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写在前面
私导班已经到了第九周,本周是知识管理的串讲,最后的落地内容是“生活规范化”,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经典到自己其实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不断的实践,两年前就已经在永澄的博客下面留言讨论这个话题了。
今天再来写一写,一方面跟上私导班的课程,另外自己也的确需要进行梳理,要想更快的提高,就要更多的分享。
一、什么是生活规范化
1.1、听听大神的声音
关于生活规范化的思考,大家可以先看看永澄的几篇文章来了解下大神都是怎么思考的。
这是永澄较早的博客了
对规范化生活的思考 – 1
对规范化生活的思考 – 2(上图的留言就是在这篇博客的下方)
永澄最新的博客在他的公众号里,输入:生活规范化 就能看到啦!
1.2、我的理解
其实我的理解相对简单一些:生活中的重复事项清单化、流程化。
比如说你发现自己每天早上都需要洗脸刷牙、做日计划、还有做一些锻炼、出发之前还要仔细的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在心里面默念:钱包、手机、钥匙.......
比如说你发现自己每天晚上都需要做日回顾、要看一看自己的一天的花销情况、更早的时间还需要锻炼一下自己的疲惫的身体。
再比如你上班的一开始需要倒水、收拾自己的工位等等....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生活里很简单但是很琐碎的事情。这些事情里有好多我们下意识就完成了,但是有一些却需要刻意的去做。
对我来说,锻炼这件事情,如果没有清单,自己经常会忘记执行,因为晚上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太多的诱惑比让自己出一身臭汗更简单和舒适的了。
可以说“生活规范化”就是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化的方法来让我们掌控自己的生活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生活规范化”?
既然提到了定义,让我们在来看看这个方法到底有什么好处?
2.1、降低系统性的风险和选择成本
其实我是一个很懒的人,我总是很烦去想一件一件的事情,但是放到日常生活里,你又不得不去这么想。比如说早上起床后,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到底要干嘛呢?
锻炼一会身体,洗个澡,再看看电视新闻,很快就过去了。
可是我还想看看书呢....
如果是看看书,再锻炼一会身体,去洗澡呢?
就没有时间去做日计划了
如果自己抓紧时间看了书,做了计划,锻了炼,结果时间过的太快,自己匆匆忙忙出门.......
晚上回来的时候才发现早上自己匆忙中把钥匙给忘了......
上文提到的内容都是自己实际遇到过的问题。曾经也是很头疼。但自己的生活规范化之后,就很少遇到了。
2.1.1、系统性的风险
系统性的风险指那些由于流程本身带来的风险。比如说早上出门应该做物品的检查,但是由于自己的时间不够了,就跳过了这一步,到晚上才发现问题。从早上到晚上本身就是一个串行的大流程,如果你经常忘记带钥匙,那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系统性的风险。如果早上有自己的流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系统性的风险就被彻底的规避掉了。
2.1.2、选择成本
这个很好理解,当你有一大段的时间,自己有几件总要做的事情,每一次都需要重新排序。这个选择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一个固定的流程彻底搞定。
2.2、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说到汽车或者其他的复杂的机械设备,大家可能都会想到要好好保养。隔一段时间擦一擦,做一个检查,测一测性能。说的电脑,大家也都知道要开机关机,即使是苹果的电脑,也是需要隔一段时间重启一次。那么,我们的身体,其实是一台更昂贵、复杂、精密的仪器,为什么不需要好好保养呢?
很多女孩子都知道要好好的保护皮肤,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漂亮的脸蛋。但是,你知道如果我们不好好的去保护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么?
