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顾城曾给他的法文翻译尚德兰女士写了两幅字,其中一幅是“生如蚁而美如神”,我认为此语很好地阐释了“名”的意义。 

      素色流年,静守书香,让“语文教师”之名名副其实。

        东汉郑玄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唐代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在我曾就读的师范大学校园的正大门上也赫然印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镀金大字。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一个灵魂去摇动另一个灵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于素色流年,静守书香,让“语文教师”之名名副其实。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就是在讲要名副其实。而现在,我也有自己的学生了,我也希望能在这素色流年中,静守书香,让“语文教师”之名名副其实,让自己的灵魂可以“美如神”。

      烟火尘世,淡泊名利,让自己永远葆有追逐的勇气。

      54岁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对他的8岁的儿子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在这烟火尘世,太需要一份这样的淡泊宁静。漫漫人生旅途,一个人应该要有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去看庭前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当然,淡泊名利,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与人生,永葆一颗初心,微笑前行。

      有人称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个人传奇一生的自传电影,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一本读前好奇,读时沉默,读后沉思的书。

      剧中的主角1900亦如他的名字,干净得没有任何杂质,他的音乐令人着迷,他始终待在船上,最后选择了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消失于这个世界。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希望1900能向世人展示他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名利对他太过遥远,无法理解,也根本不具诱惑力。1900活着,不是为了谁能够记住他,他想要的,始终只是自己喜爱的钢琴。1900俨然成了一个符号,与片中的目的地美国所代表的正好相反,1900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理想,美国却象征着财富、地位和名利。

      导演托纳多雷正是用这部影片与观众一起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终其一生究竟在寻找什么。是功名利禄,无限风光,还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唱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淡泊名利的1900让我们懂得了纯粹,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让我们明白了勇气。

      我对她妈妈的话记忆深刻,“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开之前,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块是哪种。”正如阿甘的人生,因为智商低而被要求去特殊学校,最后却成为大学生并且顺利毕业,成为橄榄球明星,成为越战英雄,成为乒乓选手,甚至成为亿万富翁。        纵观其成功之路,我认为就是守护纯粹,忠于善良,淡泊名利,心无杂念,永远葆有追逐的勇气。他只懂得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被别人拒绝,他只是凭着勇气在路上不停地奔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橄榄球场,跑过了战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人生高点。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烟火尘世,淡泊名利,让自己永远葆有追逐的勇气。

      浮生若梦,闲庭信步,豁达从容,方得始终。

      西方有则谚语说道,“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快乐属于愿意快乐的人,而人生,属于豁达从容的人。

      张季鹰,晋朝名士,因为厌倦司马氏亲族间的杀伐猜忌,领略到人生的沉浮,同时想起家乡吴郡美味的鲈鱼,便潇洒地弃官返乡,发出“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后来“八王之乱”爆发,齐王被杀掉,而张季鹰因辞职回乡而幸免于难。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古人的明训,他却不屑一顾,以豁达从容的姿态,方得始终,保卒余年。

        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少年得志,胸怀抱负,当生命遭遇大事件后,他心里有一种大彻大悟,一种放下一切的空灵心境,晚年更是蔬食素衣,屏绝尘累。蒋勋老师说,只有真正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的舍弃繁华,走向完全的空净。在《终南别业》中有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时的他俨然与大自然完完全全融为了一体,达到真真正正的“天人合一”的超然物外的境界。

      而推崇王维的苏轼也曾发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的功名利禄。苏轼一生虽然积极入世,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的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豁达从容、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对应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1991年,杨绛在其所著的散文集《杂忆与杂写》的自序中,翻译引用了这首诗,以表达她晚年删繁就简度日的心境。在风起云涌的人生里,杨绛用一个女人独有的淡然心性诠释着豁达与从容。  2011年,杨绛百岁诞辰,她对记者说:

    “我今年100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我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现在读来,仍然让人热泪盈眶。2016年5月25日,并不算是悲伤的一天,那一天,“我们仨”重逢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人活于世,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不悲观,不厌世,以淡然的心境看淡名利,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我们可以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素色流年,静守书香,让“语文教师”之名名副其实。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烟火尘世,淡泊名利,让自己永远葆有追逐的勇气。

      浮生若梦,闲庭信步,豁达从容,方得始终。

      特别喜欢《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在绝望中坚持,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虽然身体被禁锢,但灵魂永远是自由的。即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尽管经历漫长黑暗的煎熬,但他从未失去希望,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始终坚信:人可生如蝼蚁而美如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