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原生家庭 塑造新家庭

上一篇,建议新人宝宝们从各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入手来探索彼此之间的不同,实则是开启了探索各自原生家庭的按钮。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原生家庭?这里,请让我引用家庭治疗大师的一句话来开启我们今天的探讨。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的一生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个人和经历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接,一个人的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听到这样的话,可能有人疑惑了:我现在都过而立之年了,凭什么说我和我的原生家庭还有着那么多的联系呢?原生家庭又如何能影响我的一生呢?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那么与我们产生互动关系最早的人自然就是我们的父母及家人。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会在原生家庭中不自觉地学习很多角色,比如丈夫是什么样的,妻子是什么样的,父亲又该是什么样的,母亲又是什么样的。

这从我们小时候常玩的过家家游戏中就可以看到,小孩子扮演的妈妈爸爸的所言所行都是模仿大人而来的,而这些模仿和学习不是由我们所选择的。

就是说,不是我觉得你这方面好我就学习,那方面不好我就不学习,是不自觉的学习和模仿。这是因为在生命的前期,我们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抵抗、筛选和辨别的能力,是完完全全被影响的。

那么,这种影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恋爱择偶、新家庭的婚姻生活。

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流派就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个人的过去找到原因。

这个“过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个子弹飞过,那么在我们视力看不见的地方一定会有一把枪,如果我们了解子弹的运行轨迹,我们就能找到那把枪。可见,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么深、多么远!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早期的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都依靠家庭来获取。家庭在就如同支持婴儿成长发育的胎盘一样,具有多种功能,比如教育抚养、经济消费、情感陪伴等等诸多功能,是多种功能的一个自然附和体,能满足一个人早期生活的基本需求。

我们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中可以看到,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

在一个家里,吃饱、穿暖、睡好等等,这些都是个体最基本最低级的需求。人的本能是一种需求被满足之后,自然会派生出更高一级的需求,比如爱和归属感,这是属于心理层面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是需要孩子和父母互动,而且是良性互动才能得到满足的需求。

如果在一个家里爸妈给孩子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开好车送孩子上学,但就是从来不陪这个孩子玩,或者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这样的家庭缺失就是的情感陪伴,而人这样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这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亲密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说到情感缺失,可能很多人会马上想到离异单亲家庭。从概率上讲,通常离异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可能较之双亲家庭存在的成长问题比较多,但事实表明,现在许多双亲家庭出来的孩子问题也并不少。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情感支持这项功能在很多家庭中是严重缺失的。相反,一些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可能父母角色在家庭中的位置是缺失的,但并不缺乏来自父母的爱,也就是情感支持是不缺的,这样的孩子心理不缺爱,自然有自信、有安全感,这样的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反而比诸多多双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心理更加健康、阳光乐观、情商更高。

因此,双亲家庭的孩子不一定就幸福,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不幸福。确切地说,应该是功能越健全的双亲家庭出来的孩子才会更幸福。

“我要跟妈妈在一起”

有位朋友,她儿子比我女儿大一岁,记得我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她就把儿子送到了外地的贵族学校,我女儿四年级放寒假时,她给我打电话诉说她的苦恼,儿子闹着要回来,她不想让回来,但儿子天天给她打电话,那会儿她们家的生意正是如火如荼,她和老公每天都很忙,因此很纠结。

我当下就跟她说:“孩子想回来,就让孩子回来吧,他想在你身边。”而她却说:“现在回来怎么行呢?回来哪有时间管他啊,我们俩每天都快忙死了!”那一年她儿子没回来,

结果,去年又听她说儿子又闹腾了,实在让她纠结,今年五月份再见到她时,她说儿子已经回来,说什么也不在外面上学了,就想待在她身边。

她儿子比我女儿大一岁,今年应该是18岁,而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追求独立自主,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都是不愿让父母多管的,巴不得自己一个人生活。我没见过她儿子,但从她的叙述中可以感觉到,这个孩子很可能已经存在分离焦虑,也就是说内心非常欠缺安全感,这会影响他与他人亲密关系的建立,当然包括他以后的恋爱与婚姻。

这个分离焦虑实际上源自我们从小在原生家庭形成的依恋模式,这种依恋模式就来自我们与父母的互动中。依恋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我们和母亲的亲子关系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人际关系。

婴幼儿时期是个人早期依恋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婴幼儿的依恋类型有三种,这三种这种关系会直接影响每一个人成年后的恋爱择偶、婚姻家庭以及亲密关系。