下图的内容不用我多说了,虽然我们不知道郭德纲是不是经常锻炼,但是林志颖经常锻炼这是可以确定的。而且也有研究说明锻炼对人的好处,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延缓衰老的。
锻炼也分好多种,除了高强度的有氧或者无氧锻炼之外,相对静态的拉伸,冥想等等对身体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在睡觉前或者起床后的时间里完成的。
我最开始进行“生活规范化”的尝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把那些自己容易忘掉,但是对自己来说简单但是很重要的事项能够坚持的做下去。比如说睡前的拉伸动作、起床之后的热身动作等等做起来。
事实也证明,这些简单的动作很有效果,曾经一度很困扰我的“腰酸背痛腿抽筋”都一去不复返了。
(关于锻炼的这部分内容,以后会有专门的系列博客来说明,请大家稍安勿躁的耐心等待。)
2.3、可以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
我期望用“生活规范化”解决的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把那些对生活有益的事情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那对于你来说,你需要找到你自己的意义,有可能是为了进家门的时候再也不会找不到钥匙,为了让自己提高阅读的效率,为了让自己早上或者晚上的时间不至于被荒废等等。只要你找到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可以被流程化的方式解决的,那就不要犹豫,尝试用这个方式来解决吧。
2.4、不断沉淀,不断优化(PDCA)
PDCA这个循环就不用多说了,效果是非常的好。而“生活规范化”本身是一种“知识沉淀”的方式(是的,终于和知识联系上了),有了自己流程化的沉淀内容,需要做调整就会很简单。只要在流程上稍微进行改变,然后自己按照新的方式去尝试,效果好就继续,效果不好就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样的一点一点的调整在当时看起来可能只是一点点的变化,但是积累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巨大的差别。
我自己的变化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从最开始的A4纸质版内容不断的积累,到超出了自己的极限,再开始做减法到后来的A5纸质版,再到后来的清单革命之后的不断精简,甚至到现在的脱离了“万用手册”,直接融入了自己的“行动管理”系统。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越来越结合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我在做行动管理的时候,自己的优化更新的版本也积累了十个以上的版本。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三、我的实践过程
3.1、黑暗中摸索
我的实践是在2010年之前就开始了,还记得最早的时候大学里自己折腾“Keny”笔记本子的日子里,把自己想到的内容都一个一个写下来,要求自己去执行,到后来回到家里买了打印机,把一个一个的子系统,一个一个的子流程做成了Word文档打印出来,打出来厚厚的一本的日子,再到后来的印象笔记、为知笔记里,自己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文件清单,还有现在早就忘记了帐号的Wonderlist里清单,还有曾经的Ipad里的记事本里的清单。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真是走过了不少的弯路。
不过之前的折腾更多是在“器物”层面的折腾,意义不是很大,并且以前的文档找起来太麻烦,就不给大家展示了。
3.2、开始主动思考
真正有了质的突破应该是我把这些内容整理打印到自己的万用笔记本的时候,那个时候开始思考的不仅仅是清单的形式了,更多的是在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内容,意义在哪里。在形成自己的表格之前,我做了下面的这个思维导图,其实还有其他的几张。在做任何一个规范化之前,都需要先想清楚最终落下去的实际动作是为了什么。
在有了这些内容的支撑之后,我有了下图列出的一些内容
在意志力训练的延伸-如何减压里提到的那几张图片就是在这些清单的上一个大版本里出现的内容。在这个阶段,自己开始根据之前梳理出来的逻辑有针对性的对内容进行组织了。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哪些事情可以一起来做等等。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逐渐的有了“情景”“组合”的概念了。
其实在那篇博客之后,那几个清单还有两次很大的变化
3.3、清单进一步简化
因为《清单革命》这本书的影响,自己又再一次调整了清单,内容变得更加简明扼要。并且要求自己记住一些大的步骤和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说早上的事情从十几个小项变成了一些大项。
《清单革命》里谈到了一些观点:
1、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列出来。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起飞的过程里,机长需要按照清单进行执行,但是这个时候的清单里就不会有拉伸驾驶杆这样的字样内容。清单也是要抓中重点的。
2、清单要简明扼要,要让人看到了之后能够立刻执行,同时不能太冗长给人太大的压力。对于第二点我之前是没有感觉的,但是看到了永澄的新的博客,我突然明白,在个人管理领域里“生活规范化”意味着清单要找到平衡,既能够简明扼要,同时也要说清楚要做的事情,我看到永澄举的例子,让我很快的清楚的想象到一个人在做这些动作时候的样子,但是我的清单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自己还需要继续的“修炼。”
3.4、清单消失了
是的,清单消失了!清单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采用了全新的方式。这依赖于自己对于doit的软件和“掌控每一天”的课程理解。因为清单的内容其实都是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为什么不在一个日计划的整体清单里呢?基于这样的考虑,自己开始了针对清单的最大的一轮变革。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做的事情,直接成为doit中的任务,设置好要求的循环时间,到时间自动就会提醒自己,并且要求自己按照要求去执行。
注意: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这里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么需要找到一个明确的合适实使用的范围或者是注意事项。
1、任务不能多,特别是这一类的重复任务。
