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来不想用这个标题,一来觉得同济用“名牌大学”这四个字名不副实,二来觉得自己也不算平庸,顶多算个平凡,但是为了对应起知乎这个问题,我还是昧着良心揣着些噱头用了这个标题。
这个话题真适合复习的间歇休息休息大脑。
讲这件事完全是因为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题主在北京top30高中读书的提问:在名牌大学却觉得身边的人都很平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矛头直指上海某15-20名的大学。
先说说题主好啦。假设他就是同济的。
让我先当一个愤青+喷子。如果说得不对,先道个歉。
首先呢,北京top10的高中毕业,全国30多名,算是不错的高中了。高中同学都是很有想法很上进爱读书的学生,写文章很有思想,各种素质素养很高,有名校气质。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校,成都七中。这段时间我的朋友圈被连续两次刷屏,一次是B站创始人是七中的,朋友圈一片哀嚎说给母校丢脸了。第二次刷屏是《芈月传》的片曲编剧(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个)是七中的,朋友圈再一次一片哀嚎说给母校丢脸了。成七好不好我不知道,但估计是比题主的高中要好上一些,所以虽然我家住在贫困的大西部,但是还是能感受一下所谓的“高中生的名校气质”。
我承认,题主说到的高中生,我都遇见过。别的不说,就说我最好的朋友,但凡是在高中以前认识的,大部分不在清北就在北美。再退一步说,我高中读的文科,所以没有实验班,但初中我在成都最好的班上,高考完拿到结果回到初中看望老师,发现我考上同济在我们初中班上50来人里面就是个中游水平。
但就是这样,想来我也算见过“名校学生”,我也从来没有觉得同济的学生很挫。
再说说题主的学院。(以下都是我的自行揣测,如有不对,不要打我!)
感觉题主应该不属于同济传统强势学院。
王同学在建院读城规,再加上我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瑞子在历建今年进了大师班,音音在建筑,从日常和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感觉到建院真的很忙。画不完的图,做不完的模型,熬不完的夜。昨天和音音一起自习,听音音吐槽建筑力学太难太难,觉得学建筑真的有些没意思,但就是这样,我也从来没有听过他们说,周围的同学很平庸。
设创同理。
还有几个很要好的朋友在土木,有国奖大神,剩下的几个朋友也都是高绩点奖学金,我听他们吐槽过土木前景不好,听他们吐槽过要不要转专业,但我也从来没有听他们说过,周围的同学很平庸。
还有一个很棒的朋友在汽车,今年进了车队,那段时间给他打电话,每次都听他说:“今天去车队开完会,天哪,那些人怎么这么屌。”
我的朋友们大多也都是成都或者重庆很出名的高中毕业的,他们也嫌弃同济不好过,也吐槽过老师上课太差,吐槽过考试又多还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但从来没吐槽过同学很平庸。
所以想来题主应该不在这些很忙又很棒的学院里,所以总是有闲心去想去观察一些有的没的。如果在的话,想来也一定不是最厉害的,因为最厉害的人啊,眼里只有更好的人阿。
大部分时候,只有处在中流的人想得最多。
顺境的时候,为一点得意沾沾自喜,逆境的时候觉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大学之前,题主对身边同学以及对自己的看法,我都有过。这是真的,那些被提到的噱头我都有,没提到的我也有。在成都这个一亩三分地上,还算交出了一份看得下去的简历。
但到大学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拿什么去练十五年的小提琴。
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怎么去做各种各样的志愿者。
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拿什么去美国做交换生。
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怎么可能买那么多书,读那么多书。
说白了,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是。
你觉得平庸的同学,很可能是第一次离开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壤,踏上一个崭新的地方。
还记得开学选志愿的时候,有一个学弟来问我中法怎么样。我给他讲了很多很多,后来他问了我一句,中法学费多少?
我还很天真地回答:“中法学费很便宜的,一年学费+一万五培养费,然后在法国读书的学费就全免了。本来高商的学费还挺贵的,这下就只用出生活费了。”
具体学弟怎么回复的,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学弟说学费太贵了。
后来,他到底还是没有来中法。
你看,生活有那么多无奈和心酸,你是怎么做到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想来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其实和所谓“平庸”的人,差的不过是一对能干的父母和优渥的生活环境罢了。
人与人生活环境的差别真的很大。
去支教的时候去问过很多小朋友以后长大的理想是什么,有人说相当设计师,有人说想当篮球运动员,但大多数小孩连高中是什么样的都还没想过。
我小学的时候想做什么呢?
天文学家?作家?科学家?这些词语从未出现在他们的理想当中,而他们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到和你一样的地方?题主从北京考到同济,可以看出成绩不会特别好。但我身边的同学,从四川考到同济,最低限度是理科一千名左右,文科五六百。其他省市也类似。那些你觉得平庸的同学,也许当你在风花雪月的时候,当你在提升自己软实力的时候,他们还在没日没夜地做五年模拟三年高考。
而更可怕的是,就算有名校光环从小学照耀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很平凡。
原谅我不愿意用平庸这个词。
中法可能是上海人占比例最大的班级了,更不必说我们班还有很多江浙一带的或者沿海的同学,就算是我一路走来一直算个好学生,也要无比努力近乎拼命才能在这样的班级里混个平均水平。班里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英语口语一个比一个溜,成绩一个比一个好,关键是各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在知乎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看到一个在中国Top2读书的上海学生写的答案,大意是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因为高中在名校,因为骄傲,因为自己足够优秀,所以不甘平庸,所以很失意。
但我想不是这样的,这不过是因为没有发现别人闪光点的眼睛。
这是一个总是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社会。人生赢家和不平庸的定义被无限浓缩为高GPA,海外留学,公益创业,长得美,和家境不凡,更重要的是要年轻。
但这样是不对的,也许十八岁前你就已经做到日本度假,去欧洲看博物馆,去美国上暑校,可你身边“平庸”的人,需要先花二十年拼命工作,才能做到在三高没有上去,脂肪没有堆积,皱纹还不太深的时候,飞去夏威夷享受一个温暖的冬天。
每一个人的路都不一样。
身在同济,却觉得身边每一个人都很厉害,我不过是其中很平凡的一个人。
回个题,为什么身在名牌大学却觉得自己很平庸。
简短来说,是因为这是个选择多元化的时代,不应该仅仅用读没读过几本书,写作关不关心国家大事,去没去过三十个国家以上,会不会三四门语言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平庸。如果身边的人能专注于做好一件事,哪怕是一件,我也觉得他值得尊重。
相反,朝三暮四,最后什么也做不好。
而在大学,即使是同济,这样的人也很多很多。
越是发现别人的优点,越觉得自己很平凡。
越觉得自己很平凡,越能专注于手上的事。
就算我一路名校光环加持,我的高中母校完爆题主,我也一样只是个喜欢赞美他人的普通学生。
以及,母校啊,不就是自己可以骂一万遍,也不准别人骂一遍的地方吗。
不求为母校增光,但也不抹黑母校。
同济百年,有褒有贬,但功过自由人评说。
当你已经能够蔑视同济的时候,再来说同济真的很挫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