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篇文章《科技变革与工作的摧毁及创造》,文章探讨的是“机器取代人力”这个话题,并提出“当一个产业的宏观熟练度达到阶段性阈值,就会引起一波机器对人力的替代。”
深以为然。
对于这个问题,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很多人的观点都是简单的二元论:相信人类的体力工作会被机器取代,而复杂的脑力工作则不会。在近数十年,受电子时代及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鼓舞及更丰富媒介形式的科幻作品启蒙,人们开始相信在未来某天,“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来负责脑力工作。
但其实,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作——包括所谓的脑力工作——被机器取代的事实正在各个行业发生,而这无关于“人工智能”,毕竟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我过去十年一直在互联网、广告行业间游走——这些行业往往被认为是主要依靠脑力来开展,对这个趋势感受深刻。
“当一个产业的宏观熟练度达到阶段性阈值,就会引起一波机器对人力的替代。”广告行业的价值链中,执行层面的“媒介购买”环节已逐渐应验。这两年程序化购买来势汹汹,不仅在数字媒体市场占得越来越多的广告资源及投放预算,且有可能未来在电视广告领域也实现程序化购买。在实操中,媒介策略与购买两个环节并非完全割裂,所以程序化购买服务提供商也在日臻完善他们的自助广告平台,为广告主自动生成更科学更高回报的媒介投放策略,并直接通过它们的平台执行。至少在常见硬广的领域,积累下历史投放效果数据+媒体用户流量及黏性数据,然后基于客户营销目的的ROI做出最优策略,在方法上已高度成熟和标准化,大范围机器对人力的替代指日可待。
甚至在创意环节,人力也有可能被替代。高傲的创意人们一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唯技术论者的YY。毕竟玩创意是以充分理解人类的情感为前提,以影响人类的情感为目的的一份工作。在高级的人工智能出现前,要让机器理解“人类情感”简直困难得太终极。
但是,假若机器不需要懂情感也能玩广告创意呢?
那本教科书式的《大数据时代》里有一个核心观点,即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只注重相关关系而无视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什么?比如在创意中放入一大波美女,由于本能驱使,能吸引男性受众眼球;在画面中放入一可爱宝宝,激发了母性情怀,能打动女性受众……我们基于对人类情感最基本的理解能轻易得到这些结论,甚至还能归纳总结出3B原则。因为有了A所以能得到B,这个分析的过程即是因果关系。
机器无法理解这复杂的因果关系,但是如果有足够多的历史广告效果数据积累,机器就可以仅从相关关系去做决策。机器对于大波美女会吸引男性受众的分析,也许就是检索数据库中所有广告元素,发现A、B、C三种元素对男性的吸引指数分别为85、90、95(指数可通过成千上万case的效果数据积累获得),于是选择C元素放入广告创意中。但机器并不需要知道A是一大波美女,B是一大扎冰黑啤,C是一辆亮骚红的超跑,以及它们分别因为什么吸引受众。
这样的方法其实早已被市场研究公司运用于广告创意测试中。如要类似地运用于广告的创作环节,整个模型将复杂得多,目前就广告创意工作的“生产力熟练度”还远远不够。但这只是一个从1到2改良的过程,并不至于难以想象。也许不久的将来,一些形式较简单的网络banner广告就将普遍实现由机器出创意。
前两天一则题为《纽约时报机器人编辑让流量涨了38倍》的新闻被广泛转载。其实美国多家报纸都在尝试用机器编辑新闻。“码字”这份绝对的脑力工作,也逐渐被机器代劳。而市场调研及咨询行业,也在普遍担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大大降低传统调研服务的市场需求。在危机面前,广告人并不孤独。
这两年广告人的危机意识很重,但关注点并不聚焦。其实很多所谓危机都只是自己的知识技能不进则退或是解不开自傲的心结而已。比如感慨客户变聪明了不能随随便忽悠了;吐槽段子手抢走了客户预算等等。真正足以砸掉整个行业大多数人瓷饭碗的大危机,是技术的发展。危机并不是指整个行业或价值链上某一环节会就此消亡,但当行业中x%的人力被机器替代,即意味着相应比例的从业者不得不转行,作为“溢出的劳动力流向还没升级的行业”。整个行业宏观上对人力的需求大幅降低的情形,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就出现。
还好大家已纷纷开始焦虑。而十年还很长。对个人和公司而言,意识和觉悟有了,尚有足够多的时间转型。上一波“数字化”浪潮袭来时,很多传统广告人就已轻轻松成功二转;下一波“数据化”浪潮若再袭来,继续三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