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

It's not women's march; It's people's march.

前几天,在川普上任之际,美国甚至全世界浩浩荡荡的开始了一场Women's March,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人群熙熙攘攘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头,小城市也不乏有学生高举标语牌,在路上疾声呼喊。这一次游行的特殊之处在于,这不仅仅是大家认知里一群女性的争论,这一次走上街头的,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既有活蹦乱跳的小女孩,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既有我们普通的民众,也有家喻户晓的明星。

「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_第1张图片

(艾玛:「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义者」,在华盛顿的Women's March)

大家要求的,从来都不是对利益的极端追逐,而是本身应得的尊重。

之前有朋友表示,“我不知道她们到底在要求些什么?和川普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是,我们在逻辑上先抛开川普到底能不能当个好总统的问题,川普对女性歧视的言论实在由来已久。在与希拉里的辩论里,多次无端打断希拉里的发言。很多时候,我都感觉川普并没有把希拉里当成另一个“参选人”,而是当成了“那娘们儿”。

我觉得Women's March这件事,明明是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的好例子。

作为一只来自以崇尚自由立身的文理学院出身的孩子,在游行这一天,我的一半Instagram和Facebook都被朋友们参加游行的照片占领了。作为之前口口声声说着要为自己支持的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我,却因为在郊区消息不灵没有亲身参与游行这件事感到颇为遗憾。但我想,在这里码字的我也是发声的一种,就让我试图用语言解释,我们,

——至少是我,

到底在要求些什么呢?

#1 “习以为常”的偏见

周末的时候,我去影院里看了一部美式主旋律影片《隐藏人物》,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的是三位黑人女科学家,在种族隔离时期,争取自己的权利,并用自己的能力在NASA,为Friendship 7(第一艘成功载人环球一圈的飞船)的成功而奉献了自己的努力的故事。

看La La Land(爱乐之城)都没哭的我,看这部影片哭得一塌糊涂。

「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_第2张图片
隐藏人物

跑题地说上一句,在进影院之前我和朋友们在车上讨论着Women's March和川普的问题。朋友一家是信任川普的,他说美国确实大不如前了,也同意川普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口号,但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发现,美国之所以曾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正是因为有一群人他们不囿于成见,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奴隶交易,种族隔离,等等),选择抛开成见团结一心,选择改变这种环境。而不是选择竖起高墙,选择排斥异己。

作为一个学数学的,亚洲,女性,本片所讲述的故事我却非常有感受。

歧视最可怕的不是明目张胆的蔑视,而是那些仿佛理所当然,“自然”到让人都难以感受的细节。比如本片里,女主被调到核心的小组负责计算任务,但NASA的东大楼里根本没有“有色人种”厕所,女主只能抱着计算任务跑到半英里外的西区去。比如从来没有女性参与到核心的回忆里,但每天变化的数据让不能参与会议的女主不得不重复了很多多余的计算。

而她的同事(萌萌的谢耳朵饰演)、上司及美丽的白人女秘书,都对此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没什么不对”才是最可怕的歧视。

这个现象现在还存在吗?

在脸书的CFO桑德伯格的书中曾经提到过,她和扎克伯格去开会的时候经常发现开会现场所在的楼层里没有女厕所。举办方表示她是第一个有这个需求的人。

我和哲学系的朋友讨论读博以后的职业的发展时,都明确地感受到了作为女性的桎梏。作为团体里的绝对少数,每一步都得突破他人眼中的定式。

更多见的是,有多少人,在读初高中时听到过老师说,“女孩子进高中就退下来了”,“女孩子不适合学数理化”,在进入社会以后听到周围的环境说,“无论你工作做得多好,嫁个好人家才是更重要的成就”的说法。

另一位总统参选人桑德斯曾在访谈中说过,

“我有的时候对别人抱怨失望会感到很不耐烦,五六十年代黑人的孩子还在上隔离学校,女人还不能主持新闻,现在你怎么就以为革命已经完成了呢?”

所以当我听到有人问我,“你们到底还要怎样?”时,我想说,我们要的还有很多。

#2 不是女超人

片中三位女主都不是仅仅只有“伟光正”面的脸谱化黑人,他们也和我身边的好友一样,话一说快了听起来就像是马上要给唱一段rap,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平凡的生活。

其中Katherine作为单亲妈妈的一段令人感触至深,她的三个女儿为妈妈是让飞船飞向宇宙的英雄而感到骄傲,但同时作为观众我感受到的是她作为母亲却有时30个小时都没法见到自己孩子的艰辛,是她一个人照料一整个家的辛苦。

