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0


为什么说25岁之后,一定要逼自己看懂《道德经》?

细数众多国学经典,哪一部最让人流连忘返?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德经》。这不仅因为,它是畅销两千年的超级书籍,被誉为“万经之王”;全书仅仅5126个字,古往今来却有孔子等诸多圣贤为它作注释,研究它的书籍少说也有5000万字。

2019-12-20_第1张图片

点击此处【购买链接】

还一路畅销到国外,成了世界上除《圣经》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大的书籍;德国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道德经》。更是因为,我发现,古往今来,所有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无不重视它的价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其为万物之根,帝王之师,臣民之宝;李嘉诚从小读《道德经》,直到晚年仍然很爱读,还推荐所有孩子学;马云行商数十载,包里总随身带着几本书,其中《道德经》从未离身;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劝每个德国家庭都买一本,以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道德经》德语版

2019-12-20_第2张图片

  点击此处【购买链接】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老子一生智慧的凝结。单提书名,你可能觉得又是一本深奥难懂的哲学,说得玄之又玄。但说起上善若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些经典智慧,你一定耳熟能详。没错,它们都出自于此。事实上,《道德经》早已把人这辈子所需的所有智慧,都讲透了。

点击此处【购买链接】

读懂了《道德经》,也就读懂了高级的为人处事:出来工作时,“居善地,心善渊”,找准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与人交往时,“与善仁,言善信”;心存友善,讲信用;办理事情时,“事善能,动善时”,找准时机,全力以赴。《道德经》深谙识人之道,教你辨小人,识贵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不用修饰,说得好听的话反而是不足信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喜欢争论的人,行动力一定很差;“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是不会到处炫耀卖弄的。《道德经》可以启迪智慧,提供关键时刻的破局之道:有时候退让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一跃。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点击此处【购买链接】

不论男女,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身处什么角色,为学,为商,为政,还是为人父母,都能从其中汲取到所需要的智慧。只可惜,这么一部好书,仅仅五千言,却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一是古文释义太多,微言大义,道德藏得深;二是相关注译书籍多且杂,分不清孰好孰坏;三是老学究们讲道德经,枯燥乏味,根本找不到共鸣;市面上研究老子《道德经》的学者高人不计其数,但大多局限于解释《道德经》里面的字句意思。而关于《道德经》智慧的现代解读和实际运用,却极少有人深入研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深入研究道德经的同时,把《道德经》解读得别具一格。学员说,“李老师从不讲道理,只讲故事,精彩纷呈,等你反应过来,发现书里说的全都看懂了,更神奇的是全都联系到了自己生活中,不管当时在为什么问题烦恼,似乎都找到了解决方法

2019-12-20_第3张图片

点击此处【购买链接】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马云说,两千年了,智慧还是那些智慧,古圣人完全读透了今人的心。人生不读《道德经》,阅尽诗书也枉然。这一次,我们请到李清泉老师,总结过去二十年的讲学经验,提炼出全新的一套《道德经》课程。你将得到《道德经》全书81章的讲解,含有103个知己识人、为人处事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