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电影《危城》做的分场记录和评论,
第一场,江疏影带着小孩子们去到一个地方吃饭,这是代表着难民身份一个切入方式,
第二场,江疏影和小孩子的对话。已经是在铺垫之前军阀对他们小镇的血洗后果。大家手拉手,表现她跟孩子们一个传达鼓励的情境。但这场戏一开始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非常非常的刻意。
这样常规设置,可能还是怕抢了彭于晏后面的戏。不然的话,如果作为这场戏的重点,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惨状,惊惶失措,以及对于之前的那些痛苦回忆的一点点铺垫。不然我很难认同你们此刻的状态,或者反过来说,不然就根本别把难民信息做重点,直接就放抢劫好了
其后通过小孩子引入彭于晏这个游侠角色,突兀的对这个邋遢的人说了一句猪八戒,为什么要把这个人物起一个外号呢?只是因为很邋遢吗?他有长胡子吗?从画面效果来说,彭并没有比当时环境里的其他江湖人更为怪异。为什么外号不是别的呢?当然谁都知道这样实是为了让他们和彭强行拉上关系。从猪八戒到孙悟空,印证着孩子们所谓的一个认可而已。
我并不觉得这个环境当中用“童真反衬”是个什么特别的方式,而这种放置的随意感,也极其觉得出戏。
彭于晏被叫醒之后的一大段想做反差萌,非常重的台湾口音很不舒服,还有他的胡子更加重了人物的非真实感。这种刻意的在残酷当中表达戏谑,表现了导演的不走心。如果要酷的话最好是快点,让这个人物甚至让大家没太看清楚就走了。或许他们习惯性地想既然要表现打斗的酷,当然要把这过程拉长一点,这种不舒服感也被放大了,
第三场,一个过场戏吧。彭于晏骑着马走了,然后旁白强行设定军阀混战这种,嗯,你也不用刻意多么针对历史的环境,视角切换到那个城市当中,
第四场是引入刘青云和这个城市的关系,然后继续把难民副线往前推进。新难民来到这个城,当然会引发一些冲突,随后是刘青用嘴炮的方式让老居民接纳,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铺垫。刘青云嘴炮用来创造这个人物的威信和善良的,可是,这些戏常规到你看时不会落下任何的影响,
第五场,江疏影细化难民线,讲述他在那个城看到的屠杀情景,引入古天乐的一个侧写,她还算是个走亲戚的,和那些难民不太一样,这设置给人感觉继续在补充新信息。虽然算充分吧,可是也非必要,
第六场,引入释行宇这帮人,跟刘青云他们打一架,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做又一帮人物的出场,以及刘青云需要能打一下,等于是再一次出场。可是在做重复出场,能感觉到了明明有冲突,却不吸引人。
后面立刻彭于晏出场,然后因为孩子认识,所以关系相对来说能够更近一些,仅此而已。彭物其实是有所谓的神秘设置的,他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他和马有对话关系的,这些东西依然还浮在表面。
第七场,刘青云来给彭于晏理发,事实上是在试探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两个主要角色做碰面的必须戏。一点点小设计。关键在于我们不知道他们之间没什么冲突,本身也都知道是好人。这种伪装出来的试探和冲突不太好认真做,也没有空间,也就如此了,
第八场,江疏影来跟彭于晏对话,邀请彭做他们的保镖,彭用一种假装流氓的方式拒绝了。这个剧情事实上不对剧情做有效推动,也是假冲突。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们的对话本身功能性比较强。不过是难得是,在前后几场戏中,这是相对有意思一点点的、你能想着两人之间的沟通会如何的那种戏,
多余的吐槽一句,就是大家的假发都好假,
第九场,刘青云家庭温馨时刻,也给袁泉一点文戏。
第十场,古天乐单独登场,看得出来,这场戏完全是给古天乐一个人秀,做所谓变态,所谓压力,一个无法控制方向的冲突。戏本身不太解释动机的,因为有一句话可以管总,就是古天乐是个疯子。
这场戏张力事实上效果并不是很大,又还是那个问题,我们对人物没有先形成认知,很多事再在表演上看不到时,只能靠脑补。这场戏唯一让人觉得有所意外的是,你认为江疏影还不至于会死,但就死了,也就是片头线本身到这里结束。
江的所谓行动目标是来自于保护孩子,只要孩子们大部分活着,任务线也还在。这又是跟彭相关的,可孩子们不太有角色感的,就是符号,
第十一场。古天乐大审判之前的小铺垫,彭于晏看见了小孩子们在哭,这个对它进行一次刺激,
第十二场,古天乐的审判。前面做了一些所谓无效推理,然后吴京到场,把古天乐军阀的身份点破,吴京部分其实装酷装的是对的,就是没人可以接着,因为这里不能真开打。
