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李阿姨因为企业改制,列为内退名单里。内退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特有名词。企业改制,清减人马,以使企轻装上阵。闲赋在家的李阿姨,有一天清晨起床时候,头部稍微转动,就会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当时李阿姨没有太大在意,以为休息不好,稍微注意休息就可以了。然而这种症状此后频繁发生在她每次躺下睡觉或翻身起床的时候,更为奇怪的是,每一次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时间,之后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头晕目眩,李阿姨首先想到的是 ,年纪大了,脑血管硬化,导致脑供血不足,也就是医学上的短暂性脑缺血综合征。这些常识她是从电视卖药的广告片里偷偷学习到的,至少她认为和她的症状吻合。李阿姨按照电视广告,买了几盒药品回来,结果当然对她的疾病丝毫没有帮助。
李阿姨只好来到医院,内科大夫了解病情之后,做了一个脑部CT,提示是腔隙性脑梗塞。神经内科医生基本都知道,这一结果和做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结果一样,临床并没有多大意义。
内科医生知道李阿姨内退之后几乎天天打麻将度日,长期固定头位,对颈椎应该有影响,颈椎疾病可能会影响到脑血管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眩晕症状。这样的推论,是内科医生可以有的常规诊断思路,没有对错。因此,内科医生建议李阿姨到脊柱科进一步就诊。以排除颈部疾患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颈部CT结果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五十岁女性患者,骨质增生在所难免。但是,颈椎的骨质增生症和李阿姨的体位性眩晕是不是因果关系呢?
李阿姨遵照医嘱,天天按时复诊行颈椎牵引以及针灸、微波等局部治疗。刚刚开始那两天的治疗,病情似乎减轻一些,李阿姨以为找到了病根,这下就有了希望。然而,好景不长,李阿姨的眩晕随后却很不知趣地频繁发作。脊柱科医生也似乎拿李阿姨的病情没有办法了,只好建议她到耳鼻喉科就诊,因为除了脑部和颈椎的病因,耳部疾病有些时候也可以引起平衡功能障碍。
李阿姨开始听到脊柱科医生叫她到耳鼻喉科就诊,她以为医生在踢皮球。当时心里还有些不爽。
接诊的我告诉李阿姨,平常百姓都知道耳朵有听力功能。耳朵出了毛病,听力自然就受到影响。
“我听力没有毛病!”李阿姨接过话解释,生怕我误诊了。
“李阿姨,耳朵出毛病,还可能引起体位性眩晕,因为耳朵还有平衡功能。”我告诉她“如果前庭出了毛病,就可以出现眩晕症。”
李阿姨并没有听明白我的话,特别听到我说“耳石症”的时候,她极力否认耳朵从来没有进入过沙子,哪里来的石头。
“阿姨,我说的石头不是你概念中的石头。”
像李阿姨这样对耳石症几乎没有概念的患者,我只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潜移默化的解释——
耳石症——也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表现在:某个特定体位,如躺下、坐起、仰头取物,低头、转动头部或翻身时出现短暂眩晕。
主要是由于耳石器异位所引起,也就是内耳前庭椭圆囊斑病变。也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
1、耳石病
迷路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椭圆囊斑变性及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特别是后半规管中。
2、外伤
颅脑外伤,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低血压、颈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引起的内耳循环障碍,特别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天及数周,或头部加速减速运动时所致的外伤。
3、耳部疾病
如中耳及乳突感染、迷路炎后,梅尼埃病缓解期,前庭神经炎、突聋。
疾病分型
1.按照耳石脱落的部位分类
(1)后半规管BPPV;临床上以后半规管BPPV最常见,其次为水平半规管BPPV。
(2)水平半规管BPPV;
(3)上半规管BPPV;
(4)混合型BPPV。
2.按照发病机制分类
BPPV又分为管结石症和壶腹嵴顶结石症。管结石症是BPPV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表现
1.管结石症的临床特点
(1)当头位处于激发位后,有1~40秒的潜伏期,之后才出现眩晕;
(2)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
(3)眩晕和眼震的强度波动,先重后轻,持续时间不超过60秒;
2.壶腹嵴顶结石症的临床特点
(1)当头位处于激发体位时立即出现眩晕;
(2)激发体位不改变,眩晕和眼震就持续存在。
这种类型的BPPV相对少见,它可发生于后半规管,也可发生于水平半规管。
诊断
病史特点
1、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2、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3、病程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4、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临床检查
1、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
应为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
2、听力学检查
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
3、姿势图检查
无特异性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为在某种体位和头位时突然发作眩晕并出现眼震,伴有轻度自主神经症状,但不伴有耳聋、耳鸣等耳蜗症状。位置性、变位性实验出现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眼震,有潜伏期,持续数秒至30s,连续检查时有习服现象。冷热实验多为正常。