真正的女权从来都不怂恿女人成为Superwoman(女超人)。同样也是谢尔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到的,职业女性常常在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里难以两全。正因为这些女性原本就是最优秀好强的一部分,她们更尽力想要做好自己的每个角色。

我极其欣赏她们的魄力,但这个社会是不是适当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比如谢尔伯格向脸书要求的“孕妇停车位”,因为作为孕妇撑着因为浮肿的“象腿”而走向办公室的路程是男性同事无法想象的痛苦。这些不是特权,而是最正常不过的人文关怀。

而说到《向前一步》(Lean In)就不得不提到前段时间非常火的Ali Wong的脱口秀《Baby Cobra(小眼镜蛇)》,里面有一段很好笑的梗就是她说,“自从谢尔伯格写了Lean In,号召全世界女性在工作中展露头角,搞得现在大家都知道女性是可以工作的了,可我不想向前一步(Lean In)啊,我只想躺下(Lie down)”。看起来好像和女权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了,但Ali Wong也同样提到了,作为家庭主妇的价值。

「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_第3张图片

(怀着孩子还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脱口秀,虽然我一直觉得有个这么刻薄的妈,宝宝有点惨哈哈)

在前段时间非常火的《逃避可耻但有用》中,宅男女神新垣结衣Gakki酱更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表达出了家庭主妇的经济价值和对劳动剥削的反对。家庭主妇的劳动虽然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但转换成工资大约是5.8万每年(在美国这已经是白领水平了)。但往往这些价值却因为没有直接的经济体现,被“丈夫们”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一部分,更有甚者认为自己辛苦养家所以就可以对妻子气指颐使。

「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_第4张图片

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家庭都是生活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的教授曾经在与我谈心的时表示,在选择人生伴侣时,金钱地位等等都被她摆到了很次之的位置。相比之下有一个会理解她、支持她的丈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家庭中互相支持,分担生活里冗杂的任务,才是一对夫妇该有的关系。一个家庭有说不尽的家长里短需要处理,而这系看似不大的事,从来都不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

共同体谅和分担,在商量中寻找最优的解答,而不是逼着女性在职业和家庭中非要做出一个非黑即白的决断,也绝不该是你妈和你女朋友掉水里了到底救哪个的艰难抉择。

你可以认为自己想要成为贤妻良母,但不能说女孩子都应该属于厨房;你可以自己在职场里打拼,但不能说想要相夫教子的女孩就是没出息。

也就是说无论你想Lean In还是Lie Down,都应该有一条路,允许你依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自己的幸福。

#3 不再囿于成见

片中Katherine后来的丈夫,在最初搭讪K的时候也犯过一个很经典的错误,就是认为K怎么可能能做核心计算的这样精密的工作呢。

与此相似的性别固化思维还有很多。在过去这短短几个月内,我的性别认知在某些触发条件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为什么总是粉红色代表女孩蓝色代表男孩儿?

为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

为什么女孩子就要有个女孩子的样子?

为什么男孩子做有些事就是娘炮?娘炮是什么意思?

也因为认识了极有趣的朋友,他极其巧妙地打破了这些认知的壁垒,突破了我对性别之间的很多固化思维。甚至更认真的说,最有魅力的那群人,往往是“雌雄同体”的,他们从没被这个社会对自己的限制而桎梏了自己。

一个人只需要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Women's March有着很多不同意义的理由之一。我的男同学们也一样站出来为女权奔走呼喊,同学们也一样披着彩虹旗为了同性平权发声呐喊。我曾经在朋友的车上放《玫瑰色的你》,我说这是一首为了社运活动家而写的歌。朋友说,他难以理解,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奔走的人。

我想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打破原有的蒙昧,让更多人看见这些诉求。

#4 非暴力不合作

《隐藏人物》里三位女主对于自己权利的争取,都是让人动容的。他们坚持自己的立场绝对不认输,他们不卑不亢,不哭闹、不控诉、不暴力、不煽动,用努力、真诚和坚持来赢得机遇和认可。这是我一直以来对社会活动的态度。

坚持自己的认知,并为此争取应得的所有权益,但不应因此牺牲他人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女权主义不应是将性别树立成对立的形象,不同的性别、性向之前不是敌人,从来不需要战胜另一个性别,而是争取一条公平的起跑线,共同生存。

P.s.但在最后要提一件事,就是游行完以后的垃圾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啊。游行过后要是满地是被丢弃的标语牌这样很不环境友好,很有损游行本身的初衷哦。但如果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整个游行,那就是个逻辑错误了。

这篇文章我一口气码了三千多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最后会选择看到这里。但我想,做完这件事以后我终于能舒一口气,不会为了自己什么都没做而感到愧疚了。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共勉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Women's March和电影《隐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