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拖延,看见行动——用价值观反转行动力

小Y最近比较烦。由于工作原因,和老公两地分居的局面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自己带孩子做家务,身体上的辛苦是一方面,更难受的是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用她自己的话说,“搞的跟单亲妈妈似的。”身边的家人朋友也会告诫她:这种局面很危险,万一有什么情况后悔都来不及……小Y说,自己也知道,两地的情况一时无法改变,要多跟老公沟通情感,保持密切的交流。但一方面琐事忙碌起来总觉得没时间,另一方面情绪上也有些不平:“明明是两个人的事儿,为什么总要我主动找他?倒好像是我剃头挑子一头热?”时间一长,“跟老公联系”几乎拖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想起来就觉得头大,干脆就逃避去想,更别提去做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夫妻分居并非常态,但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去做,就是总也提不起精神;不做吧心里又一直挂念着,甚至从隐隐的担心变成了常态的焦虑。对于这样的事,通常我们的处理方法就是——拖延。如果有Deadline限制还好,虽然总会拖到最后一刻,虽然过程比较痛苦,虽然最后的效果未必有多好……至少还是做了;可如果像小Y这种没有具体时间限制,摆明了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后往往就会被“拖成一块心病”——不不不,可能本来不是多大的事儿,但因为拖得太久,到最后可能就不止是心病了。

要战胜拖延,首先要找到“做事的动力”。很多人都会说“我也想做……啊,但是……”一个转折,前半句的“想要”和后半句的“阻力”,哪个更重要高下立判——说了“想要”的,不一定是你认为重要的。

在《自信力》一书中,作者提到:“按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的人更自信”。其实“自信”的含义,不仅仅包含“相信自己能做到”,也包含“相信自己会去做”。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对你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它会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真正意义”的问题,它是指你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价值观是一系列关于人们该如何生活的导向性原则或行为准则。追求精神满足的人可能会把价值观称为自己的道德或道德观念。另一些人可能会把价值观称为他们的态度或生活哲学。但是,叫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允许你做什么。你的价值观内容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你关心什么、珍惜什么。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的人是满足、自信、安心和知足的。而那些在价值观上妥协的人,如果不是彻底沮丧的话,至少也常常会有挫败感。

——《自信力》P129

“价值观”这个词听起来并不深奥,简单的说就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潜在规则,是那些没有人约束你也会遵守的条条框框。但如果忽然被问到“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可能就比较难回答。毕竟生活场景多种多样,适用的规则各有不同,一般我们也不太会刻意去思考。通常在对不同事物重要程度的比较过程中,这些规则会以“哪个更有价值”的选择呈现出来: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可能就要拒绝频繁的社交活动;如果你渴望刺激和冒险,就不太有可能赚钱;作为一个女性如果你想更多的照顾家庭,可能就要牺牲一些事业上的成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能帮助自己权衡利弊、做出更佳选择的标准,如果一个选择违背了内心的价值观,我们就会立刻去寻找另外的道路。

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加班,有些人永远都像打了鸡血,有些人却疲于奔命;同样是全职妈妈,有的人天天愁眉苦脸,有的人却过得怡然自得:如果一个人的选择和他的价值观方向一致,他做起事来就会满足、自信;但如果行为和价值观本身就是冲突的,那他一定会觉得郁闷、纠结,“宝宝心里苦啊~~”。这种情况下,事情会被拖延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回头再到小Y的案例:“家庭”对于她显然非常重,否则根本就不必为夫妻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感到担心;但这个重要的价值观带给她的似乎更多是焦虑和纠结,而不是行动的动力。小Y说,每次想到要和老公联系,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凭什么又是我主动?他就从来不想着我!”这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不仅成功的阻止了她的行动,还助长了内心赌气似的期待:“我倒要看看,如果我不跟你联系,你啥时候才能想起我来!”要是老公正巧打来电话,她会觉得“本该如此”,继续期待下次依然由他主动;万一老公刚好有事儿很长时间没消息,内心赌气不满的感觉就会发酵,像“考验对方”一样继续被动等待——显然这不仅无助于“增进夫妻感情”,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让两人心中的间隔越来越大。

看起来……价值观和行动方向之间的关联似乎失灵了?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完全根据己的内在价值观(如卓越、诚实、创造性)做出选择,而不是依赖于情境、外在因素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如成功、权力、成就)时,人们通常感到更加强大和自信。

是的,你可以选择一些外在价值,比如个人财富,甚至你的健康,但是这些都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你可以努力工作,但是突如其来的市场崩溃可能会夺走你的储蓄;意外发生火灾或者爆裂的水管也可能造成你的财产损失;即使是饮食有节制并坚持运动的人也可能成为疾病的牺牲品。

