同学的感觉就是首页的管家模块可以拿掉。因为底部导航已经有一个管家模块了,满意度那些也可以放到那个模块去。社交模块
邻里分享、二手市场、议事厅、邻里互助、社区活动五个模块。
议事厅板块类似于投诉物业、或者提建议的板块。感觉这个板块很真诚,直面用户的投诉。
二手市场涵盖了三个维度:附近、同城、本小区。让在这个app里换物的用户会觉得很放心,作为用户的感觉就是都是,物品都来自万科的业主,真实性很高。
最近麦麦同学也做了相关的用户调研,感觉业主还是很喜欢参与到物业/开发商组织的活动的。感觉活动版块是不是可以前置一点呢。
三、总结
体验完3个App的直观感受,个人观点,碧合的功能模块太多,之后可以适当做些减法。 总的体验感受来说,碧合的体验也是相对比较差的(缺数据,待补充),性能方面还可以再做优化。
希望在之后的产品规划上,园区类的App和社区类的App能做点差异性。虽然有很多共性,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园区类更多的是为了企业服务和生活服务,社区类主要是物业服务和生活服务。
| 3.3 运营和推广策略
根据我对于三大产品的信息搜集与调查(尽自己最大能力,希望各路大神多多补充) ,得出以下的运营推广策略:
因为这类园区运营类,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强绑定关系,在房屋交付的时候,就会让业主装上。所以线上的运营相对会侧重活动运营,体验运营和客户关系管理推广。
- 碧合
①公共关系推广
社区活动、体验推广(线下餐厅,线上支付)
②新媒体推广
网络推广、微信公众号、企业APP/平台、企业官方微博 - 云助
①公共关系推广
社区活动、体验推广(线下餐厅,线上支付)
②新媒体推广
网络推广、企业APP/平台 - 住这儿
①公共关系推广
社区活动、体验推广(自动开锁)
②新媒体推广
网络推广、企业APP/平台
③客户关系管理推广(客户满意度、服务能力分析评估)
四、总结
市场上社区/园区类开始向智慧社区/智慧园区转型。
目前大多数App已经完成了园区/社区信息化、信息共享,比如把业主们衣食住行的动态信息交互,以人情味、温馨等社交体验促成某种类似UGC的线下内容创造,如线下社区跳蚤市场、社区运动会、相亲会、儿童活动等,最终活化产品。比如住这儿,线上线下协同推进,为地理聚合的消费者提供了便捷悉心的服务,形成了基于社区的智慧生活闭环。
但是碧合最大的优势在于,碧合面向第三方能力提供者、机构和个人开发者推出的能力开放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碧合开放平台,这为未来接入碧合平台的企业、个人降低了很多门槛。
但是对于类似于智慧餐厅,智慧出入行,智慧安防模块。大多还正在摸索尝试阶段。比方说“碧合”实践了智慧餐厅,“住这儿”实践了手机开门,以及“云助”实践了智能开门等等。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正在悄然走来。
从智慧社区的相关词分类看出,目前智慧社区还在一个起步阶段——解决方案阶段,后面的路还有很长,我们也都在探索的路上。不得不提一句,从数据看来万科的智慧社区备受业界的认可和关注。
但是呢,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由于业务涵盖面的复杂性、多样性,智能服务整合产生的“组合”形式既数量多又个性化,无法制定统一的利润分配模式,只能针对性解决,这给智慧平台的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和运营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最后说说感受和初衷,这次做这个产品体验报告的目的是想要挖掘下智慧社区的部分,比方说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能源、智慧市政等,但目前碧合还没有很完整的呈现这几个模块。但是通过这次对比三个不同平台的App,确实提升了麦麦同学的认知。麦麦同学对碧合充满期待,也对智慧社区的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