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引发的炎症风暴,就像一场大火,有可能对人产生致命的打击,也有可能在体内遇到顽强的灭火剂,最终偃旗息鼓。
记者| 胡雯雯编辑| 小豆
采访对象:哈佛医学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康景轩教授
康景轩
哈佛医学院脂类医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Omega-3研究学会主席、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著名华裔科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提名。长期致力于研究脂代谢失衡在慢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从春节前延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全国人民集体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加强消毒防护的应对下,疫情的新增趋势目前趋于稳定,治愈率也在持续上升中。
2020年2月20日全国疫情趋势图,图源:丁香医生公众号
但在临床上,治疗新冠肺炎只能以抗病毒、对症治疗、器官功能支持为主,迄今仍无特效药。那么,人们还能从哪方面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呢?正在恢复的患者,又能如何加快康复过程?
作为一名长期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慢病防治研究的华人学者,康景轩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几个可能被我们忽视的点:
为什么有些患者恢复快
有些却转化为重症甚至死亡?
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数量,以及病毒在体内繁殖的速度快慢有直接关系。
当病毒在体内聚集得越来越多,并对细胞产生破坏时,就会触发人体免疫反应,促使具有修护、免疫功能的细胞(例如白细胞)像警察一样迅速出动,清除致病因子和受到损伤的细胞。这个过程就表现为身体的炎症反应。
如果免疫警察能迅速将致病因子拿下,速战速决,炎症就会很快消失。但当炎症反应过重、持续时间很长时,就会对病毒寄生的器官(比如肺部)以及内环境带来各种损伤。
慢性炎症对于人体各部位带来的破坏,图源:《吃出健康的智慧》
炎症风暴是怎么回事?
根据疫情一线医疗人员的反馈,有些新冠肺炎病人早期发病并不凶险,甚至症状轻微,但后期突然会有一个加速,病人很快进入一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状态,其原因就是病人的体内可能启动了炎症风暴。
这种炎症风暴,在SARS、MERS和流感中也同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一开始患者感染程度可能都差不多,但在病理、预后上会有如此大差异?其根本就在于:炎症反应程度不一样。对此,康景轩教授借 “用火种点火”来举例:
如果火种下面是一堆木头,周边放了很多易燃物,当火种烧起来后,就可以迅速点燃周围的物品,火势立马变大;但如果是同样大的火种,被放在水泥板上,周围又没有易燃物,那么这个火种烧着烧着,自己就灭了,火势也不会扩大。
从基因表达的角度看,有些患者炎症细胞表达的炎症因子特别高,例如合并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就是说,这些病人体内的“易燃物”多,更容易在新冠病毒入侵时快速恶化,甚至死亡。
2020年2月17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刊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文,对截至2月11日中国内地上报的所有72314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而对于其他人,康教授认为,一方面,健康人群要建立好的免疫力,也就是防止“火种”的出现和蔓延;另一方面,患者要控制好炎症,减少“易燃物”,把炎症反应压到最低。在肺炎基本控制之后,要尽快帮助患者快速消退急性炎症,避免转成迁延的慢性炎症。
如何建立免疫力
减少“易燃物”?
