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 使点坏吧

工作间隙,和同事一起体验自己项目小活动。

一同事很会扎气球飞镖,离中奖只差一点点;

套圈也不错,依旧差那么一点点。

看别的小朋友一弯腰一伸手,

塑料圈没滚也没弹就不偏不倚了,

我们再试了下,果然奏效。

穿着气球的大学生在券上写上“已中奖”。

不如 使点坏吧_第1张图片

于是兴高采烈地去往下一站-茶歇区,

巧克力喷泉,真是谋杀菲林的尤物,

像一个gif三层蛋糕,纯粹,浓郁,

流动如生的陶釉,如高原上的磨坊。

这种诱惑,还不能拿手去触碰,

只能轻轻凝视,暗暗赞叹。

竹签上串着个鲜嫩的草莓,掠过微热的喷泉,

三秒凝固,就成了草莓棒棒糖。

不如 使点坏吧_第2张图片

工作人员又给我们递了杯草莓汁,

相形之下,实在寡淡如水,

趁他们弯下腰收拾果点,

顺势就想在喷泉上接点甜。

工作人员这个腰弯得有点久,

等他们直起来,才发现,喷泉!居然!断流了!

流下的热巧克力,

从一个无线循环的球

变成了磨坊稀稀疏疏滤出的豆浆般。

几个人眼神一对,还不快溜?

憋了三秒逃离现场后大笑起来。

上楼以后,大家的吸管又同时被堵住了

——大概装太多,喝太慢,一冷就凝固了。


吃完才想起忘兑奖了,可是一盒草莓不够吃啊,

就在这时,朋友默默在券上写上:“已中奖”。

我要哭了,这脑洞我居然完全没有。

兑奖很顺利,大家一人分到一两颗,甜到心里。

后面的事情有点flag

热量太高,一整个下午,大家心慌肚子胀……

这件小事无伤大雅,带给我的开心和震憾,

却是弥足珍贵,以至于一想起就笑,

以至于默默把刚认识两天的朋友就认定为好朋友。

一闺蜜拍完婚纱照选片的时候,

趁工作人员不在,偷偷拍了几张电脑屏幕,

她半开玩笑地说让男友配合挡一下,放下风,

他直接就怒了:能不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件事在她的尴尬中结束。

刚拿到成品半个月,他们分道扬镳了。

她看过太多这样的桥段:

两个人躲在礼堂或音乐厅,

学校的大叔手电筒一照,

两颗快跳出来的心,手牵手逃离现场,

然后眼神一对,大笑不止。

奇葩说里面有个观点:

爱是用来打破原则的,打破原则才是爱。

没有一起做过点“坏事”的人,

到底能包容对方多少?

不如 使点坏吧_第3张图片

你有多久没做过坏事了?是让你惭愧的那种,还是让你大笑不止,记忆犹新。

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的观点,太过片面。

最近开始接触心理学,

对自己的认知才越来越清晰。

人之初,半岁以前,

没有母亲(或母亲角色的人)它甚至会死,

但多数婴儿每天开心得不得了,鼻孔朝天,

因为它并没有机会意识到这一点,

只需要做自己,就能赢得全世界绝对的爱;

半岁以后,孩子会装哭,会刷存在感,

会害怕共生关系的中止,

母亲在考虑,

孩子没那么娇气了,还给自己点时间吧,

这时孩子就不自觉成了小霸王,小恶魔,

这其实是场两个变量的权力争夺;

再往后,总有一次让你怀疑,

是不是使坏了所以母亲开始跟我对抗了,

是不是不乖所以母亲才没投注那么多注意力,

于是,必须做个好人

成为很多人童年开始顺承下来的行为模式。

不如 使点坏吧_第4张图片

然而,“做个好人”是超我的

未必是本我和自我的舒展。

武志红老师关于“中国式好人”的文章,

包括对他自己的剖析,实在让人三观尽开。

想起很早以前我更是他说的“拖累症”人格,

看到朋友有难就想帮,

也没深层剖析过,内心是否有期待。

现在好点了,但仍恪守着宁要他人伤我,

绝不主动伤人的心理。

于是,一旦认定跟一个人在一起

就会找很多理由去让自己更爱他,

去给他空间又给他呵护。

似乎注定了被分手的亲密关系结局。

武老师说,

真正的好人,是你存在我也存在

而不是你存在我隐身,甚至我牺牲。

做好人的自我催眠,

或许也正是中国龙全能自恋的表现之一。

很多时候,你的需要被吞没,

于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量,

一跃成为指导别人不被吞没的老师,

而不自觉成了这样的好人。

不如 使点坏吧_第5张图片


那么不妨想想,这点小坏事,能伤害谁,还是会伤害社会公平?

如果不会,不妨走一步看看。或许,更宽阔的自己在等待相遇。

(部分文字仅凭印象,不做专业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如 使点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