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6日起,北京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正式关闭。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新式电报大楼,这座屹立在西长安街11号的建筑,明年即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
从全国电报通信的总枢纽,到未来的中宣部对外发布厅,见证了长安街一甲子的变迁之后,电报大楼的生日电报,却不会再由一层的营业厅发出了。
对居住在电报大楼附近的居民而言,北京电报大楼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即使是在通信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从早晨7时到夜晚22时整点响起的《东方红》,仍然影响着不少人的作息安排。
不过,最初北京电报大楼的选址并不在此处,而是西单北大街。
由于城市规划变动,1955年3月,北京市规划局重新确定,将电报大楼的地址划归在北京西长安街北侧,并重新颁发工号——“005工程”。
195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批示,建筑地点适中,便于利用北京市话网、地下电缆管道构成电报通信网及敷设遥控联络线,既能节约建设投资,又便于今后发展。
于是,1955年11月,北京电信局成立了“005工程处”,开始筹建电报大楼。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施工后,1958年9月29日,电报大楼正式竣工。
当时的公开资料常说这幢大楼是由四位苏联专家指导设计的。但实际上,这幢大楼是由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林乐义主持设计的。
1916年出生于福建南平的林乐义,曾担任中央设计院总建筑师,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作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等职务,首都剧场,电报大楼,青岛一号工程,北京国际饭店等,都是他的作品。
在1993年第55期《建筑师》杂志上,严星华回忆了与林乐义一起设计电报大楼的情景:
“他是当时院的总建筑师。他对电报大楼设计构思上有不少独特的想法,在立面造型处理上下足功夫,做到新而端庄,对窗户的变化一再推敲,非常讲究韵律。室内设计简洁、明快、讲究建筑空间效果。所以从室外到室内,从平面到立面完全以崭新面貌出现。”
“当时大家对电报大楼的评价,是认为他的设计打破了过去对这一类建筑的常规做法。他重视对建筑细部处,不论室内或室外,他决不放弃每一细小部位。建成后我多次参观,感到在50年代有这新颖的设计,真是可贵,直到现在,经过几十年的电报大楼仍是不朽之作,可以经得起人们推敲。”
电报大楼,也是1949年后北京西长安街上第一座大型公共建筑,主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由电报机房和营业厅两部分组成。
这间营业厅,曾经有过“亚洲最大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的称号。在电报业务鼎盛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的业务交换量达300多万张。每一封从全国各地发出的电报,都要先经过电报大楼,才能转到地方。
但随着电话、手机等通信设施的普及,电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电报大楼,也逐渐淹没在一批新建的“庞然大物”中。
坐落在东长安街1号的东方天地,与电报大楼遥遥相望,代表着九十年代在长安街领域铺开的商业版图。据统计,长安街九十年代新建的21座建筑中,属商业金融和写字楼类的有14座。
而如今,这些曾经的“新秀”,也都变成了屹立数十年的建筑,在城市更新的风潮中,都面临着改造的抉择。
热闹非凡的东方广场,近几年重新打造了一区、五区,为用户提供更具设计感的公共空间;
长安街沿线的中粮广场,在经历了工程量巨大的改造后,也在近日以新面貌亮相,力图成为新一代的综合体;
位于长安街中心的北京饭店,作为五星级的百年老店,近年来也一直在改造、扩建的路上。
进入存量时代后,楼宇的改造似乎都带着割裂时代的意味。长安街上的每一场改造,都是与过去的时代告别,而每一场改造,也都会换来楼宇更高的品质。
就像电报大楼,此番改造之后,一定会以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面貌,在长安街上继续屹立下去。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