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4大学结束前500万字计划DAY2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年轻人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人脉'?”

想起昨晚听周华健唱自己比较熟的《朋友》时跟着哼看着歌词看着中途屏幕上的视频,反观自己现下再想想自己的性格再想想未来有一瞬间觉得真实的难过。不是难过认真去找找似乎找不到什么“朋友一生一起走”的朋友,也不是难过自己很多在人际上的懒惰(自责),只是现实是自己明确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也知道自己不会做出什么改变还有一种“我就是这样,留下来的就留下来,没有就算了”的偏执念头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丝毫没有想要变通。所以最后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也不能有一点怨言,自己承担自己所选择的。

大多数是并不放在心上,但把你放在心上的人又有一层无法跨越的对彼此精神上理解的鸿沟,你再想掏心掏肺渴求在几乎被孤立的情况下获得理解可是终究是无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子相对于完全不理你的人竟是更让人难过。即使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母亲多么爱他多么想关心他但是不理解做太多终究是徒劳无功。

一生一起走的友谊固然可贵固然需要可是如果可以得到理解即使没法相伴走一生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吧~

当然最好的是既理解你又能陪伴你。

只是看看自己所谓的理解也不大可能找到陪伴,最多只是“君子之交”,也不是不好,只是想起这个话题想起自己有些觉得迷茫和惘然,毕竟几乎可以说是自己在逆着潮流走。

不仅是朋友,最需要的是可以理解你的朋友。

往四下一望,竟是极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诉说对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所以除了真正心灵上可以沟通又可以陪伴的朋友自然是所谓单纯陪伴的朋友与所谓人脉所不能及的。如果因了接触的世界太狭窄无法遇到心性相似又能彼此陪伴的人就退而求其次只是陪伴也是不错,毕竟我们都无法真正意义上地摆脱社会摆脱有些无法抑制的失落与肤浅的孤独。最后才是所谓的人脉,但这样说也不是否认人脉的重要性,因为我们都知道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整个世界与弱关系息息相关,在一些需要外部有力的协助时如果有可以帮助你的人脉能够帮你省下许多精力。

什么都是重要的,只是在按照自己不多的人生经验与需求来看,这些还是有相对重要与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之分。不仅是对年轻人,也对我们的整个人生而言。与你相知相伴的必是人脉只是单纯的人脉几乎不能与你相知相伴。看你的选择看你定义的成功看你想要的生活吧~

你想要什么,就需要相应的手段。

#想起昨晚在听演唱会时有一个很明显很执着的想法就是如果真的想要听演唱会真的想要体验现场那种震撼的氛围,无论如何都要尽量买好一些的票,往舞台靠⋯⋯“在山上的朋友”昨晚感觉特别的忧伤。不过后排之人的整场感受想来是衡量一场演唱会气氛的重要标准。自己身处后排自然会有后排人的境况与想法,会有那么大的抽离感大概也是与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我去到演唱会的前排会有怎么样的想法呢?会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在演唱会的效果与明星的光环之中吗?还是由于最本质的对主导者不感兴趣依旧会处于一种相对还是抽离的状态呢?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也想起之前一次对话。

“有时候我真的无法理解那些追星追的那么疯狂的人~他们不过是一个人嘛~即使现场看到他们也很难会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啊”

“不会啊,我觉得没什么,很正常啊~比如老师她就很喜欢很喜欢苏轼,如果给她一个机会可以看到苏轼和他交流,那无论她平时如何温文尔雅她还是会激动还是会情绪化甚至比现在的粉丝还疯狂上许多也不一定呢~”

当时倒是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认真想想觉得也是啊,比如我自己,当初听到傅聪要来广州开钢琴演奏会时心上一阵激动简直快要掉下泪来,一想到在书中接触那么久的人突然就可以在现实中展示他弹奏的风采感受到他真人的魅力也是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后来又是因病取消了超级忧伤⋯⋯)更不用说如果可以让我看到傅雷丰子恺还是钱穆或者更夸张一点可以让我瞻仰到至圣先师孔子的风范估计不知道自己平时所讲究的克制所说的“没什么大不了”会跑到几个十万八千里之外。

“我们都一样啊”

凭什么以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他人的情绪他人的举动呢~实在是太主观太没有同理心了~一定要尽量避免自己这样的思想才行。理解,包容。

回到现实情况来说吧~还是很想体会一场氛围热烈的演唱会最好是能够惹得自己也深陷其中就最好了~完全的体验感与旁观的抽离感大概实在无法并存,这样想了之后又没有办法真正地投入。可是抱着丰富生命的体验有助于自己理解他人的世界平复许多不平情绪的想法还是要好好生活多去体验去感受哒~

#有种自己说来说去一直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几个核心的观念来展开自己的论述,几乎可以说是不管遇到什么事自己都是已经预设好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等事例往里填,三观基本形成之后虽然对培育平和稳定的心绪有很大的助益,但是很麻烦的一个地方就是观念极有可能走入死胡同,开始固化难以改变很容易思想变成一潭死水轻易激不起水花,也自然不会有什么新想法有意思的创意跑出来。

在原有三观的基础上要不停地去充实去丰富使之不至于形成之后便一直停留没有丝毫变动直至有一天腐烂发愁都不自知。去把那些根本的扎根于地吸收更多的养分使性格更茁壮更健康地成长~

但是在此之外还是希望可以有一些新的观念出现在自己周围甚至是打破自我原有认知的事物出现让自己走出自己固化的观念去接触更多的人与事,为自己的想法注入一些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

只能是多看多体会多思考了~

当然也要谨记一个重要的原则:不随便否定,勇于接受新事物。

以此为准则坚持下去吧~

其实今天还有好多要写⋯⋯但是估计是打字太多手机用太久结果手抽筋⋯⋯着实忧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0424大学结束前500万字计划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