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

好奇心是对世界的新奇和疑问。 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启动了探索之旅。更会爬行的孩子,看到好奇的事物,会奋不顾身地爬过去;拿到手里的物品,会反复地琢磨和探究,了解它的质感、硬度、温度、重量……等信息,并不断感受发现世界的喜悦。倘若倘若人人能把幼儿期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世界上,会有多少聪明的大脑啊。孩子在实践中会发现,自己在探索中逐渐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因此更加执着地进行探索。

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怀特海说:“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智慧的习得要靠学生的领悟。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

因为好奇而探索,因为发现而欣喜若狂,是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反复经历的学习历程。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水的浮力定律,兴奋地光着身子从浴缸里跳出来,叫喊着“我发现了!”的故事,经常被老师们津津有味地讲给学生们听,但现在的老师教学生浮力定律时绝对没有那种兴奋感,学生对这条定律的理解也不如阿基米德这样深。35-40分钟一节课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不可能对一个问题持续开展探究,并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整齐划一的学校管理和课程编排,人为阻隔了学生和社会、和自然的联系。学生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地读书,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正如作者所说:“在教师意识里,孩子们是被送到望远镜前观察星星的;在儿童的心目中,教师给了他璀璨星空的自由通路。”师者,唯有不断学习,更新源头活水,使知识通过不断地加工,产生新的创意或充满灵动感的知识新体系,才会触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知识如果不及时更新,就犹如池中的潭水,久不流动,便会毫无灵性。学习,不仅是为传授的知识更具吸引力,同时也使自己时常置身于一个活的磁场中,身上会散发一种因学习而焕发的能量场。

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人的心智拒绝接收塞进来的知识。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课堂不是教师展现自身学术素养的舞台,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的场所。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体悟到发现的喜悦,获得激情四溢的巅峰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知识生动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