从药物上讲,美国目前有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炎症用药的做法。过去,只有病人生病时才去服用阿司匹林,但现在,对于老人、曾经患有心脏病或患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医生都会推荐他们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但康教授并不赞同读者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服用药物一定要遵医嘱!阿司匹林是不能被大剂量使用的,否则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肠道出血,或对肝、肾有所影响。”
他更推荐的做法是,从营养摄取方面来调控体内的炎症。
哈佛医学院的Charles Serhan教授研究炎症消退反应已经26年了。他在研究中发现,来源Oomega-3脂肪酸DHA的一种Resolvin D3,具有长效的抑制炎症发生的作用。它和其他一系列脂质、蛋白质、激素等,会帮助人体“部署”一套精密的机制,以消退各种炎症反应。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确认,人体细胞内有两类脂肪酸是直接参与炎症反应调节的:
1.Omega-6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会促进炎症发生,相当于引起身体“失火”的助燃物。它来自很多植物油或一些动物肉类,其代谢产物可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
2.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则正好相反,像水或灭火剂一样,能缓解并抑制炎症,从而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它主要来自海产品、绿色蔬菜、坚果及亚麻子油等。
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人体内本身没有,必须通过食物摄入的。两者就像阴阳关系,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会同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竞争同样的酶,从而减少Omega-6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产生,间接控制炎症的蔓延;
另一方面,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产生直接抗炎的活性物质,熄灭炎症的“火焰”。因此,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又被称为“消炎之宝”。
康教授建议读者,饮食中Omega-6与Omega-3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1至3:1之间。虽然Omega-6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如果Omega-6的摄入过高,会大大影响炎症反应的程度。
现代人体内的
Omega-6和Omega-3正失去平衡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很有限,并且它们非常不稳定,很容易被食品加工所破坏,所以,现代食物中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少;Omega-6不饱和脂肪酸则越来越多:
比如,动物的饲养方式由放养变成了圈养,饲料从天然食物变成了富含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的谷物,所以市场上肉类(包括畜禽肉、鱼、蛋和奶制品)的成分中,Omega-3几乎不存在了,而Omega-6又过剩;
哈佛大学医学院脂类研究中心曾通过实验,对不同来源的食物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验证。研究人员从市场上随机选取了肉(人工饲养的牛肉、鸡肉和猪肉)、蛋、加工食品(沙拉酱等)以及食用油(玉米油和菜子油)等食物,并从野外采摘了天然的植物(包括花草、松树叶、番茄等),捕捉了一些野生昆虫进行测验。
结果发现,那些来自市场的食物中,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高,占总脂肪含量的30%——60%;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却非常低,只占到总脂肪含量的1%——5%,甚至在有的食物中含量为零。
相反,在野生的动植物中,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30%——60%,Omega-6不饱和脂肪酸只有10%——20%, Omega-6不饱和脂肪酸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0.3——1。
此外,食品业在加工过程中,为了追求风味和稳定性,改变了很多营养成分,添加了各种化学成分。不稳定、易被氧化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就可能在加工中被破坏掉,甚至专门被剔除出来。
而我们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大量植物油的摄入,增加了人体内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猪牛羊肉,以及烧饼、油条、葱油饼、月饼这类食品中,都含有相当高的Omega-6不饱和脂肪酸。
因此,现代人体内的Omega-6和Omega-3天平正在失去平衡,成为很多病症的基础。根据美国著名肥胖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学者Stephan Guyenet博士给出的数据,美国人在1961至2008年间,体脂肪储存中的亚油酸(Omega-6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含量就增加了3倍。
应该怎样增加Omega-3的摄入?
存在于食物中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三种:
1.ALA(α-LNA/α-亚麻酸,也叫18碳3烯酸);
2.EPA(20碳5烯酸);
3.DHA(22碳6烯酸)
别看它们都属于Omega-3家族,但其功效和食物来源都不同:
