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书家杨守敬家谱

转载

分类: 草堂话谱

话说杨守敬家谱

话说杨守敬家谱,却是藏了几年后才刚刚发现竟然是杨守敬家族的。事后的诸葛亮,在此之前做过二次:其一是台湾的马英九他家族的《马氏族谱》,厚厚五十四册,送给朋友后才知道;还有就是大导演谢晋的家谱《盖东谢氏宗谱》残本六册,也是藏了几年看资料才明白,总算没有象马英九家谱一样归了他人。老话说“事不过三”,这次已是第三次了,我想这个“魔咒”肯定会被我打破,也希望打破,以后还能有新的发现,但最好不要出现象马英九家谱一样的“事件”。在家谱中寻找史料,得有学养、精力和细致,还需加上点运气,而我似乎只占了点后者。像这部《和州杨氏家谱》,咸丰四年的刻本,六卷六册,在收藏品市场上看到时,并不出众,黄纸线装,品相不佳,若非我手上没有冠名“和州”的家谱,恐怕是不会带回寒斋的。

话说杨守敬家谱,在此之前,是有过发现和报道的,否则我至今也很难认出来。郗志群在《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举人硃卷谈起》所引用的,就是“《和州杨氏三修家谱》,民国二十五年宜都徐氏刊本,十五册”;《楚天都市报》宜昌版记者周莹《迷古玩收藏建民俗村,刘正国和他八千万的收藏梦》的报道,说的是宜昌市宜都陆城红村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正国:“说起古董,老刘得意地向记者摆弄他的一件骄傲的收藏——清代著名的宜都学者、时任清朝驻日参赞杨守敬的家谱,这个家谱由杨守敬亲自题序。这个家谱曾在宜都几经转手,最后流到宜昌,刘正国辗转找到后,以5000元的价格将其收藏。刘正国表示,杨守敬作为宜都最有代表的文人,曾为宜都人争了不少光,留住它就是留住宜都的历史文化。”这部家谱有杨守敬的亲自撰序,应该也是民国二十五年的三修本子,与郗志群先生所引用的是同一版本。其它所涉及到杨守敬家谱的引用,不出这部民国本子的范畴。而现在我所藏的这一部,是咸丰四年的刻本,这一年,杨守敬才十五岁,还远没到他扬名立万的时候,所以家谱中只这样记载:“开科,字鹏云,有纯子,行一,生道光己亥四月十五日丑时,聘李氏岁贡生宗元公女,行三,生戊戌九月初八日申时”,仅此而已。

杨守敬,《杨守敬学术年谱》这样评价:“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地理科学家;是一位杰出的版本目录学家;藏书40万卷,孤本万卷,是大藏书家;是学者兼书家的金石学家和品高学富的书法家。”他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字鹏云,号惺吾、星吾、心物,晚号邻苏老人,光绪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的随员期间,广泛搜集国内散佚的书籍,并带去汉、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余册,致力于六朝北碑书法的传授。同时又精于书法之道,其书论有《学书迩言》、《楷法溯源》等六种,以精湛的汉字书法震惊东瀛,折服了许多书道名家。他还应邀讲学、交流书艺,且收录弟子,在当时的日本书道界括起了一股“崇杨风”,被誉为“日本现代书道之父”,影响至今犹存。

杨守敬有83种著作传世,可谓著作等身,名驰中外。而最让藏书界乐道的,还是他的藏书。杨守敬堪称近代大藏书家,在搜藏的几十万卷书中,海内外罕见之本就有几万卷。在日本时,极意搜访古籍,见佳本,则以所携汉魏六朝碑版易之,撰《日本访书缘起条例》。黎庶昌读杨守敬文,因有刊《古逸丛书》之议,嘱杨守敬任其事。于是按日本人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诸目,不惜重价搜索,竟十得八九,复有目所未载者一百馀种,“遂盈筐箧”,运回祖国。杨守敬写信给朋友说:“敬现在所藏书,已达数十万卷,其中秘本,亦几万卷。就中有宋版藏书,可以相并,其他皆不足言也。自幸此身有此奇遇,故一切功名富贵,皆漠关怀,计明年当返国赴黄冈任,他日必邀仁兄一赏奇也”(《同光风云录》下篇)。及《古逸丛书》刻成,凡二百卷,二十六种。杨守敬为之跋者九种,详溯源流,辨别正误。光绪十年书成,识者叹为精绝。将所作题识选录补订,撰写《日本访书志》十六卷,凡二百三十七篇。此《志》在目录学有很大影响,更在书林传为美谈。

民国四年杨守敬逝世后,藏书以三万五千元售予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将其一部分置于北京北海公园内的松坡图书馆,善本书归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员何澄一将馆藏杨氏善本书编成《观海堂书目》四卷,此目不仅对研究杨氏藏书颇有价值,就是考证杨氏从日本购归哪些书籍,考证杨氏所藏书籍中有哪些善本,亦有巨大意义。建国前夕,杨守敬所藏书籍被运往台湾,现大多藏於台湾故宫博物院。

话再说杨守敬家谱。当时我登记的谱籍是“湖北枝江”,这在家谱中的序言中明明白白说过的:“杨氏本江南和州世族,其先佐明开国有功,以千户侯出守枝邑,后遂以名宦隶籍于枝,迄今四百余年”。连我自己都不能饶恕自己的是,在后面的道光壬午年旧序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我祖润公,自有明由枝邑卜宜邑龙窝,历年既久,族人益繁。乃因避明季之乱,散亡几尽,今所存者仅伟公一支”,并且《凡例》中也说:“我族自明初由和州来枝,其后世居枝邑,或分居宜邑龙窝,今已四百余载,而仍题曰《和州杨氏家谱》者,不忘本也。”也是明明白白说明了宜都杨氏与此枝江杨氏为同宗,是从邻县的枝江分迁过来的。这就是我粗心所造成的后果,谱籍不明,世系记载又简之又简,导致如此名谱压在谱架中沉寂了数年,罪过罪过。

大概是就要发现杨守敬家谱的先声,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看到杨守敬的相关资料,心里老在想,要是能收藏到杨守敬的家谱就好了。可惜宜都地区的家谱经手实在太少,此真有点痴心妄想的意思。也怪,偏偏就在翻自己所编的《思绥草堂藏谱目录》,看到《和州杨氏家谱》时,心中一动,去“百度”了一番,知道杨守敬家族的家谱竟也叫做《和州杨氏家谱》,看杨守敬和他的父亲杨有纯的家族排行,与我所记录的家族排行“有开必先、世泽永延、光裕在德、佑启能贤”对得起来,心开始狂跳,翻谱,果然在也,应了“得来全不废工夫”的那句老话。谱缘如此,真的怕要羡煞多少谱友。

谱是咸丰四年的刻本,当时共印二百部,这个印量,在家谱中绝对是算多的,问题是经过了洪杨之乱和后来的历次浩劫,此谱再也不见公、私收藏,虽或难称孤本,稀见是肯定的。杨氏之谱创修于道光二十八年(在此之前有抄本流传),此为续修,虽后来有民国二十五年的《和州杨氏三修家谱》,但此谱修于杨守敬成名之前,比之后来的修本,自然是不遑多让。

大藏书家杨守敬家谱_第1张图片

大藏书家杨守敬家谱_第2张图片

大藏书家杨守敬家谱_第3张图片

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藏书家杨守敬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