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历史分享

标  题: Re: 坚持运动,健康生活(尝试发帖,以纪念并激励自己继续前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May 12 12:28:39 2017), 站内


早上锻炼的100分钟继续听了 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尤其喜欢逆境这一篇。

个人用一句话概括即:逆境是打磨品性的砂纸、拓展格局的机遇。


很久之前的锻炼日志中也感悟到,其实每个细分领域大师,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都想通(未必相同),比如围棋大师李昌镐、投资大师巴菲特、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感悟就有很多想通之处,他们不追求多、也不追求巧,他们追求简、少、慢,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转化看问题的角度,让其变得简单,然后坚守并尊重自己的哲学体系,他们成功的方法简单的让普通人怀疑,甚至认为其故意隐瞒。不得贪胜、每步只求51%胜算、暴利是毒药、秉直纯洁....这些都是克服人性本能的经验总结。做事先做人,如果一个人格局小,每天叽叽歪歪,遇到逆境就怨恨,如不升级品性,成就也基本到了抛物线顶端。less is more.简、少、慢是当今时代更高层次的境界!


我也在反思,学生时代的教育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一个人格局、品性的修行,而不是知识本身,孩子们的教育其实类似苦行僧的修行,更看重的应该是品性的打磨,课本所学知识多数无用,因为他只是修行的道具。人的格局决定了人的成就,也决定了自己的幸福度,每当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时,告诫自己放大格局、上升一个高度看,相信我,多年以后你定会为当时的斤斤计较或偏执嘲笑自己,以后遇到非原则性的琐事,尽量与人为善、难得糊涂。


物质丰富的快节奏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寻求更多,其实换个角度,能否想想,我们是否可以舍弃更多,我们追求的一些东西到底是因为别人有我们才想有,还是我们真的需要?前段时间,我对我的汽车反思很深,4年了,行程不足3万公里,我觉得汽车给我带来的价值并没有大于我为其花费的精力,我是个不太喜欢开车的人(除非去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或急事)。之后的我,在购物时(如果为家人或朋友,则应该尊重其的物质理念,不能强加自己的)学会了遵从自己真实的需要,反而更快乐了。


啰里啰嗦这么多,也没有个主线(也可能最近写太多有主线的报告,累了),全当散文了。仅供参阅。


~近两周的阅读总结及人生反思

http://www.jianshu.com/p/aa4e91c50c81

你可能感兴趣的:(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历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