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摘一个故事(摘自http://yogiragi.tripod.com/joke/joke-5.html)
有一个博士,学问很渊博,常常到处演讲,讲课。 于是就请了一个司机,比较方便,普通的司机通常都在车上休息,不过这个司机很有好学之心,博士在讲课他就在下面听, 过了半年以后,有一天司机跟博士说:「你讲的那一套我都学会了」。
博士大笑说:我讲的那些都是很专业的,你怎么学得会? 不然你说给我听看看。 司机就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给博士听,讲的很好。 博士心想:我从小念书念了二十几年才念到博士,你开了半年车就都给我学会了。 博士心理很不平衡,就说:好,那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讲课,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当司机,这样你敢不敢? 司机就说:好呀,试试看。
于是有一天司机就穿博士的衣服上去讲课,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讲得很好,观众在台下一直鼓掌,然后就有一个观众问了一个很深入、很专业的问题。 博士心想:呵呵....这下子司机下不了台了。
没想到司机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深入,很有水准,不过不用我回答,我叫我的司机给你回答就好了」
司机不能回答问题是因为其并没有领悟博士的思想,他所获得的仅是机械记忆。机械识记是指在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方式而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识记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确是需要精确记忆的,如山脉的高度、河流的长度等。也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但是,机械识记的内容仅仅是一堆离散的客观事实,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并不是真正的知识,不能用于理解新的知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司机所获得的,充其量是一堆信息。这就引出了知识管理领域关于信息与知识的区别。
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数据和信息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数据是由一些事实和数字构成的,信息是数据的组合,而知识是起作用的信息。
数据是一系列关于事件的离散的客观事实。数据知识描述了事件的一部分,数据本身不能说明自己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彼得·德鲁克说:“信息是赋予了背景和目标的数据”。也就是说,数据需要在一定背景和目标中才被赋予意义。
信息有具体含义,即德鲁克所说的“背景”和“目标”。把数据赋予一定语境和逻辑,使其产生意义之后,数据就变成了信息。数据变成信息的典型例证就是“啤酒与尿布”——一个数据挖掘的著名案例。
信息本身并非知识,只有当人们通过消化吸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才升级为知识。知识是可以用于行动的信息。知识能够帮助人们对要做的事情做出预测性的判断。
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的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与信息提供了环境和框架。
知识管理国家标准,将知识定义为“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故事中的司机显然没有掌握真正的知识,因为他无法运用其机械记忆的信息解释相关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学习,其实也正如这位司机一样,在做无用功,因为混淆了信息与知识。
我们收藏的书籍再多,电脑文件夹保存的文件再多,书本上的下划线标得再多,能够背诵的原理定律再多,也不能证明我们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如果这些书本知识,网络知识,原理定律不能撬动我们的现有知识,不能与现有知识打结,碰撞出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假设,并在现实世界和实践中给我们带来新的认知,改变我们的行动,它们就仅仅是一堆信息,同互联网上的信息没有差别,依然是网络的,是公共的,是大家的,但绝对不是你掌握的知识。我们吸收了更多的信息,却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简而言之,我们成了低效能学习者。
反之,把信息进行消化,体验,解释,联系,将新知识的线织到旧知识的网中,这就好比织布,打结越多,布匹的密度越大,撬动的知识点越多,建立并进一步加以验证的新知识假设越多,知识阻塞就越少,知识点掌握的越牢固。
知识管理领域有一个SECI模型,由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该模型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并解释了知识螺旋上升的过程。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SECI Model)
• 社交学习,不言之教(Soci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知识通过人际互动传递,人们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获取别人的隐形知识,比如蛋糕店学徒偷师学艺。
• 外化学习,付诸文字(Externalization):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把隐形知识整理成文,比如蛋糕店学徒偷偷学到了很多手艺后,通过总结和思考,把其中的诀窍和心得表达出来,形成文字。
• 融合学习,兼收并蓄(Combination): 显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从多个来源收集、整理和学习知识,对成文知识进行编辑,合成,组织,并获得新的发现,得到新的知识;好比 做蛋糕的手艺与做巧克力的手艺相结合,会组合成一个更大领域的知识。
• 内化学习,默识揣摩(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理解显性知识,融入自身思维。例如,蛋糕学徒在学徒例会上用报告的形式分享手艺后,其他员工基于自己的既有手艺,对蛋糕手艺进行进一步优化。这是一个显性知识被吸收、消化,并升华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每一种学习对应的方法论与挑战如下:
学习者每完成一轮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便会携带更大的知识能量自动开启新一轮学习,由此实现了个人知识螺旋上升。从SECI模型的角度看,学习如何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模型中各种挑战的过程,也就是个人的知识管理过程。
拿认知能力低下会影响学习者的体察和觉悟来说,为什么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是认知水平在作怪。有的人善于观察细微,善于发现,善于倾听,善于模仿。有的人眼中无物,师傅教什么听不进,师傅有什么独门技巧也体会不到,种种认知差异导致悟性的差异。
对于外化学习,付诸文字这一环节,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娴熟掌握了某一领域实践技能的老师傅。老师傅有技巧有诀窍,会做,但是不能说。同样还有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主妇,可能具有丰富的生活智慧,一手家务活做得非常漂亮,烧米饭的时候择菜备菜,绝不会等米饭熟了再开始备菜,她们潜意识用到了统筹规划的知识,但是她们本身是不知道的。你如果要求她们把生活经验形诸文字,上升到家政理论指导,她们做不到,因为缺乏知识量,无法用外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隐知识。
对于融合学习,兼收并蓄来说,做学问,尤其是人文社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整理,编辑,合成和分享。有句玩笑话:抄一个人是剽窃,抄许多人是研究。如果不会抄许多人,不会进行信息糅合,再糅合,不知道抄谁,不知道去哪里抄,显然无法做好研究。当然,这里的“抄”不是一昧地复制,而是兼收并蓄。
对于内化学习,默识揣摩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思考把自己从外部学到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思考是促成这个内化的助推剂。尤其进入社会后,成人的学习更多是自学,思考成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会思考的人善于举一反三,不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会形而上地提炼,也会自上而下地运用知识。不善于思考的人学得再多,也只是低水平地重复与机械记忆。
正是由于个人的学习面临诸多此类挑战,个人知识管理便应运而生。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其重点在于对隐形知识的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于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宽泛定义由美国的Paul A. 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因此,个人知识管理至少试图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管理过量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搜到信息;
如何管理自己的内隐知识
如何提升个人认知水平
如何提升个人思维水平
如何做总结
如何做反思
如何做回顾
如何做知识打结
如何实践,知行合一
如何分享知识
如何创新知识我做组织知识管理时一度认为知识管理无所不包,因为在企业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组织把企业大学和学习型组织放置于知识管理的大框架里面做,再不济也是二者并驾齐驱。但是,世界并非简单的一维因果关系——因为要做知识管理,所以要做个人学习。事实是,知识管理与学习的关系很难说是谁包容了谁,二者的关系可能更近乎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识管理要求提高个人学习能力,而提高个人学习能力离不开知识管理。当我们寻求学习如何学习时,自然逃不开知识管理这个环节。同时,知识管理虽然内涵大到可以包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也并不是说做好了知识管理就等于学好了如何学习。二者有交汇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独特内涵。
而且,翻看学习的定义以及SECI模型中面临的知识转换挑战,确实可以发现二者的重叠要素,比如认知,思维和信息。还有一些二者通用的工具和方法论,比如总结,反思,回顾,知行合一,知识打结等。
似乎可以说,知识管理是元学习的重头戏。搞定了知识管理,学习和学习怎么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