其中,ALA相对稳定、易于保存,这也是目前食品添加剂多选择它的原因。它通常存在于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中,较容易获取。ALA也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EPA/DHA,但转化率不到5%,而且转化速度很慢,所以难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Omega-3的功效,主要来自于EPA和DHA。这两种物质主要来自海洋动植物(深海鱼、海虾、海藻等),而康教授指出,在长江等大型江河湖泊里生长的淡水鱼,体内也存在一定量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尽管其含量不如深海鱼类中的高。
而在食用油方面,并不见得越贵越好。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最高的,其实是便宜的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中的Omega-3含量反而很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常见的茶籽油Omega-3含量几乎接近亚麻籽油,也是非常好的,而花生油的Omega-3含量虽不高,但omega-6总量也不高(仅30%),其他都是单一不饱和脂肪酸,所以从性价比来看,也是比较优秀的食用油。
但Omega-3并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烹饪和保存方式的影响,以下几种做法都容易破坏食物中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
①新鲜的水果、蔬菜经过腌制、风干或晒等加工方式;
②烹调过程中高温煎炸,并且加热时间过长;
③海鲜类食物没有得到适当保鲜。
摄入过多Omega-3会有副作用吗?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与Omega-3相关的论文已超过55,000篇,关于它的基础研究是相当充分的,其应用研究已从公众营养和临床营养,深入到临床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水平,其功效是得到许多国际权威机构证明的。
在安全性上,根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议,每天服用量不超过3克,是绝对安全的。而且有试验证明,正常人即使长期(长达7年)及大剂量(高达10多克/日)服用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但康教授提醒,随着部分海域遭受污染(更不用说淡水区域了),如果鱼类生存的领域被污染了,再好的鱼肉也会给健康带来问题。所以,如果不容易购买到安全的深海鱼类,高质量的深海鱼油也是补充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一个选择。
但是,市面上的鱼油产品良莠不齐,里面的Omega-3含量差异是非常大的。另外,有些鱼油可能含有非常多杂质,甚至含有其他质量问题,或者其中的Omega-3已经被氧化和破坏了,反而会对身体带来损害,还不如不服用。
针对如何选择靠谱的深海鱼油产品,康教授给了几点建议:
1.Omega-3的浓度越高,深海鱼油的价值就越高。读者可以在产品包装上,找出1粒胶囊的重量和其中所含的EPA和DHA的重量,根据Omega-3的浓度=( EPA的含量+DHA的含量+其他Omega-3的含量)/1粒胶囊的重量× 100%这个公式,就可以推断出其浓度了,最后浓度超过60%以上。(有些产品包装上所标示的EPA和DHA的含量为2粒胶囊的含量,需要注意换算。)
2.除认准厂家质量外,还可以通过三点判断深海鱼油的质量:
(a)看。看包装瓶是否具有较好的遮光性、抗氧化性。用透明瓶包装者为劣;胶囊外观清澈透明、颜色微黄者为优;外观混浊或黄棕色者为劣;
(b)闻。刺穿胶囊后,闻觉芳香、略带鱼腥味者为优;有强烈的鱼腥味或难闻臭味者为劣;
(c)测。切开胶囊,挤压一滴于纸上(比较厚而吸水性强的纸为宜)或清水上,似水一样迅速在纸面上扩散,或在水面上呈微滴或扁平的薄膜状者为优;扩散性很差,在水面上呈球滴状、隆起较高者为劣(说明比较粘稠,饱和脂肪含量可能更高)。
最后还有三点需要强调:
1.鱼油不等于Omega-3!只有高质量、Omega-3浓度和纯度高的深海鱼油产品,才能作为好的补充剂。
2.Omega-3膳食补充剂作为保健食品,是不能替代药品的!
3.由于Omega-6和Omega-3在体内代谢时会竞争相同的酶,所以Omega-6吃得太多时,Omega-3的功效就不明显了;所以在补充Omega-3的摄入时,最好少吃Omega-6含量高的食品,以免效果打折扣,浪费钱。
参考资料:
1.Charles N. Serhan,Nan Chiang, and Thomas E. Van Dyke,Resolving inflammation: dual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resolution lipid mediators,Nat Rev Immunol. 2008 May; 8(5): 349–36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44593/
2.Helena Gleissman*,1, Rong Yang, Kimberly Martinod, Magnus Lindskog*, Charles N. Serhan, John Inge Johnsen* and Per Kogner*,Docosahexaenoic acid metabolome in neural tumors: identification of cytotoxic intermediates,The FASEB Journal. 2010;24:906-915. doi: 10.1096/fj.09-137919.
3.Jesmond Dalli, Jeremy W. Winkler, Romain A. Colas, Hildur Arnardottir, Chien-Yee C. Cheng, Nan Chiang, Nicos A. Petasis, Charles N. Serhan. Resolvin D3 and Aspirin-Triggered Resolvin D3 Are Potent Immunoresolvents. Chemistry & Biology, 2013; 20 (2): 188 DOI: 10.1016/j.chembiol.2012.11.010
4.JONATHAN SHAW, Raw and Red-Hot:Could inflammation be the cause of myriad chronic conditions? Harvard magazine, 2019.May.
5.《吃出健康的智慧》,康景轩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来源|南都周刊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email protected]。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