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学李硕宁:有些事,千万不能多想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越王生性多疑,一位奸臣向其进谗言,说太子要谋反,于是越王杀了太子;后来,奸臣又诬陷二公子谋反,越王又杀了二公子;最后轮到了小儿子,越王犹豫了,我就剩这一个儿子了,他会谋反吗?但是,不久,小儿子真的造反了,越王临死前,悔不当初,没有听信奸臣,杀了小儿子。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怕什么,来什么。不管什么事,不担心还好,只要一担心肯定会发生。这难道是因为我们高瞻远瞩,能够提前预感到事情会发生吗?

为了研究清楚这种预期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经济学家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的酒吧做了一个有关啤酒的实验。他们在每盎司的百威啤酒里加了两滴意大利香醋,并给了它一个好听的昵称——麻省理工学院特酿。

对于所有前来的学生,侍者都会给他们一次机会品尝一下两种酒,并要求他们挑选一种最喜欢的来享用。不同的是,一部分学生未得到任何解释,而剩下的学生被告知了真相:所谓特酿,不过是加了香醋的百威。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事先未被告知的学生,多数人选择了加了醋的麻省理工学院特酿;而知道真相的人们,反应截然不同,他们尝过一口,就马上要求换百威。

一个简单的称谓,改变了人们的预期,这种预期,甚至可以扭曲我们的真实感觉。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莫过于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商家们。

比如市面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特制、特供的商品,这些商品连同那些号称十年乃至百年佳酿的溢美之词,共同美化我们的预期,让我们在品尝之前,已经下定了美味的鉴赏结果。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就是评级以及华美的装饰,这些外在美以及所谓等级的区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预期,干扰体验。

但是,商家的小伎俩不一定有害,“葡萄美酒夜光杯”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品位。真正危险的地方在于身陷预期之中,而干扰了正确判断,并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比如,只买贵的。经济学家曾说过:离开价格,不谈质量。但是价格越高并不等同于质量越高。

在一次电击实验中,科学家给了志愿者一种由维生素C做成的胶囊,标价2.5美元,并告知他们这是止痛剂。且有临床试验证明,92%的人服用后,疼痛会减轻。一开始,所有人在服用这种药物之后,都说疼痛减轻了。但是,当这种“止痛剂”的价格开始“打折”时,比如降至10美分,只有一半的人声称疼痛减轻了。

其实这种不恰当的预期导致的财务损失,还算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因为这种预言自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那就非常危险了。

比如说,你认为自己不擅长考试,那么你会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与这种预期相关的事实上,比如考试落榜、错题重重等等。通过选择性的筛选,你会不断地发现事实,证明自己不擅长考试,最后预期强化,进入死循环,你真的再也不擅长考试了。

这种预期与选择性筛选的叠加甚至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社会,最为明显的就是各种偏见与歧视。比如,女性不擅长理科,华裔擅长数学……

不光是面对自己,当我们面对他人时,预期效应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针对上边的故事做个推导,越王怀疑儿子会谋反,越王的行为会变形,所以当奸臣陷害时,他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博弈之中是有反馈的,从小儿子那里看,一有奸臣陷害,越王就会杀死自己的孩子,所以轮到自己时,有无反意已不重要,自己唯一活命的选择就是先发制人,所以他反了,杀了越王。而越王也最终证明了自己的预期,自己的孩子会谋反。所以,人际互动,最终会让你发现,你认为的恶人最终原形毕露了。

预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它,我们可以向上成长。但是,不恰当的期望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大麻烦。针对这点,可以采取一些小伎俩,和自己斗斗心眼:

其一,引入第三方,尤其是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让他们的客观观察,消除自己的偏见。这里的第三方既包括人,也包括数据与双盲实验,所有有客观结论的东西都可以,数字化的最为合适。

其二,努力探究底层真相,比如针对一些食物,看看配料,也许,酒里只是加醋了呢。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各种果味饮料,在它们的配料里是不是只有共用的一种果汁呢?

最后,自己试着做做盲测,那些好产品真的那么好吗?蒙上眼睛,尝一尝,这也是一种精彩的游戏方式。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预期,如果能够多加小心,客观对待这些预期,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还是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生大学李硕宁:有些事,千万不能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