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宋词(6)

夜读·宋词(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伏天读晏殊词,真有些消暑的功效。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晏殊历任要职,官至宰相,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晏殊的文学成就远高于政治成就,欧阳修说他“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地作了长时间的太平宰相,即无开疆拓土之功,也无拨乱反正之劳。他是作为“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载入史册的,文学上,他开创了令词创作的新篇章,后人评价他是“倚声家之祖”、“导宋词之先路者”,流传至今的有《珠玉词》收集的136首。

      晏殊的词,既没有关乎家国兴亡的重大题材,又没有心系黎民疾苦的深长叹惋。他的词大部分是描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的生活;或写春愁秋恨,离情相思;或感叹人生短暂,时不再来。没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没有酒醒何处的无奈,没有落日熔金的开阔,没有杜鹃啼血的悲鸣。他带给读者的是想象丰富,情感细腻,回味悠长,哀愁淡淡的美好意境。使读者在金风细细,落叶梧桐的斜阳残照中,感受到晏殊心中闲雅蕴藉的诗情。

        今读晏殊三首代表作。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浣溪沙》正是晏殊写富贵闲愁的佳作,著名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的生死,如同花开花落,不由自主,所以说“无可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淡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阙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阙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入朱户。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心上人寄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不知道心上人在何处。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虽是离伤怀远之作,却有婉约词中少有的寥阔高远的特色,是闺思的名篇。

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长亭古道上,绿杨垂柳、芳草萋萋,轻易抛下说走就走的远行,是因为年少。楼头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中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无情人不懂多情人的苦,一寸相思竟化作万缕千丝。天涯地角,也有穷尽的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绵长无尽期。

      词的上阙好像一组摄影画面,古道长亭,是休憩场所,也是分离之处。一边是闺妇无限的思念,另一边是离人的决绝之行。“一寸还成千万缕”,化用李煜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却更耐人寻味。李后主说自己愁绪万千,无处安排;而晏殊干脆就把心绪与柳丝对照,心如柳丝,在风中凌乱,更是深情等待,不怕时光凉薄。

      晏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激烈的字眼,而是努力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少许敏感而旷达的惆怅,表现出一种雅致含蓄的倾向。他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蝶恋花》)被现代学者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谓之人生第一境。

    月白风清,读晏殊词,淡淡的怅望,绵绵的散逸,沁凉如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读·宋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