治疗方案
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故应尽可能地治疗。
1、心理治疗
指出本病为良性过程,无严重的后遗症,以接触患者的精神负担。
2、体位和头位
当眩晕发作剧烈时,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
3、抗眩晕药
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药物治疗不是根治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茶苯海明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等。对于极度敏感和焦虑患者,在手法复位前可以考虑使用地西泮。
4、前庭习服疗法
目的是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有一定的疗效。
5、体位疗法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位,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另一侧侧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状消失为止,每3h进行一次,通常7—10g症状可消失。
6、手法耳石复位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石复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不同,手法不同。
目前耳石复位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可以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的患者,大部分可以一次治愈(有效率可达75%~90%),成功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识别是哪个半规管受累,以及耳石碎片是漂浮于内淋巴液中还是粘附于壶腹嵴。手法复位的目标是将脱落的耳石复位至原先所在位置——前庭部位,以缓解眩晕。临床最常用的耳石复位法:
(1)EPLEY耳石复位法 该项治疗是根据管结石症理论发展起来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头位改变,使悬浮在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的耳石碎片最终通过半规管总脚回落至椭圆囊。以右侧为例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头向右侧转45度,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躺下头部呈悬垂位30度,之后患者经过中度头伸展,头缓慢向左侧旋转45度,然后患者向左侧卧位同时头部继续向左侧旋转45度,保持该体位1~3分钟,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同时头部前倾30度。
(2)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根据半规管耳石症学说,以及水平半规管与前庭之间的解剖关系,Baloh等首先尝试采用患者自仰卧位快速向健侧180度翻滚的方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但是并未取得预期效果。Lempert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头部转动范围改为三个连续的90度翻滚(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认为增加一个90度转头可能更加有利于耳石自水平半规管复位至椭圆囊,并且临床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emont摆动法治疗 Semont等设计了一种治疗方法。判断出病变侧别后(以右侧后半规管BPPV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台头向健侧转45度,患者迅速向患侧躺下(与受累后半规管平面平行),头悬位20度,此时头转到后半规管平面并保持2~3分钟,然后患者快速移动到坐位,并倒向对侧卧位,保持头偏向健侧45度不变(鼻45度向地),治疗师维持患者头颈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在此出现眼震和眩晕。患者在该体位停留1分钟后然后缓慢回到坐位。
(4)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
该项治疗要求患者反复运动到激发体位,每天数次。患者首先坐位,然后快速进入引起眩晕的体位,眩晕程度直接与患者运动到激发体位的速度有关。患者在眩晕体位停留至眩晕消失,然后再次坐起。通常回到坐位还会出现眩晕,但眩晕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降低。患者在坐位停留30秒,再倒向对侧,停留30秒坐起。患者重复进行这种动作过程,直到眩晕消失。整个过程每三小时重复一次,直到患者连续两天无眩晕发作。治疗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外半规管嵴顶结石症,让患者在水平面内重复运动,推测其治疗机制可能主要是使耳石碎片从壶腹嵴上脱落。
7、手术疗法
对于顽固性BPPV的极少数患者,可考虑半规管填塞术和单孔神经(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有报道称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的有效率可高达96%以上。切断单孔神经切断术可以减轻或缓解眩晕发生。然而该手术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故现在很少采用。而手术则仅仅用于顽固性眩晕发作、手法复位无效的极少数患者。半规管填塞术试图在半规管内填塞骨碎片、纤维组织及筋膜等材料以切断耳石碎片进入半规管的敏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