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意义

原创: 王志成  阿育吠陀瑜伽  2015-12-11

Gayatri

Akasha - Yoga Spirit

冥想的意义

选自《冥想的力量》(翻译初稿),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

大地似乎在冥想。天空似乎在冥想。天界似乎在冥想。水似乎在冥想。山似乎在冥想。诸神似乎在冥想。人似乎在冥想。所以,臻达伟大者,似乎获得冥想一份。尽管小人争吵、辱骂、诋毁,而伟人似乎获得冥想一份。对冥想进行冥想。——《唱赞奥义书》

冥想通常被理解为对任何对象的深度专注。在某种意义上,人人都冥想,因为专注不仅对生存而且在任何一行中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通过专注的力量,我们能够做、能够听或能够理解任何事物。不管我们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办公人员还是劳动者、公司老总还是父母,我们都必须专注心意,以便达到我们的目标。一个射手必须专注于靶子;一个钓鱼者必须专注于浮子;一个演说者必须专注于谈论的中心主题;一个音乐家必须专注于主音(keynote);一个舞蹈者必须专注于跳舞的动作。

专注是获得任何对象之知识的方式。心意通过专注得到透镜的特性,并能够深深地渗透到任何对象之中,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对象,并且感知到它的真正本性。专注是获悉内外世界之秘密的唯一方法。苹果掉落自从创世之初就已经被观察到了,但正是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爵士对这一事实的反思和专注才有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确切表述。

然而,冥想不止是专注。在瑜伽哲学和吠檀多哲学中,冥想是一个精神过程,冥想者通过它和冥想对象合一。专注(dharana)是这一过程的预备阶段;当专注变得容易时,它就表现为冥想(dhyana)的形式,在其中心意持续地流向它的对象。冥想的顶峰就是融入冥想对象的三摩地(samadhi)。

圣典把专注定义为心注一处。当我们能够将心意持续地集中于一个具体对象十二秒,可以说我们达到了专注状态。如果心意能持续十二次专注状态,我们称之为冥想,如果心意能持续十二次冥想状态,则导致三摩地。冥想分三一不同深度:专注、冥想和三摩地,并在三摩地中冥想达到顶峰。

我们已经说过,专注是认识对象的方式。但是,要完全获得一个事物真正性质,唯一的方法是通过专注,并和所知事物完全合一或同一。那时,对一个人或事物的知识就是我们对一个人或对象所思考的内容。冥想是获得完全的、正确的知识之唯一方式。

冥想不同于反思性的推理。理性只获得一个清晰的事物观念,它就得到满足,而冥想则寻求对它们的直接知觉。理性是头脑的功能,而冥想是上帝的居所——心的功能。只有理性的确信决不会终止疑虑,也没有力量转变我们。它不能平衡激情和理性、欲望和冷静。它不能根除我们世俗的习性,这些习性的种子只有通过冥想才能被摧毁。冥想将我们无数不和谐的冲动整合到生命的中心目标即自我现实之中。我们的欲望、本能和冲动,就像交响乐中不同的音器,在宏大的统一节奏和乐曲的交响乐中结合在一起。

冥想不止是默观(contemplation)。默观是思考神圣者,而冥想是心意自发地流向神圣者。默观状态可以比作一只蜜峰嗡嗡地围绕着花,准备落在花上,吸吮它的甘露。而当蜜峰落在花上并已经开始品尝甘露时,它就到达了冥想状态。

冥想有时和祈祷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分。祈祷是以二元论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因为它指向一个我们认为和我们分离的人格神或神性人物。在冥想中,那种表面上的二元论被解决了。冥想在开始时或许需要努力、需要信条、需要人神同形同性的意象和象征,但总是在三摩地中融入超越了所有形式、名字和概念的神圣者。意象、概念和象征只是在这一灵性冒险中被用作踏脚石。所以,据说在祈祷中我们和上帝交谈,而在冥想中我们在自己之中倾听上帝的无声之声。在祈祷中我们和神圣者交谈,但在冥想中我们和神圣者合一了。