核心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不存在要不要处决古天乐,或者是拉上全城人陪葬来坚持法制。军阀们如果真的要进攻,跟古天乐到底在不在你们手上犯法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们之前就这样去打别的城的。反而是古天乐莫名其妙落在这群人手上,如果做好人质,是不是反而可以拖到一个更好的时机。
所以为了能够把这个事情把故事编下去,双方只能主动往下拖。古天乐不让他们把这个问题马上处理,而是暗示吴京赶紧走,而吴京心领神会说,是,少帅要玩儿。
第十二场就是吴京他们回自己的营地的一场对话,就是为刚才的逻辑做一个补充,为了让人物能够有一点点棱角,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不和
十三十四场可以放在一起说,彭于晏要走。袁泉来找他,给他看了江疏影的一封信,后面是彭读信,表现她的又一次的变化,
第十五场,刘青云和彭于晏在一起喝酒,也依然算过场戏。彭这个人物由被动转为主动,然后做了一个关系上的铺垫,他指出吴京跟他是师兄弟,武功很高,但我们知道这种话都是废话,刘青云是不会妥协的。
十六场,中段大战。尝试营救古天乐,就是一帮人武行打打打,双方都损失。依然还是没能救了古天乐,他们就退走了。这场戏打的还蛮长的,而这些人的生和死,成本付出的变大,也都在靠演。年青武师都之前没铺垫什么个性,哪怕留一两场戏他们,表现他们犹豫和什么都好,可时间当然要给主角。
觉得写剧本时未必不会设置角色,但真到故事当中他们就没有空间。说这么说,还是能力问题,
收尾的时候做了一下古天乐对自己有多狠,他上吊自杀,说如果我死了,你们都药丸。其实真是没戏和做,强行加。更多难题再次延后,
十七场,彭去找吴京谈判,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戏,做一点点所谓的镖局的前史,吴京个人呢的野心,铺垫彭于晏为什么放逐自己这些不重要事
十八场,为了配合所讲,于是把整个主要前事闪回了一下。这场戏补得还可以,李菁客串了一下。关于镖局保护的是坏人,然后眼看坏人在做坏事,却不能惩罚他的两难。最终还是所谓的正义,使得他们没有活路。这样情节也俗,倒是能够把气场拉回一点,
但不舒服的是,现在其实想看的是核心事件,你现在在给任务过程中,硬邦邦的塞过来一块。也并没对主线又任何影响。静态的事,始终是静态。
然后闪回结束,他们谈判肯定是破裂的,
十九场,彭于晏回来假装要救古天乐,其实就是耍他。难受的进进退退,三主角对话了一次,把大家早就看得出来的僵局点破,故事应该要进入下一段了,这里就是打点。
二十场,又是武打部分。先来了一段刘青云和廖启智争吵,廖启智表现出了背叛,但他有自己的诉求,有人物爆发。但这时我真的不太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放宽点说呢,他确实可以代表某一种正常的妥协态度。这个态度是说出来比不说要好,可是说出来之后你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你又带不动主角。
接下来马上来一场释行宇对刘青云的进攻,说白了这些人的存在,所谓窝里反的戏,完全是为了能在大战前多一点打戏,才会有这么一堆人,才会有这些文戏。不然真的直接就去跟当地财主谈判了。
这场动作戏有对环境的一些使用,但没有更多的精彩了。而且,相对于以往的那些动作设计,他真的不那么有趣,各种甩呀,慢动作的翻倒啊,把节奏拉成了一种展示。只是说看两边的这些竹筏上面挂了人,有种奇怪的恶趣味吧!
刘青云毕竟自己不是动作明星,他能做的动作有限,那么对整个故事的这些展现方式,只能是以单个动作为主,
21场,对前面大战的反应戏,从功能来说完全一样。保卫团的人想要揍财主,老百姓纷纷跑出来跟他们说还是把古天乐放了吧,我们想活着。
这些戏呢,虽然是需要写的情感纠结段落戏,看起来又很尴尬,关于所谓正义和公理的这种讨论,事实上写的这么憋屈,是偷懒的表现。有一个证据就是,这些民众的群嘴炮里,居然没有关于新居民和旧居民的态度区别,之前那些戏都塞狗肚子里了啊。
而且刘青云还在硬聊高大上的,杀人者应该得到制裁这样的话。其实明明应该得这么聊:我们很幸运在军阀打来之前,接触到了古天乐,已经很清楚这个人就不是能按常理来理解的,他一定是不可能放过大家的。可能导演觉得他这里只要能表现蝼蚁的无知,就已经够深刻了。
二十二二十三,是一个民众准备释放古天乐和,刘青云他们这帮人准备失望的离开的对剪。
二十四场,继续向新矛盾升级,而古天乐不理吴,提出一定要让刘来放他,这里吴廷烨有一个有趣的不屑小表情,这是演员正常演戏的本能,
古天乐羞辱刘的这种戏,会让人觉得你们如果早有这个觉悟,认识到强权的可怕,在半个多小时以前就这么干,是不是会好一点。而电影假装所探讨的话题并没有任何结果(因为这个结果本身也不可测)。古天乐这条线,帮他说一句,可能他所想玩耍的,无非就是想目睹这帮民众会因为恐惧而把愤怒慢慢的消化掉,你们并不是真的多么坚持正义,你们只是想苟活下去,这个乱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戏你要写出来呀!