婴幼儿时期的依恋类型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

分离焦虑属于焦虑矛盾型。这种类型的孩子约占20%,会在父母离开后非常的焦虑不安,甚至气愤,不停地哭,当父母回来后也安静不下来,也不高兴,还会哭闹,有的甚至赖在父母怀抱里一直哭闹,好像是在表达怨恨。

回避型的孩子也约占20%。就是当父母离开后也会焦虑,但不会显得过于痛苦,当父母回到他身边时,并不会感到高兴,可能眼睛会看向别处,好象是在惩罚父母,就是不待多搭理父母,不冷不热。

安全型的孩子约占60%。这类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后会哭闹,但父母回来后非常高兴,会主动找父母抱,当在父母怀里呆会儿后,又会自己去玩耍,很快会平静下来,是自信的,相信父母爱自己,有一定的安全感。

这三种依恋模式成人后会发展成以下三种类型:

成人依恋类型

成人后,安全型的人会拥有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关系,就是当你离开我,我也不会感觉到焦虑不安,担心、恐惧、自卑,不会猜忌你,双方都感到愉快,有着比较和谐的亲密关系,有一定的自信。

回避型的人则较少有满意的关系、缺乏亲密,总是不高兴,会猜测对方是不是不爱我了,会不会是找别人去了,自己也不积极主动,比较冷淡。

矛盾焦虑型的人是对方积极主动时,会对彼此的关系感到有暂时的安全感,除此之外其余的关系都严重缺乏信任,内心经常处于矛盾纠结中,总是不舒服、不愉快、担心,害怕,对自己没有自信,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很难与人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型。

“我到底怎么了”

有个女孩在网上跟我咨询,她说她妈妈爱唠叨,疑心特别重,以前跟她姥姥姥爷、舅舅小姨、邻居妯娌经常吵架,和嫂子也是干架不断,跟她爸更不用说了,但她爸脾气好,操持着家中的一切,特别能容忍迁就她妈妈。

她妈妈从小对她的管教就是禁足,不让出门。她说也许是保护她,那时候她还小,就听她妈的话不出门。伙伴们上门找她,她妈就骂走,说是小伙伴骗她,因此她基本没什么朋友,也没感觉到过家的温暖。

上初中后,周末同学都回家,她却不喜欢回家,不是出去打工,就是在学校学习,对家没有什么依恋。

到了结婚的年龄,有人给说媒,她以为结了婚就可以脱离这个家庭,却是事与愿违,结婚后过得很不开心。她说老公不心疼她,总发脾气给她脸色看,她感觉特别压抑委屈,受不了就经常和老公冷战,有时候十天半月都不说一句话,那段婚姻很快以失败告终。

离婚之后,她想凭努力工作给自己挣一份尊严,事实上也做到了。当时她和老板谈了入职条件,老板爽快地答应,但她始终质疑,因为公司没人拿到过那么高的提成。她说她感觉老板狡诈,而老板却说她防御性太强,疑心重。

她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没有像别人那么在乎友情,对朋友也很少交心,因为担心她们笑话她的一些傻事或者出卖她什么的,与人交往很表面化,朋友也很少,心里很累很苦,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从她的叙述中,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她妈妈的影子?疑心重、不信任别人、缺乏自信。她在上学期间几乎不回家,结婚是为了逃离那个家庭,那她和她妈妈的这种关系模式是不是属于回避型?她说她跟老公经常冷战,那么她跟老公之间的这种关系模式是不是复制了她跟她母亲的关系模式?

可见,原生家庭的依恋模式会不自觉地被我们复制到日后的亲密关系中。

强迫性重复

这种不自觉的复制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强迫性重复”。就是指一个人小时候所形成的关系模式会不断复制到日后的人际关系中。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最后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可以说,是自己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去信任他;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敌意,最后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也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充满敌意,最后导致这些人可能真从友善也转向敌意或是转身离他而去。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对他本来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可见,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

“打死这个不要脸的臭女人”

一位同学的表姐和表姐夫,俩口子都是公务员,他们家的孩子今年高三,每天都是孩子的爸爸接送。见过一次那个孩子,感觉看人的眼神总是呆呆的,听同学说,这孩子从来不下楼玩,没有朋友,很少出门,但凡出门他爸必陪,见人从来不说话,同学说可能是弱智。

有一天,我和同学逛街碰到了她这个表姐,俩人就在那儿聊了有近一个小时,那会儿才从她们的聊天中得知,这孩子原来根本不是那样子,而是他俩口子经常打架把孩子吓着了。她只要下班回家时间晚一点,她老公就问这问那,有时发起疯来非常可怕,不仅使用语言暴力,骂得她特别难听,还操起什么就拿什么打她,板凳拖把都用过,不只他自己打,还狠狠地教唆孩子“打死这个不要脸的臭女人”。她很早就想离婚,可她老公就是不离,她说自己快要崩溃了。

我当时听了就非常惊讶,这两口子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她那老公见了我们也都很客气,非常有礼貌,真不敢想像回到家是个那样子。这样的人像谁?是不是像极了曾经的热播剧——《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男主角安家和?