冥想是最高形式的崇拜。在崇拜中,商羯罗说,一个人放弃了他外在的活动以及“在神圣的、纯洁的阿特曼之圣所的崇拜,这个阿特曼是独立于时间、地点和距离的,它无处不在。”[3]我们冥想时,阿特曼或自我是我们崇拜的真正内在的圣所。在外在的圣所,也就是虔诚的奉献者朝圣的圣地,具有某些缺陷。例如,这圣地可能地处遥远,朝圣要承受身体上的付出以及受苦。朝圣者的安慰可能受到天气的打扰,并且小偷或无道德的祭司可能给他们带来麻烦。人们可能受限制,只能在某些特别的时候去朝圣,因为朝圣的益处据说依赖于吉祥的季节。此外,传统朝圣带来的益处并不是永存的。但是,在阿特曼的神圣居所崇拜的人则没有这一切缺陷和障碍。

和我们真正的自我沟通,根据《摩诃婆罗多》,是最有效的冥想形式,它被比作在圣河中沐浴:“阿特曼之河充满了自制之水。真理是水流,正行是堤岸,慈悲是水波……在圣河中沐浴。普通的水不会净化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4]因而,冥想是心意最伟大的净化者。

灵性探索者常常问:如果上帝是自明的,是一切实在的实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实际地看到他?我们为什么必须经历灵修才能见到他?吠陀知微者回答说,我们不能看到上帝,是因为不纯的东西落在我们的心意之镜上,它们混淆并误导我们。我们感知和体验的世界是通过我们的心意反映给我们的。如果镜子覆盖着尘埃或污物,它反映给我们的内容就会被扭曲。但是,如果我们清洁、擦亮我们的心意之镜,那么它就反映实在,也就是上帝。这一清洁活动伴随着灵修戒律和苦行,包括控制感官和各种形式的冥想。

冥想是一种控制心意的技巧。被控制的心意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不被控制的心意则是我们最坏的敌人。人的心意以其不安而闻名。《薄伽梵歌》用四个词来描述心意:不安、狂暴、强大和顽强。一个古老的谚语把沉溺于感官享乐的不安的心意描述成一只发疯的大象,而商羯罗把它比作老虎:“在感官享乐的森林地带,潜行着一只大老虎,叫心意。让渴望解脱的善良之人决不要去那地方。”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则把不安的心意比作猴子,猴子不仅陶醉在欲望之酒,而且同时被嫉妒之蝎所刺、骄傲之魔所袭。不安的心意就像怪兽,可以让生活成为梦魇——但同样的心意,一旦得到控制,就成为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帮手,保证平静与快乐。

克服心意不安的方法是什么?纵容任何心意中出现的欲望达不到预期目标,只会导致更大的不安。通过自我折磨和禁欲只是压制欲望,将它们赶到地下。试图通过改变我们的环境来转变心意也是徒劳的,因为无论到哪里,我们的心意以及它的习性都跟随着我们。根据《薄伽梵歌》,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和规范来面对它。

这种控制的逻辑是强制性的。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只不过是物质身体,那么我们肯定会死;如果我们仅仅是疯狂的冲动和情绪,那么我们决不会有宁静;如果我们只是欲望和梦想,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实现。除非我们控制了身体、欲望和心意,否则我们决不会找到真正的平静和实现。然而,除非通过冥想,得到我们内在的存在之核心——自我的指导,我们的控制不能成功。如《薄伽梵歌》所言,“心意不受控制的人没有自我的知识,也没有默观。没有默观,他也不可能拥有平静;没有平静,他怎么可能有快乐?”

冥想心理学培养一种单纯的思想。不安的心意就像湖泊,不断受到欲望之风的搅动,创造出不同本性的思想波。由于不断的搅动,我们的真正自我在湖底,不能被感知。与这众多的思想波相对,当我们通过重复、不间断的冥想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一种单纯的思想时,它就会发展成为一股巨大的波,吞噬所有不同的涟波,让心意透明、平静。冥想中专注的心意已经有了这种形式的单纯的思想波。

冥想对灵魂来说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健康生活的两种节奏是撤回和回应、冥想和行动。这一节奏一旦被打破,生活就误入岐途。一旦心意不能脱离活动,撤回到灵魂的寂静之中,它就变得不安。本性迫使我们每天睡觉,以便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并让我们恢复精神。尽管身体在睡眠中得到休息,但心意常常没有得到休息。它在梦中依然保持活跃。