所以遵循一些内在价值观是一个好主意,这些对你而言有价值的事物越多越好,而且他们全部都在你的掌控范围之内。例如,你的价值观可以体现为“多行善事”“做一个幽默正直的人”“与朋友保持联系”或者“尊重大自然”,这些价值观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可以成为你毕生追求的目标。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你都可以遵循这些价值观。

——《自信力》P132

根据是否可控,也就是“我的行为有多大影响力”,价值观可以分为内在价值观和外在价值观两种。前者完全由自己掌控,“我做到了就可以实现”,而后者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受到其他外界条件的制约。“家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外在价值观”,需要两个人的共同付出。这种情况下,努力的责任被“摊薄”了,我们倾向于强调对方的行为带来的影响,推脱自己应负的责任。

正如小Y面临的局面:家庭确实是两个人的事情,老公也有责任付出努力。但如果因为老公没有做到,就不去承担自己应该负责的部分,就好像一个苹果两人份,原本我至少能得到半个,但因为你那一半没给(够),我就也缺斤短两,那这个苹果只能越来越少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要求我们釜底抽薪,重新去选择一个“内在价值观”(事实上这个更难),按照下面的步骤,只需略作调整,我们就可以将外在价值观转变为内在价值观:

1、找到外在价值观中我们可以施加影响的“标的物”:比如“健康”是一个客观结果,但自己的身体是我可以施加影响的;个人财富的积累虽然会面对风险,但“要挣钱”这件事儿我能决定。

2、将可控的行为与这个“标的物”相关联:对于自己的身体,我可以去关爱它,对于挣钱这个目标,我可以去努力啊。

3、检验:将改写后的内在价值观多读几遍——如果能感受到强烈的愿望,“没错,这就是我想要的!”,或者“是的,我就要这样做!”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能够掌控的内在价值观了。

按照这个方法,小Y将“家庭”这个外在价值观改写为“我愿意在夫妻关系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她自己就能够完全掌握、不依赖老公的态度而发生变化的选择。当清晰的意识到“这是我想要的、是我愿意、我主动做出的选择”,小Y就可以毫无压力的遵循这个内在价值观去行动,她用“乐此不疲”来总结内心的感受——是啊,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怎么会觉得苦呢?

但是,如果你以为有了强烈的“我想要”的动力就能够完美的战胜拖延,那无疑是太乐观了——在“意愿度”和“执行力”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有待跨越:

心理学家把单纯的意图和执行型意图做了一个区分。我们之所以把这两类分开来讲,是因为数十年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只有以执行为目的做计划的人才更可能实现其意图。

执行型意图是你为了达到目标想要完成的行为的活样本。它可以详细的告诉你要做什么、还有谁可以参与、以及这些行为将在何时何地发生。例如,你想保持身体,而且已经为自己设置了每天做20个俯卧撑和40个仰卧起坐的目标。只是承诺你将每天完成这些任务,不如认真想一想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这样更能帮助你成功。例如,你会在早上爬到靠床的地板上做这些运动吗?在厨房里煮今天的第一杯咖啡时活动一下怎么样?或者晚上在电视机前,在最喜爱的节目的广告时段来做这些运动呢?

——《自信力》P153

是的,这个鸿沟就是从“意图”到“执行型意图”之间的距离。而“执行型意图”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它是以“达到目标的行为”为标准来量身打造的——照着能完成目标的行为的去行动,这可不是循环论证,填好下面的这个表格,才是你的目标妥妥实现的重要保障!

战胜拖延,看见行动——用价值观反转行动力_第1张图片
执行型意图的5W表格

What:目标是什么?(把你的目标写下来就可以了)

How:怎么做?(把目标拆解到具体的行动步骤,如果完成这个行动的是一个12岁的小朋友,看着你的行动步骤,他能做到吗?)

Who:完成这个行动的过程中,谁可以为你提供帮助?(有人帮助降低了做事的难度,有个小台阶会更好上)

Where:你会在什么地方做这个行动?(你都能想到具体的场景,到了这个场景里,这件事儿发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When:设定具体的时间点。(“每天睡觉前读两页书”和“每晚10点读两页书”,效果是很不同的)

小Y的表格填完后是这样的:

战胜拖延,看见行动——用价值观反转行动力_第2张图片
“跟老公保持情感沟通”-执行型意图表

有了这样一份表格,小Y完全不必再纠结要不要跟老公联系,甚至都不需要动脑子考虑该怎么做,只要照着表格上的时间按部就班的完成设定好的行动计划,就可以顺利的达成“跟老公保持情感沟通”的目标了。

对于一个重度拖延的人来说,所有的催促都是无用的,除非是有了主观的意图;所有的意图都是虚无的,除非是有了下一步行动;所有的行动都是盲目的,除非你心里有明确的目标;一切的目标都是可能被忘记的,除非那真是你想要的!

是啊,有了清晰的愿望和明确的执行型意图,你还会拖延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胜拖延,看见行动——用价值观反转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