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25】

2016-12-21 华杉

知行合一,行无止境,所以学无止境。徒弟跟师父学习,最大的问题是师父比徒弟进步还快!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王阳明说:“义理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穷尽的时候。我跟你们讲课,不可因为稍有所得,就以为得之矣!得之矣!即便再讲个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没有止境。”

听老师讲课,能听懂吗?理论上讲,永远也不能100%听懂。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老师,怎么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读书也是一样,读一本书,你只能读懂自己已经晓得,或接近晓得的东西。自己不懂的,或价值观不一致的,读着那文字,也是视而不见。所以重要的书,要经常反复读,每一年都要重读一遍,读上二十年,也没有止境。拿我们学王阳明心学来说,二十年,二十遍,能读懂他的全部吗?如果我们穿越500年回去,亲身在老师门下跟二十年,那二十年老师自己还在进步呢!

当你跟一个高人学习,要警醒的是,不是越学越会,而是越学跟师父差距越大!因为师父起点比咱高,接触层面比咱广,处理的问题比咱多,所以他进步比咱还快。

知行合一,行无止境,所以学无止境。

【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过几天,王阳明又说:“圣人如尧舜,但是尧舜之上,还可以更圣,更善,因为善无止境。恶人如桀纣,然而桀纣之下,还可以更恶,恶也没有尽头。假如桀纣不死,他们不会干出更多坏事吗?假如善有止境,文王怎么会感叹:‘看见了那道,又好像没看见!’”

文王“望道而未之见”,语出《孟子 离娄章句下》:“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周文王呢,那人民已经安居乐业了,他看见他们,还是觉得他们受了伤害一样,想想再怎么保护照顾他们,怎么让他们过得更好,其爱民之深如此。不如此也不行啊,政教一有未修,刑罚一有不当,不就妨碍民生,伤害百姓了吗?周文王敢说自己没伤害任何人吗?但是别的君主不想这事,只有周文王能感受到,能仔细努力地去对待,因为他心里有,心里真装着百姓。唯有百姓各得其所,他的心才安。

同样,他也有一颗求道之心,他已经是圣人了,自己却不满足,觉得道无终穷,学无止境,点检反省自己一时疏忽,学习进修一时懈怠,就可能与道背驰。看见自己已经达到道了,还不满足,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精进,必欲无一理不造其极,才能放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传习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