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症

拖延,也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形成拖延的行为习惯,我们就俗称为拖延症。但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障碍,无论在任何通行的一套精神障碍的诊断系统里都没有拖延症的诊断,所以这只是一个问题,并不是一种病态。

我曾经按照我的想法来理解拖延症,因为这经常是被大家或媒体询问的一个问题。毕竟拖延的习惯一旦形成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负面影响,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首先不要把拖延归结于懒惰,没有上进心,不负责任等简单粗爆的原因。这样的原因也许可能成立,但过于简单有失偏颇,甚至成为人身攻击,不太公允。尤其上级管理下属,又或家长教育孩子,尽量具体详细了解情况,再下定论。要不然不仅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还使得矛盾激化,在敌对状态下加重拖延程度。

我按照自己的日常经验和所知晓的资料大致会有两个方面的分析。

其一,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孩子学习)有极端的厌倦疲惫心态。这可以说是工作倦怠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工作倦怠的七项测量之一就有一条工作拖延骇然在目。所以一个人逐渐发展为拖延问题,可以反思反思自己是否对工作已到了极度倦怠的地步。如果情况确实如此,请停下来好好想一想。要么你需要休息,要么你需要更换职业了。

这个原因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改变环境中的困境,拖延可以很好的改善。

有天朋友晚上给我打电话,说起上小学女儿作业尤为头痛。一年级上学期作业完成很好,几乎八点左右就结束了。经过一个暑假,下学期的状况变得非常糟糕。严重时作业拖到十点还没做完。威逼利诱,督促陪伴,都不起效,遂向我讨个方法。

我大致听完以后问了我朋友一个问题,你女儿做完作业以后会干什么呢?我朋友说,做完作业会接着练钢琴。我干脆利落的建议,做完作业就让你女儿玩,取消钢琴练习。朋友有些不乐意,左右想解释练习钢琴的情况,最后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我的建议。

当然效果是明显的,没到两周完成作业成效显著,钢琴练习也就废弃了。我不知道作为家长如何考虑,也许还是不甘心,不情愿吧。

顺便想起一位家长让自已的孩子练习钢琴的理由,让我惊诧不己。这位家长说孩子练钢琴是为了长大以后遇到烦心事,弹弹钢琴就好了。我都不知道这个念头是怎么从这位家长脑子里冒出来的。且不问效果,成本也太高了吧。嗯,有钱任性。说远了,还再说回拖延症。

其二,普世大众需要了解拖延症的另一个极为有趣的原因,不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而正是太过积极,要求太高,因无法完成,造成拖延。

这有些违背常理,但事实如此。

这最常见于有些强迫,追求完美的人身上。一旦事情的难度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但自己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期待,在两面受压的情况下,最后意志瘫痪,无法行事。外在表现就是拖延,懒散,无所做为。

这样的状况,如果不了解其真实动机,反而批评指责的话,会导致当事人更为严重的焦虑,甚至攻击和破坏行为。

我曾帮助过一个高中休学在家的高三学生。当详细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生对自已高考学校有过高的期望,要想考取的大学是自已最佳状况发挥都不一定能达到的。这位平时勤奋的学生最后选择休学在家。家长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很难理解每天躺在家里不起床的孩子变成这样。经过富有哲理和戏剧化的讨论,最终我和他达一个协议,以最佳状态的摸底考成绩和不复习的状态的摸底考成绩的平均分来确定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可以较为客观的来选择自己的想上的目标大学。

这样的人还不少,目标远大,却无法行动。

说到这里,我以为我相当了解拖延症的心理过程。不,这不是全部。有一天我遇到一位近30岁的青年男性小何,他让我对拖延症又有新的认识。

具体来求助的缘由先不说,小何最典型的行为特质可由以下几个词来描述:任性,放纵,渴望关心,照顾,以及被容忍,被接纳。很明显的幼稚儿童式行为特质。这不是一位近30岁的成年男性该有的行为模式。

我们讨论了心灵的成长,自律。最后落实到一个睡觉的问题上。他几乎每天都在十二点半到一点半左右才上床睡觉。所以每天赶八点上班是一个很挑战的事情,但是小何从未迟到过,几乎抵到八点到单位(这是件神奇事件,从未迟到,后来我才意识到)。

我们一起商议拿一周试验,看能否做到有几天能在十二点前睡觉。一周后再见小何,他告诉我结果是一周里没有一天做到了在十二点前睡觉。

这太让我惊讶了,我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一天都不行?

小何随意的笑着说,这又不会有什么损失,我就不去做。

有损失你就会做吗?我反问道。

是啊!小何很肯定,比如我爸要求我做什么,我不好好完成,会被我爸惩罚。又比如主任要求上月25号之前交年终总结,如果不交就扣年终奖,我肯定要做。不过我还是会拖。

你怎么拖?我追问,因为细节真的很重要。

小何笑着说,我会在24号晚上11点50分完成发到主任邮箱里。第二天主任问我总结交没?我说交了啊,你查邮箱。主任一查我果然交了,还没违规。

为何你不提前交啊?反正都要交。我很好奇。

不,我不能提前交。小何很执着的强调。比如上周康老师你要求这周三之前与你预约本周咨询时间。我知道周三你只有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有空,我就在十二点五十给你打电话。

我更奇怪了,小何周一或周二打有什么不好吗?就象年终总结一样提前一两天有什么问题。

我知道过了周三不和康老师联系就不能确定本周能否咨询了,但我还是要到最后才打。小何坚持说。

这到底有什么不同?我猜我心里的疑惑已经把我的脸拧巴的不行了。

我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规则之前的时间是我自己的,规则的时间是事情的。

可这些事情都还是要你去完成啊!你提前完成后会怎么样?我都有些着急了。

不行,不能提前。提前就意味我自已的时间减少了。小何的话莫明奇妙。

可你完成了,后面的时间还不是你的。我质问道。

不是我的了,反正不能提前。小何仍然坚持。

嗐,我快被绕晕了,那我来问问小何对规则的感受吧。

规则对我的感受?小何迟疑了一下,我感觉很害怕。

害怕?害怕什么?我奇怪了。

不知道,康老师你问我感受,我就是害怕。不知道为什么。

时间差不多了,我只好和小何约定下次讨论,但我强调这很重要!

中午,我在德克士吃便餐,小何的拖延问题让我疑惑不解。欧文.亚隆说过,如果遇到问题就想想你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你就明白了。

我和小何的关系与小何对规则的一切有什么联系。周三之前预约咨询时间,那我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规则的制定者就意味着权威。拉开一想,主任,父亲不都和我有一样的性质吗?再结合小何的行为模式,我突然明白了,小何拖延是尽可能逃避直接面对权威,规则制定者。这也是其莫明害怕的缘由。小何儿童式行为背后不也是拒绝内心有个成人化的权威吗?去自律,去管理自已,成为自已的父母。但小何从不违规,在规则下行事,故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未违规成了件神奇的事情!

原来拖延背后还有不想长大的强烈动机,我重新认识了拖延。拖延的背后还会有什么呢?我突然意识到接触越多,越不敢定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