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与子》里聊聊四岁孩子的幽默感培养

《父与子》这本书很早就买了,大概在嘉嘉两岁的时候,其一,是因为这是一本讲述儿子和爸爸之间的故事,里面就只有两个人物,没有妈妈,我就特别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更加增进我家爸爸和儿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娃可以少黏下妈,多黏下爹,;其二,因为里面是中英对照,我想借此熏陶下娃的语言环境;呵呵,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妈妈估计不在少数吧,可是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孩子有孩子的发展规律,0—3岁他就是无比的黏妈,至于语言呢,没到那个敏感期,他自然也不感兴趣。

马上就快4周岁了,孩子的兴趣点开始从妈妈身上转移到更广阔的时间,比如玩具、动画片、幼儿园伙伴、当然爸爸也终于入了他的法眼,他发现了爸爸身上有很多是妈妈没有的,比如乐高玩具,爸爸可以陪着他,(准确的说他陪着爸爸,因为绝大部分都是爸爸在动手)花快两个小时把一套消防乐高拼完。

从《父与子》里聊聊四岁孩子的幽默感培养_第1张图片

最近,嘉嘉又把这本书从书架上翻了出来,自己可以一个人在那本一边翻一边咯咯的笑着,还自言自语道,太搞笑啦!太搞笑啦!至此,每天晚上的阅读书目不再是《消防员山姆》、《海底小纵队》取而代之的就是这本被他称为超级搞笑的漫画书啦!


从《父与子》里聊聊四岁孩子的幽默感培养_第2张图片

我们通常讲这样的故事都是要连说带比划,比如摇树,我会做出抓住树晃动的姿势,嘉嘉也会比划出扔鞋子的动作,然后当我用着夸张怪异的声调说出“哦,天哪,我的鞋!”嘉嘉就会笑翻了!笑的前仰后合,闭不拢嘴的说“他的鞋掉在了树上”。爸爸总是对我晚上睡觉前惹的娃哈哈大笑感到不满,这样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又被笑的波澜起伏啦!哈哈!笑到最后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小猪佩琪》里猪爸爸、猪妈妈、佩琪、乔治他们笑的躺在地上,哼哼,笑的无拘无束,开心极了!

现在回想,孩子的幽默感其实大概三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萌芽显现了,记得在讲绘本《我爱幼儿园》里的时候,嘉嘉就经常跟着里面学“我要去上幼儿园,不是幼儿玩”,然后自己念叨着,自己在那里笑!慢慢的,他开始故意说一些可笑的话,尤其是家长越是不同意说或者做的事情,比如吐口水,再或者故意装作企鹅摇摇摆摆的走路,还要求你跟着他一起来走,他笑我他,也笑自己。

去年有次带嘉嘉去参加一个活动,里面的哥哥比较多,整个活动下来,他和小哥哥们立刻熟悉起来,但是也学会了一个顺口溜“僵尸的头,像皮球,有山,有水,有河流”,在我们觉得这些事好无聊的话,他们却津津有味,当我学着他的样子和音调开始说着这个顺口溜时,他又笑个不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很爱说些无聊、逗乐类似这种顺溜溜的话,类似于“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他也会一边说一边笑!

最近嘉嘉很爱站在高高的地方,我会担心他的安全,有一次,一不留神,他站在提子上脚一滑,   吓的我心一缩,发出倒吸的声音,嘉嘉马上说,“妈妈,你的心又紧张了一下吧!”弄的我哭笑不得。有段时间,我们特别爱踩影子,我们会比赛,我踩到你的影子了,恐怕其他人看来会觉得这对母子两个着实滑稽可笑,但是孩子的幽默感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培养起来的,当你总是用一本严肃的面孔对孩子,恐怕孩子的脸上也写着生人勿近吧!

在大人看来搞怪、调皮、没正经,要求孩子改过来的行为恰恰是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典型的幽默特征

1、行为不符型:故意歪着身子走路、故意逼着嘴巴,或者捏着鼻子说话、要不就说水果很难吃,但是却吃的津津有味,立马见底;

2、装疯卖傻型:故意大喊大叫、一路横冲直撞来,故意像个狗狗一样在地上爬啊爬;

3、攻击破坏型: 比如把刚刚堆好的积木撞倒,或者故意撞向别人,而且还是那种非常用力的。

也许,我们可以怀着更理解、更从容的心态度去看待孩子所谓的怪异行为,他现在展现的这一切都是我们小时候有过的行为,可最关键的,作为家长我们在遇到事情面前是否也会以一种乐观、幽默的方式去处理我们面对的事情。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平常的言语习惯都会通过折射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父与子》里聊聊四岁孩子的幽默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