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商演爆满,相声怎样才是繁荣?

德云社商演爆满,相声怎样才是繁荣?

近期,郭德纲的北京德云社在上海举办了专场演出,一万八千人的场馆席位几乎是全部售罄,而且德云社的票价也不低,贵的甚至买到了一千多一张。


而且,现今的德云社商演几乎已经成为常态,诸如“钢丝节、师徒父子相声大典、游轮专场”都是动辄数千人的场面,还不包括郭德纲徒弟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以及儿子郭麒麟等的相声专场全国巡演。

高票价、高上座率似乎已经成为德云社的常态,也似乎让人看到了相声的繁荣与兴盛。

可反观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似乎并没有德云社如此大的商演能力。但是是否能够以曝光率和大众接受程度来衡量体制内相声的成功与否呢?我觉得自然是有失偏颇。

体制内,就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泛指

公务员

、国企编制内员工或

国家管理

阶层家属等代表国家权力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

以苗阜、王声为代表的西安青曲社是现今中国相声界除德云社之外有能力举办全国巡演的社团,然而苗阜、王声的青曲社也属于民间团体。

再有像高晓攀、曹云金等知名度较高的相声演员,他们的剧场也均是属于民间团体。虽然诸多的民营剧场无法与德云社、青曲社媲美,但是还是属于欣欣向荣的。

那么,像姜昆等体制内的演员为何商业表演无人问津?

相声繁荣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其实,并不是说体制内的演员相声功底就不好,也不是说体制内的演员就没有知名度,反而体制内的很多演员艺术成就还很高。

诸如像师胜杰先生、常宝华先生等老艺术家都是体制内的,相声基本功扎实,知名度也比较高。

像姜昆、冯巩等也都是知名度较高的演员。

那为何体制内的相声演员就没有办法做到像德云社、青曲社这样的商演规模呢?原因在于缺乏粉丝基础,而粉丝基础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诸多因素:

德云社也好、青曲社也罢,甚至于说曹云金的听云轩、高晓攀的嘻哈包袱铺等,都有很好的粉丝基础。

而这样的粉丝基础往往来自于社团之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角儿的个人魅力,说起德云社,人们首先会想到郭德纲,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等角儿,提起青曲社首先想到的就是苗阜王声,这样的角儿往往也是买票的保证,而这样的角儿往往是在剧场之中锻炼出来的,是建立在夯实的相声基本功之上,加上小剧场里逐渐积攒的人气,在一定的场合才会成功。

2005年北京德云社爆火,但是郭德纲1994年就进入北京打拼,更是在剧场之中通过作品积攒了相当大的人气;2014年苗阜王声凭借北京卫视春晚一夜成名,然而从2007年成立青曲社算起,他们已经在小剧场打拼七八年之久,其基本功和对于包袱的处理不仅继承传统,而且还具有自己的风格;再有像曹云金、岳云鹏、高晓攀之类的,虽然离不开郭德纲的力捧,但是依旧是在小剧场之中锤炼自我。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固定的粉丝。

反观体制内的演员,很多年轻演员进入体制内以后,经济来源有了保障,不需要在小剧场进行表演,只是不定期的参加一些慰问演出之类的,或者是登上一些文艺节目,这样的舞台对于包袱的效果要求往往不强,导致很多年轻演员不再注重对相声节目的创新,不注重包袱质量水平,这也是很多体制内演员节目效果差的原因。节目效果不好,就不能吸引观众,自然就缺乏粉丝基础,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商演。

作品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因素。

有人统计过,郭德纲这些年说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数量是中国相声界150年来所有作品的3倍,这个数据或许不是很准确,但是也反映出郭德纲的基本功之扎实,说学逗唱对于郭德纲来说是家常便饭,而且郭德纲相声的原创性极强,质量也比较高,故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像岳云鹏、张云雷、曹云金、苗阜等,其作品都是符合现今观众的审美标准,而且具有较高的质量,作品好观众才愿意花钱,郭德纲说过:“观众看相声第一是希望快乐,其他的都是次要。”确实,相声本质是使人快乐,这是最重要的,至少在全中国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看来是这样的,相声本来就是民间的艺术,民俗如果变成了官俗,就会失去原有的味道。但是官俗绝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是否衡量相声繁荣的标准只能是商演呢?

体制内的相声是国家官方文化的代表,所代表的也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

姜昆等老一辈艺术家致力于提携后人,通过体制为国家培养相声人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这门艺术,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繁荣吗?

只是说诸多体制内的相声演员,其节目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面对的群体也不同于商演。

但是也不可否认的说,体制内相声演员在作品方面任然需要努力,个人认为,节目的质量没有体制内体制外之分,不管是体制内的演员,还是体制外的演员,都应该在作品上下功夫,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只有当大家都做好自我之时,才是相声繁荣之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德云社商演爆满,相声怎样才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