清单的设计要注意,不要出现太多的任务,给自己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同时很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单独列出的。这一点我一开始做的非常不好,导致自己的压力太大
2、不要强求每一条都必须完成。
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因为日计划每天早上要进行调整,所以,在早上的时候要实际的看一下,如果没有条件在当天做的事情就删掉就好了。如果任务太多。那就考虑把不重要的事情去掉。总体上保证自己当天的任务量在合理的范围内。
最担心出现的情况就是重复的任务不及时的进行处理,导致“今日待办”的清单的内容失控。
注:如果说你自己对自己的doit和日计划的方法论还不是很成熟,一定要慎用该功能。不要因为一个习惯的内容让整个doit都没有办法顺畅的“跑”起来,这样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四、我的现状
4.1、现象
我现在的“生活规范化”的内容都在doit里面进行相应的存储和设置。大家可看下面的图片,里面晚上有4个重复的任务。早上有一个重复的任务
如果打开仔细查看的话,“子任务”的清单是长成这个样子的
开工流程也是类似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一种展现的形式。
4.2、逻辑
为什么在这些时间段,为什么是这些事情呢?我从最开始的时候自己的设计逻辑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相对固定的关键时间,早上、晚上的时间一般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索性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方式。
你也可以找到你的相对“稳定”、“可掌控”的时间。
五、遇到的问题
遇到的问题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第二个部分是我曾经走过的弯路,给一些还走在这条路上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5.1、曾经的问题(注意事项)
5.1.1、清单要实际
清单的内容不要太多,根本做不完,这个时候很可能有一张完美的清单,心中期望的所有内容都在这里,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要的到底是一张完美的不可实现的清单还是一张可以行动能够做完的清单?
清单的内容不要太复杂,本来一天里可以用的时间就不多,如果自己的清单还非常的复杂,往往这个清单也是无法执行的,
5.1.2、清单要可操作
一般来说,清单要能达到你看到了之后头脑中立刻浮现出做这个动作时候的样子,就可以立刻动手做了,这样的清单是思考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
5.1.3、不要强求时间
不知道你会不会为清单里的事项设置一个完成的时间,比如说必须要在早上5:30起床后立刻洗漱,花费10分钟的时间,然后去锻炼30分钟等等。这样的时间更多时候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清单的设置尽可能以具体的事项为主,做好排列,做好时间的预估,但是如果硬性的安排时间,其实在强求时间的同时也是强求自己完成,这是下面的一个问题了。
5.1.4、不要强求完成
比如你的清单要求你晚上睡前要做锻炼,可是今晚公司聚餐,你喝了不少的酒,这个时候回到家锻炼其实是伤害身体的,你还要继续锻炼么?
比如说你的清单要求你早上5:30起床,可是你昨天晚上吹空调有点感冒,今天请假休息,你还会因为早上5:30没起床而懊恼不已么?
我们的清单为什么而设?不是为了100%的完成率,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弱弱的虚荣心。我们的清单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这就意味着总会有意外的情况的发生,不要强求自己的完成率,甚至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放一天假,也不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但是,自己也需要注意,如果你的清单的完成率长期在80%一下甚至更低,那你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清单是不是合理了。这个时候的问题并不是完成本身,而在于你的清单时候设置的足够合理?
5.2、我现在的问题
5.2.1、执行效率没得到充分的保障
我在反思我现在的清单时候发现的问题,有一些清单的执行效率并没有那么高。考虑下来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分解不到位:自己还是没有做到像永澄给出的清单那样,看到了立刻知道要怎么做的地步。
资源保障不到位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起的更早,睡的更晚,睡前要做的事情的清单也没有问题。总是在睡前还有很多的事情。我自己反思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件事情,如果重视了,在晚上我就应该检视日计划,把任务调整的少一点,在这个时候不再去做其他的事情,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现在当下应该做的清单。
5.2.2、“生活规范化”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
我现在仅仅是做了几个最基本的清单,但是实际上这个内容应该还有很多,除了一些基本的清单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继续“规范化”,所以我还要继续深入挖掘。
5.2.3、没有按照永澄的思路来走,意义不够深
我在看永澄的文章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于意义的问题,自己以前只是简单的想一想,并没明确的写出来,也没有成体系的思考过。但是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因为当明确了意义的时候,自己可以在自己产生懈怠或者情绪的时候还相对高质量的按照要求进行内容的执行。
六、下一步行动
针对我出现的问题,我要继续做出改进。
6.1、重新审视我的清单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清单的意义足够明确么?
清单的内容分解的足够细么,自己能够想象出那个场景么?
清单符合当时的情景么?
6.2、发散思维
“生活规范化”绝对不仅仅是早起、睡前、开工流程这些简单的清单,还可以有更多的内容,也可以针对更多的事项进行梳理,我要发散开自己的思维,继续去做这件事情,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简单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