同学跟我讲,她这个表姐夫从小是在老家跟着亲戚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很穷,可能跟着的亲戚待他也不是很亲,长大回到城里参加工作后,不跟他的养父母走动,也从不跟他的亲生父母及兄弟姐妹走动,内心非常恨他的父母。最要命的是她这个表姐夫从来都不信任她表姐,总怀疑她有外遇,不让洗头、洗澡,休息日不让接电话,她表姐快要疯了。

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男人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依恋类型属于矛盾焦虑型。他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也就是自我价值感极低。尽管日后在工作中出人头地,也挥不去内心深处的那种深深的自卑,因而对父母有非常强烈的恨意。

他教儿子打骂自己的亲生母亲,实际上是把他对他父母的恨、气、完全的不信任全部投射到了老婆的身上,潜意识里是怕儿子和他老婆关系好,怕再次被最亲的人抛弃。所以,儿子只是他的一个私有物品,全然在他的掌控中,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他和他父母的亲子关系已经很恶劣,他和老婆的夫妻关系也不和谐,儿子和他老婆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因他的破坏而不和谐,在这样的一种家庭关系中,他和儿子的亲子关系能和谐吗?绝对不和谐!更不是健康的。他这样做,不仅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更是严重影响了儿子的一生,同时他在这个家庭中又制造出相当恶劣的亲子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可见,一个人在原生家庭形成发展出来的依恋模式不仅仅影响个人,更有可能会影响到几代人。

走出原生家庭 塑造新家庭

我们谈了这么多,可能有亲会疑惑:你这么说,难道是让我们讨伐辛辛苦苦养大我们的父母吗?难道父母生我们生出罪来了?养我们养出过了吗?非旦不感激他们的养育之恩,还要反过来指责怪怨他们吗?

当然不是!

今天我们之所以了解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影响,目的就在于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了解我们自己,看到今天阻碍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些内在模式,把我们心中看见或者看不见的结解开,以此可以更加理解别人,促进自己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更加和谐,有能力把握现在和未来的婚姻幸福,这才是我们今天探索原生家庭真正的意义所在。

可能也有朋友会说:‘“我今天的不快乐原来是我父母造成的啊,这不是我的错,我的原生家庭就这样,没办法。”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这个“没办法”本身就是一条“有毒”的信念,是真正阻碍自己人生发展、自身成长、影响关系升级、使自己停步不前、走不出人生困境的根源所在。

曾经幼小的你,可能欠缺一定的思辨能力和突破困境的勇气,但今天的你已经是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任的成人,接受父母才能真正的接纳自己。(后续会给到大家练习的方法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将来进入婚姻越容易和对方相处。同样,如果了解对方的原生家庭,更有利于新家庭的和谐建设。那么,原生家庭中好的传统我们当然要继续,而正确看待和有效化解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一些消极影响,可以帮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当下这一刻开始,更加懂得如何为我们的下一代去建造更加健康幸福的原生家庭,以此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完成生命的高质量延续。这样的决定和行动可能受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及我们的下一代,更有可能会影响到几代人,甚至一片人,乃至一个民族,从而使我们大家兴,小家旺!

以下是帮助新人宝宝探索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里面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要,请认真思考,各题中有一些提示,但请不要被它们限制了自己的思考。

鼓励支持的需要

比如:“我的父母从来没有真正鼓励支持我追求梦想和目标”

1

2

3

表扬肯定的需要

比如:“我就是考试再得多少高分,我妈也从来没表扬过我,只说不要骄傲。”

1

2

3

倾听理解的需要

比如:“我爸从来没有仔细听我讲过我的想法,他根本不理解我。”

1

2

3

快乐放松的需要

比如:“我父母总说我学什么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如不学。”

1

2

3

亲密温暖的需要

比如:“长这么大,我就不记得我爸抱过我”

1

2

3

结婚时,每对情侣都渴望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可能这种关系里有曾经和父母的关系里经历过的,也有希望将来拥有的。如果亲爱的你愿意,请和你的TA一起来探讨你们双方带入婚姻的期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索原生家庭 塑造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