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有些事可以躲,有些事躲不掉

感谢大家支持我的公众号实验!你们的订阅是我最大的鼓舞!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摸索,形式基本成型,今后我将更专注于内容:以一个成长中的85后视角,观察、思考这个世界。简单点说,那些牛人们都是站在山顶上跟我说他们看到的风景,而我就谈谈一个普通的年轻人登山时在半山腰看到的风景吧。或许这才是我所能提供的,不同于那些大V们的价值。

有些事可以躲,有些事躲不掉

最近全国各地的天气都不太好,包括深圳。一直以来,觉得只有以北京为首的重污染城市才会有这样的事情。但现在想来,其实在哪都一样。因为污染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罢了。想想之前竟还有一种“耶,到深圳就没问题了,赚到了”的侥幸心态,只在是太天真了。

其实很多选择看似我们鸡贼地躲过了一些问题。但其实除非问题本身消失了,否则躲过的问题一定会再冒出来。因为问题从来是通过面对而解决,靠逃避是解决不了的。这句话这么说,好像是句给人打鸡血的废话。(来点干货啊,魂淡!)

那么,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倾向于回避问题。最直观的原因是,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那些问题,所以我们只能选择暂时搁置这些问题。其实这是大脑的一种优化选择,并非简单的消极逃避。

那搁置后会发生什么,一种结果是这个问题没有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上大学时很多未接电话打回去一问,经常听到一句“哦,现在没事儿了”。很多问题其实只是在当下有问题,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就没了,哪怕你完全不管。可见大脑的这种回避机制可以为我们过滤很多不重要不必要的烦恼,是天然的优化过程。

但可惜的是还有另一种结果,就是以前的问题又贱兮兮地回来了。这个时候,要是再次采取回避的态度就死循环了。要命的是,如果这个问题会影响甚至降低你的生活质量,那么可能你就要悲剧了。你将不断地被同样的问题折磨,最要命的是造成你悲剧的原因已经被你的大脑习惯性过滤了。

总结一下。回避一些当下难解决的问题,本身是一种优化策略并非消极。因为大部分问题会自己解决。但总有一些问题,比如自身的问题,是无法自然消失的,它会不断骚扰你的生活。而可悲的是,你已经习惯性地忽略这些问题了,甚至觉得这些问题本来便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呢,其实不是。

guide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3-12-18有些事可以躲,有些事躲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