25场,古天乐开始在这个城大开杀戒。必须要说一句这些抢劫灭门戏什么的拍得相当敷衍,可以对比一下《功夫》当中斧头帮是怎么一个一个镜头在那边对老百姓进行摧残,然后制造压力的,让子弹飞也有类似的镜头。虽然只是过场戏,但其实是比重头戏还重要。
忽然想起陈的新少林寺,他真是在这些架空环境里躲得好。
26场,保卫团上坟,彭于晏完成了送孩子这条已经有点忘记了的嘱托,跟孩子们做互动所谓的煽情戏,
这场戏是想做所谓一无所有前的会合,这些人先打算离开,然后觉得不该这样,决定孤身犯险,回去决战,彭于晏说去“打妖怪”这个点就是之前所有猪八戒孙悟空这些外号的铺垫,这里多少有力量,但也走到这里为止。
意外发现有一些剪辑上的错误,袁泉目送他的伙伴们离开,然后立刻就是一个远景,伙伴们骑着马说,大嫂,我们回来了。前面没有那种我独身决定回去找我丈夫的戏,就马上讲这些真的好吗?
这个地方做热血和前面已经完成的对这个城市的欺压和屠杀,还是切开的,观众其实是盼望你们快点回去,没人会认为主角真的就准备走了,在这种地方,你剪成这种断裂开而不是平行剪辑。又没有真正的戏来扭转态度,你把情绪单独靠音乐一推,认为是不合适的。
这是一个半小时的地方,后面半个小时,就是整个大的动作戏。从时间比例来说其实没问题。对于一个两个小时的电影,前面你们都在拍些什么东西,
27场,古天乐,折磨刘青云,
28场,这帮人开始潜入,营救刘,打击军队。计划太简单这件事就不多说了。
彭于晏在众多官兵的枪指下表现出属于演员自己的轻松一面。能看得出,如果导演不是很要求,或者导演对这种角色没有感觉的话,任凭演员发挥,那种奇怪的破坏力很强。不认为这部电影要真实地反映什么历史,但彭于晏即便留了胡子,给人感觉依然是一个台湾大男生,这绝不是这个世界需要表现,哪怕你此刻想要有大战前别样的调节,
打得不算太差,有些不合理也懒得去想了,吴京和彭于晏的对决你看的出来,动作的把握上其实都还行这,其实本来也是香港最后擅长的了,他们真的就拍点打戏,而不是讲什么故事,也不是让子弹飞这种什么寓言神话,可是没有认同,真的你花钱再多,一点一点平淡的叙述往前挪,弄到娱乐性都不够了。
吴京为了救彭而死,可他的死是因为两人好死不死非要去那种地方大家,把酒坛子都打碎了。这个打碎的大危险,跟之前二人的对决意义并不一样。所以他的死很难让人真的觉得有多么的感人,
没有情感寄托,你会觉得假如主角团队们一开始想的就是怎么把军营搞定,不就好了吗?也不会死这么多人,不过事后诸葛亮可以不用做太多。毕竟,也是因为死了很多人之后,你才会觉得没有可以谈,
古天乐最后死在民众的手下,也是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写法。只是说所有人都在为一个人的疯狂买单,而这个疯狂的起点又是来自于时代的疯狂,你如果能真的往里挖一点,其实还有蛮多东西是有用的,可是就这样随便了
29,再次闪回,彭于晏和吴京之间的兄弟情谊,对比他们之前略带亲热的对话,你可以说这种,反切是有必要的,嗯,可他们对于时代的怅惘这种东西真的是随手一写(甚至这种无意识的流露可能才是真实的),你也不会有什么多余的关注投给他们
三十场,不咸不淡的说几句,然后彭就走了,这个价值观之争到底是,保护一方还是去浪迹天涯,有那么多任侠片给了你好的例子,你把话说的再稍微的用心一点行不行
a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