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小说,大家可能读过不少,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据说是村上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不知你们有没有读过?
村上春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高产劳模小说家,写过大量耳熟能详的畅销作品,甚至被调侃为“诺贝尔文学奖陪跑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30多年来每天跑步、多次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跑步健将。小说家有很多,马拉松选手也有很多,但两件事都同时做得这么好的,恐怕当今世界仅此一人了。
以前我一直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读过这本书之后,总算彻底佩服了,村上确实是时间管理、其实质是自我管理的高手和典范。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三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做自己,坚持,自律。
这三点,都是做好时间管理必不可少的心智基础,在此之上再来应用具体的方法,才能有效和长效。
限于篇幅,“跟村上春树学时间管理”系列将分为三篇推送:
《跟村上春树学“做自己”》
《跟村上春树学“坚持”》
《跟村上春树学“自律”》
第一篇:做自己,不为外界所左右。
村上在1982年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前,经营了七年酒吧,他为什么要关店转而全职写小说呢?
他曾经作息混乱、烟瘾严重、体态肥胖、健康堪忧,他又是怎么转变成为一个坚持了30多年的马拉松跑步健将呢?
先来读读他在书中的这两段话:
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情和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就是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更重要,你更想要什么?
经营酒吧需要应付很多人际交往,生活热闹喧嚣,与之相比,村上更喜欢孤独安静的写作,他觉得这比前者更重要。于是,酒吧歇业转而写小说,村上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
那么多运动项目,村上为什么选择了跑步?还是因为他对自己兴趣和性情特点的了解:“我不能说是一个适合团体竞技的人,格斗技也非我所长”。
我选择瑜伽作为长期的健身项目,也是同理,因为我不擅长需要速度和爆发力的运动,也不喜欢需要团队协作的球类运动。自由、缓慢、安静、柔韧的瑜伽就很适合我。
我们常常佩服有些人意志力强大、能长期坚持一件事,其实秘诀在于:选择做合乎自己兴趣、性情的事情,快乐、享受着去做,就能长期坚持,也不会觉得累和苦。村上多年来在写小说和跑步上的成就都说明了这一点。
看向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召唤
那要怎么才能了解自己?就是要多看向自己的内心,把向外投注的能量转向自身,“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就如同窥探深深的井底。“。第34期推送文章《来做这十件事,恭祝女王您光芒四射》里有更详细的方法。
把和别人比较、用别人的期待来要求自己这些向外的能量,转为向内投注,多花时间和自己相处、和自己的心足够靠近,才能隔绝掉外界的喧嚣,听到内心的声音。就如同村上“下决心写小说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
”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听从内心的召唤去行事处世,才能获得踏实与自由。
强烈的自我认同,不易被外界的标准和评价所左右
现在这个社会流行“一元成功论”,倾向于以财力权势的多寡高低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以前我也曾受困于这些外界的标准,努力追寻而不可得时就陷入了焦躁与气馁。但转念以后,把目光和能量投向自己,关于成功,就有了自己的定义——
所谓成功,不是外界的标准,而是达成自己的预期目标。
比起外界评价,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可,能为自我激励提供更长久和强大的动力。比如,在我看来,对于读书和写作,从中获得心智与能力的提升、通过梳理自己为读者提供价值,要比别人觉得你牛不牛重要。比如练瑜伽、时间管理、断舍离,不断到达新境界,是我在践行中所致力追求的,只有自己才能真切感受这些改变带来的益处,所以我并不在意是否获得别人的肯定。
不违背心愿,懂得取舍,勇于承担选择之后的结果。
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内心的声音,会让我们在面临选择时清楚的知道优先级,因而做出轻重缓急的取舍。更重要的是,取舍之后就要有承担相应结果的勇气,免于患得患失。
比如村上放弃酒吧经营转为职业写作,就要承担在一定时间内收入和交际减少的后果;比如你选择先立业后成家,就要忍受家人的催婚,以及推迟养儿育女的天伦之乐;比如当我面临着周末在家是哄娃还是写作的选择时,既然我选择先陪伴孩子再见缝插针地写作,就要接受迟更的后果,继而承受掉粉的现实,尽管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有一种痛叫做眼睁睁的看着公号掉粉”。
“做自己”听起来很抽象,其实它的内容很具体:清晰的自我认知,听从内心的召唤,强烈的自我认同,忠于自己懂得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