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自母亲辞世,一直想写篇有关她的文章,可,每一次想动笔时,却禁不住泪雨滂沱,不能自持,过激的情感瞬间便将脑子里的文字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我始终无法完成这篇文章的原因,因此,只能沉重地拿起笔,在泪水中,又沉痛地放下笔。每次,写字的冲动都会化成一个人悲伤的回忆。

每次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我经常幼稚地在心里想:妈要是活着该多好。

今天,无论怎样,我都要为母亲写点什么,不仅仅因为今天是母亲节,最主要的,母亲要是活着,80岁了。

母亲出生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一个叫朝阳沟的小村子,姓董,家庭成分是贫农。那个年代的农村,除了地主,没有富的。经双方父母包办,18岁的母亲认识了父亲,说是认识,只不过是见了一面而已。很快,他们结婚了,两套被褥,一袋小米,每人一身土布衣裳,这些是他们最值钱的家当。没办法,那时候都穷,这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

母亲生了九个孩子,大哥最大,我最小,其中最大的女儿在1岁的时候夭折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姐其实是二姐。

从我记事起,家里留给我最深的记忆,一是父亲脾气不好,经常责骂母亲和痛打孩子;二是母亲患有东北地方病,气管炎,一到冬天便咳嗽不止,很遭罪;三是母亲很勤劳,东北女性所特有的刚烈、性子急、说到哪做到哪的性格集于她一身;四是我家很穷。

在这里绝没有责怪父亲的意思,他除了脾气不好外,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步履维艰好多年,他和母亲一样,很不容易。

父母拉扯八个孩子,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可以想象是多么艰难。母亲重男轻女,我的三个姐姐都没有念完小学便辍学,照看弟弟,下地干活,以至于家里兄弟姊妹8个,只有她们三个至今仍生活在农村。人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绝对在理儿,没有知识,要想改变命运,在当时的农村比登天还难。

母亲在谈到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时总是说:“闺女是人家的人,念书再好也没用,儿子是自家人,所以我要叫五个儿子好好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上学。”

母亲在世时,三个姐姐谁都不敢说一个不字,现在,只要我回老家,她们开玩笑地就这个事叨叨个没完,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沉默,是呀,在对待子女读书的问题上,母亲太偏心了。换个角度说,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一辈子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能脱离那些传统的狭隘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吗?因此,不能怨母亲,只能怨那个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极度逼仄、狭小的 时代。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语文100分,数学99分,全校第一,班主任高老师特意到我家对我的母亲说:“你的这个孩子很聪明,不是一般地聪明,你要好好培养呀。”

自此,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五儿子一定能念好书,将来考上大学,把我接到城里享几天福去。”可直到后来我想把她接到大庆,她却说啥也不来,她说:“城里不好,人和人都不说话,还是咱这小村子好,从村头到村尾,我都认识,都能说上话,我可不到你那里遭那份洋罪。”

从小学到初中,因为学习成绩好和家里经济困难,学校照顾,我从来没交过学杂费。

小学,初中,高中,我一路都很顺利,那时候以我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绝对不是问题,很轻松。

考上大学是进入城里成为城里人最体面、最有效的途径。记得每年的寒暑假回到家,一盏豆粒大的孤灯下,我拼命地刻苦学习,每天都至深夜,每次都是母亲叫我:“孩子,睡觉吧,别熬夜了,明天再学不是一样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气管炎症越来越重,那时候,我和母亲一起在冬日的夜晚企盼着夏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夏天来了,她的咳嗽才减轻。

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情形,不忍呀!

一直到我大学毕业,虽然有哥哥的接济,但是,父亲母亲一直咬着牙供着我们几个读书,他们心中的目标是,尽力让我们别在农村过一辈子,到城里去,成为城里人,这也是他们的责任。因此,在生活的苦难面前,我的父母特别能抗争。

苦难是无比珍贵的财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苦难中没有勇气和志气去抗争,若不抗争,将彻底陷入苦难的深渊,无法出离。

我时常对我的孩子说,我最感谢父母的是,给了我生命,直接或间接地给了我和命运斗争的方法和勇气。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突然接到噩耗,母亲病危。

当我匆忙赶到老家时,母亲已经走了,还没来得及看我一眼,她就走了。大姐说,母亲还有个心愿未了,就是我还没娶媳妇,她没有看过她未来的五儿媳妇。

一家人将母亲葬在了家乡的草原上,青草、野花、鸟鸣、微风、白雪,一年四季交替陪伴着她,还有,每年她的儿女都在坟头压上一张黄纸,她应该不会寂寞。

母亲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但是,从她身上,我继承了好多对我一生影响颇大的好的基因,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面对什么,无论遭遇什么,都揣着一颗勇敢的心。

今天是母亲节,很多人为母亲买礼物,可是我,即使买了,送给谁呢?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