冥想是撤回心意的方法,通过冥想心意得到休息、恢复精神。这样的撤回可以被称为自我不依附。这一自我不依附增进心意的感知能力,并产生一种清晰的自我感知。对一个人是谁以及被要求做什么有一清晰的看法,这对于维护生活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自我不依附赋予一个人以创造性,充满生命活力。一个疲乏的心意只能重复和模仿同样的旧思想和行为,而充满活力的心意则达到了新的意识高度,发现了面对生活挑战的新方法。英语中meditation(冥想)一词来自拉丁文meditari,这词来自同样的词根,意思是“医治”。冥想的实践调整过程,以此恢复我们的安宁——身体的、精神的和灵性的。

正如音乐,因为在调子之间的停顿,是令人愉快的,同样地,冥想提供让我们的活动愉快的停顿。正如有食物提供给身体和心意,冥想为灵魂提供食物。这世界可以谈论爱、慈悲和同情,但爱是一个误称,除非爱通过冥想从自私的依附中摆脱出来。冥想是灵魂的呼吸。没有这一呼吸,我们首先是灵性的死亡,我们就疏远我们自己内在的存在,接着就是心理的和生理的死亡。

冥想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而死亡是所有恐惧的根源。这一最初的恐惧有不同的表现:焦虑、沮丧、占有、依附、厌恶。我们一旦把我们的身体作为最后的来对待,恐惧就产生了。冥想揭示了身体和心意只是灵魂自我实现的工具,它们自己决不会终结。冥想哲学教导我们,除非我们接受身体死亡的必然性并为此做好准备,否则创造性生活决不可能。生活的愿望和死亡的愿望相对应。在冥想中我们原来的自我慢慢消失,而在新生的自我中重生。神经病患者要逃离死亡的愿望,只接受生活的愿望。一旦受挫,他就成为自己恐惧的牺牲品。冥想教导一种深度的自我意识,以至我们认识到:我不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属于有机世界的秩序,屈从于机械法则。感情和情绪都是心理上的。我的私我(我慢,ego)只是一种心理功能。我是真正的自我,这个自我超越了一切的极性和张力。我的呼吸属于宇宙的呼吸,我的眼睛是太阳和月亮。我是在每一个人心中照耀的普遍的自我。

冥想让我们从心意和身体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并将我们提升到无限自我的巨大领域。通过举起我们之中的意识之火,它将烧尽我们之中无用的和虚假的一切。商羯罗将冥想比作点燃知识之火的摩擦源:“通过不断地冥想(比作点火柴)燃起了知识之火,这种知识之火会完全烧尽无明之燃料。”

生活受困于痛苦和苦难。苦难(苦)是佛陀关于世界信息的四圣谛的第一谛。悲伤实际上是我们降生在世的代价。它同时折磨身体和心意。任何可能被视为照亮我们尘世生活的一丝快乐都是无常的和欺骗性的。每一点享受都被难以忘怀的恐惧推动着。富人担心盗贼,美人担心容颜改,健康的人担心疾病,有学问的人担心对手,贵族担心耻辱,善良的人担心诽谤。然而,人们不知怎地在短暂快乐的狂想曲中都忘记了这一残忍的事实。

我们为什么受苦?有人把它归因于运气不好,有人把它归因于星相,有人把它归因于上帝的惩罚,也有人把它归因于外在环境。根据瑜伽和吠檀多的知微者,苦难是自己造成的,原因有五:失去和实在者的联系、我慢或利己主义、依附、厌恶以及执着生命。失去和我们真正的自我之联系产生于我慢(错误的、有限的自我),这个我慢投射一个梦和幻想的世界,并迫使我们生活在那个世界之中。在我慢的激励驱动下,我们努力追求不可能的东西。正是我慢将我们的心意两极化,创造这个善和恶、痛苦和快乐的世界。利己主义生活所收获的是劳累、失败、焦虑和挫折。我慢越是创造一个“我”和“我的”的世界,它就越被窒息,陷入一个孤立,进而准备反对它自己的实在。对我们自己真实自我的否定是最明确和简捷的解体和毁灭之路。冥想的实践让我们和我们真实自我相联系,给我们一个实在的宇宙观,在那个世界里每样事物都处于相应的位置,让我们摆脱无尽的渴望和畏缩的束缚性生活。

