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法则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概念之一,目标管理(MBO)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首次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1954年出版。SMART原则包括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ased)。

首先,我想引用一个著名的妈妈鼓励孩子的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妈妈对孩子的鼓励是多么重要,有效的鼓励方法是有多大的力量!很感动。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妈妈就灵活的运用了SMART原则,特别是这个原则中目标的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采用有效的鼓励带来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特别感动。在感动的同时,学项目管理的我一下子联想到SMART原则,因为我看到了这位妈妈灵活的运用了SMART原则,将SMART原则的目标是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有时限性的特点全部展现出来。

比如上面故事中孩子在板凳上坐1分钟到坐3分钟;从全班倒数第二到超过排名在21位的同桌;从差等生到再加把劲就可以考上重点高中。这些都表明了这位妈妈使用SMART原则中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并且遵循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可衡量性原则。这位妈妈一开始没有要求一直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而是说可以安静坐在板凳上1分钟,到坐3分钟;没有一开始就要求考第一名,而是从49名到21名,一次次循序渐进,让孩子一步一步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体现了制定目标的可实现性。

借由这个引子,我们来谈谈SMART原则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SMART原则一 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比如我们在与孩子共同建立约束规则,平日:每天看电视30分钟,玩游戏30分钟,周末不得超过2小时,游戏1小时等等,不能定什么要少看电话,少玩游戏,那么在孩子的概念中就没有明确的界定,那么他就会找各种理由甚至哭闹,这就给予了孩子有机可乘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在刚开始的约束中,要提前提醒,心理预设一下,即告诉孩子还有5分钟就要关电视了哦,这样让他心有有个准备。不断地给孩子有准确的时间观念,那么在做任何约定的时候孩子就会愿意配合和遵守,从而容易达成共识。

SMART原则二 M(Measurable)——可衡量性

可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

比如在亲子关系沟通中,要求孩子注意卫生,那么我们就要与孩子这样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外回家要洗手,洗手要用洗手液,手背手面上下搓,手指甲、手指缝都要洗干净;早晚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吃完食物后漱口;两周修剪一次手脚指甲;早晚要洗脸,脸面、耳朵后、脖子都要洗;夏天每天洗头发,冬天三天洗一次头发;…...等等。明确说明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笼统,模糊的语言。

SMART原则三 A(Attainable)——可实现性

目标是要可以让执行人实现、达到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不有给到要摘星星的难度。

比如就上面的故事中,妈妈反馈老师说,只要努力,你是可以超过你同桌排名21的同学,这个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是可实现的,而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有更高的成绩,在鼓励时往往会说“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打败你们班最好的”这种说法我想家长自己都没有自信,更何况孩子呢?可实现性要让孩子看到希望,这样才会有目标性去努力。

SMART原则四 R(Relevant)——相关性

目标的相关性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我们在与孩子交流与陪伴中,要一件事一件事沟通,一个游戏一个游戏去玩,不能说着这个事突然来个大转弯批评孩子一顿。比如我曾看到一个妈妈正在说孩子见人不礼貌,这样是不懂事,嘴巴还在说,看到别人家孩子捡地上的东西吃,就马上转移说“你看看那个孩子多不讲卫生啊,你会不捡地上东西吃啊”。话题就这样转移了,说教本来就不见得有好效果,这么一转就更没有效果了。

还有一种非常典型的案例,很多家长都会做的事,那就是陪孩子玩,玩玩具、游戏、游乐场实施等,家长总是在孩子正玩着时,打断让她换个玩,或有意让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其它的。包括家长们时不时给孩子吃东西,都是与当下不相关的事。

SMART原则五 T(Time-based)——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

时限性在与孩子定立规则时以及完成事项时常需要关注的,比如前面所说的确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玩游戏的时间,刷牙的时间,还有做作业的时间,睡觉的时间,但你都用时限来约定时孩子就会有规则的界定,就会自然随着规则执行,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定立时限规则,那么我们家长与孩子都会很痛苦,自然亲子关系就不好。

我的一个表弟家的孩子在去年上的幼儿园,之前就和他说,要进行一些规则约束,如看电视,吃饭时间,晚睡早起时间,但是都因为孩子小上了学校就好了,但是学校不是给你做规则的,规则还是需要父母来约定的,导致孩子上学后天天一家人像打仗似的,温柔的妈妈变得咆哮不止,着装完美,优雅淡妆形象都没了,完全是一个斗败的大妈。直到半年下来才正常起来,连连后悔没早点给孩子定规则。

SMART原则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个地方应用都很广泛,特别是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规划性,执行有效性。从这个法则的角度要求孩子做每一个件都要从SMART法则的五个要求去考虑、去执行,不仅收获很好的效果,重要地培养了孩子做事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Smart法则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