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五个工作日闪电回应:立案调查携程违规搭售保险产品

近日,携程又遭用户实名举报了,用户拿自己的亲身受骗经历,把携程举报到证监会。具体为,6月27日消费者冯女士在向保监会递交的实名举报信中提出对携程旅行网(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保监会,对于保险产品的经营和网络平台销售的多项管理规定,并对承保人使用欺诈以及诱导等手段从而实现非法获利。

五个工作日后,也就是7月11日,保监会上海监管局下发《保险消费告知书》明确表示,对于携程涉嫌违反有关保险监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投诉事项,保监会上海银监局决定受理。

就在一个月前,也就是5月份,携程同样遭到律师实名举报,涉嫌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发售以礼品卡为载体的预付费卡,被举报到支付清算协会。业内人士坦言,先被举报到支付清算协会,再被举报到保监会,在业内人士看来,实名举报的流程,完全依据国家保险监管部门、支付清算协会的法条和规章制度。

保监会举报始末

据了解,实名举报携程旅行网用户冯女士,于2016年10月在携程旅行网上订购了四晚国庆期间入住的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携程旅行网使用默认的方式,将酒店取消险隐藏在订单中,使冯女士不慎购买价值326元的取消险,此行为属于保险产品捆绑销售。

在整个预定酒店的过程中,携程旅行网并未在明显位置提及关于此项保险的任何信息。在付费后,举报者冯女士才在订单中发现(保单号902914664321xxxxxx,保险公司为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同时订单中还列出了酒店取消险的另外一个名称为(携程国内酒店预订取消险),并在订单信息中的隐蔽角落有一项特殊说明中指出此保险产品的销售服务方为(携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在付款后,携程旅行网在订单中给出了相应条款,而在酒店预定页中,冯女士看到了携程旅行网在隐蔽的二级页面中,提及了超过10家以上保险公司,每个保险公司又提供了众多类型保险产品和不同条款(例如:家财险、航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等等)。

随后冯女士于2016年10月5日因私事提前返回北京。在与酒店前台沟通的过程中,得到了酒店方面的说法是:其实,如果在酒店官网上预订,这么高昂的房间费用酒店时可以全额退款的。酒店又给出的说法是,“但是,携程旅行网因为掌握了客源,要求酒店不得给携程旅行网的客人擅自退款等,所有的取消规则必须由携程旅行网自行制定。”

这个时候冯女士意识到,一份300多元的保险,原来携程旅行网在利用自己的垄断位置,故意要求酒店不退款从而捆绑销售他的保险产品。

搭售保险 实为套利

此时,携程通过页面隐藏,捆绑搭售保险产品,这违反《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多条规定。据业内人士表示,携程做保险的核心实为套利。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自携程2015年底并购去哪儿前后,携程和去哪儿部分高管集中投资上海坤源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珠海荟智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众诚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十一贝科技有限公司等关联公司。这是一整条以深圳众诚泰保险经纪公司为核心的携程系高管的保险共同利益链。

在业内人士看来,前述这条利益链取代携程旅行网以北京携程入股的保险经纪公司——北京众安在线保险经纪公司。据携程内部高管透露,当初设置这家保险经纪公司的初衷就是为了与携程系网站发生保险关联交易然后用来套利。

关于携程旅行网售卖保险涉嫌多项违规的举报后,中国保监会仅五个工作日便闪电做出回应,把详细资料转交给携程网,并敦促携程旅行网妥善处理。实际上,携程旅行网近期因为支付牌照、捆绑销售等经营违规问题已经得到了多方的质疑。

保监会、支付协会联合调查

回溯5月25日,北京逢时律师事务所张发海律师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实名举报携程预付卡涉嫌违规。

6月14日,支付清算协会立案调查“携程支付违规经营”。对于“携程支付违规”应受到如何处理,支付清算协会称将在30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如果案情复杂,最长不能超过60个工作日。如今一个月过去,该案件目前尚无调查结果对外透露。从调查时长上判断,携程支付违规的案情,应该属于比较复杂级别。

从法律规定范围看来,携程发售预付卡符合多用途预付卡的特征:一是,可以跨企业使用——用于购买不同法人不同品牌的酒店提供的住宿服务;二是,无行业限制——可以用于购买机票等单用途预付卡不允许使用的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携程礼品卡应该划分到多用途礼品卡范畴,必须要受到央行对于三方支付的监管,必须要有央行发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发售礼品卡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经营者发行多用途商业预付卡的,应当取得人民银行的支付业务许可,并依照国家规定办理发行、受理、使用、充值和赎回等业务,设立预付资金专用账户,遵守客户备付金存管规定。

但显然,目前携程并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面对违规,监管已经出手治理。根据《财新》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若还没整改完就将被取缔。

同时,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目前已经有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也就是市场上俗称的支付牌照。其中仅从5月15日到6月14日就有8家支付机构的牌照被注销。

在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减不增对于携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在市场上存量支付牌照价格水涨船高下、新增支付牌照数量又会减少的情况下,无支付牌照的携程,将如何开展线上支付业务?如何将自身支付合规,这条道路,或许很长。

8�?���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监会五个工作日闪电回应:立案调查携程违规搭售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