冥想唤醒我们心意中沉睡的力量。就如巨大的能量隐藏在原子中,也同样有巨大的能量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瑜伽和吠檀多的圣典称这一沉睡的心意能量为昆达里尼(Kundalini)。昆达里尼一旦被唤醒,生活就变得神圣。使用心意的力量,人就能够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奇迹。同样心意的力量在灵性领域能够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生命进化的故事就是精神力量展示的故事。

对灵性自我的追求是生活的首要冲动。这一自我的发现是我们真正福祉和最高实现的关键。三个基本渴望推动着所有人:渴望不朽、渴望无限意识和渴望渴望无限快乐。通过我们的劳累和泪水、快乐和痛苦、希望和失望、生和死,我们都在努力达成这些欲望。只有我们真正的自我之知识才能让这些欲望如愿。只有认识自我才有宁静、和平。自我如天空,是普遍的,通过认识自我,我们认识到我们不朽的本性。通过体验自我的喜乐,我们超越所有的习俗和限制。通过这一自我之光,我们看到一切事物都是照亮的。此生的疾病都是由于分离的生存,这种生存被相对性和变化的法则所主宰。整个宇宙都在认识这个自我的活动之中。这是整个研究中最振奋人心的部分。当自然法则强制我们进化和改变之时,我们称之为进化律。当我们有意识地研究自我时,我们称之为灵性探求。只有通过冥想才可能和自我沟通。

有些人论证说,灵性探求是逃避主义,自我知识、与神圣者沟通、出神以及至福直观只不过是压制或升华利比多的结果。对他们来说,默观和冥想都失效了,成了停滞和迟钝。他们相信,超意识状态的经验都是由压制身体和精神冲动引起的。“医学唯物主义者”要求弃绝灵性的探求,认为“极端的责任心是由于过度刺激的神经引起的”。忧郁是由于不活跃的的肝脏引起的。使徒圣保罗(St. Paul)在去大马色路上遇到的异像是可能的,因为他只是一个癫痫患者。阿维拉的圣特蕾莎(St. Teresa of Avila)这位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曾经是一个癔病患者。乔治·福克斯(George Fox)不满于虚假世界是大肠混乱的征状。

灵性生活的批评者要求行动和善行,而非默观;他们要求参与世界之中而非从中撤退。他们说冥想是自私的、否定生活的。生活是行动、参与、互动、沟通。处处都听到苦难者的哭声时,一个人能够退而独居吗?当世界为了它的幸福而需要我们时,我们应该消极不管吗?默观者是懦夫,是逃避主义者,是以灵性追求的名义为自己的逃避主义辩护。沉默中的冥想是和一个人自己的私我(我慢)进行自恋式的对话——这是让有限成为无限的一种无效的努力。冥想创造了区分和孤立,与合一、沟通相对。冥想的宁静是麻醉的宁静。

对于这些争论,我们可以回应说,若不首先成为善,决不可能行善。只是生活在一起,这并不带来沟通。合一不同于混同于大众意见和大众思想。没有冥想的行动只是反应。一个人的福祉,不管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都植根于灵性福祉。所有疾病都有其灵性上的根源。一个人的提升始于灵性的觉醒,一个人的堕落始于灵性的衰落。灵性的衰落带来道德的衰落,而这反过来为心理的和身体的滑倒铺平了道路。一个人的不朽依赖于找到灵性个体,而冥想是找到它的唯一方法。

一个认识自我的人成了一个圣人和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圣洁之礼让他有可能爱他人,方法是认识到他是他们中的一个以及和他们的统一性。这一爱的基础不是自爱,而是爱所有人之中的自我。只有圣人表明了上帝的实在性、圣典的有效性、爱和慈悲的真正意义以及关心众生的福祉。已经学会这一真理的人——认识自我的人——通过树立典范表明了对自我的认识。

我们真正的明智和福祉不是取决于民意测验或关于社会改变的奇想,而是真理的知识,而真理并不尊重社会改变。社会必须服从真理,不然就是毁灭,而冥想让我们走向真理之殿。让我们探讨这一内在的真理之殿,并成为认识自我的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冥想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