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

谈起紫砂,大家就会想到顾景舟大师了。顾景舟大师原名景洲,后改名景舟,少时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聪慧出众,常得书院导长的褒扬。1933年,他18岁,在家继承祖业,随祖母邵氏制坯,亦承袭家中制壶客师储铭的技艺,凭借文学功底,放出手不凡,一举成名,跻身壶艺名家行列。

因其作品特色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

说起顾景舟大师,不得不说他那些拍卖超过千万元的紫砂壶了,其中最有名的,就属这五把具有传奇色彩的石瓢壶:寒汀石瓢壶、相明石瓢壶、唐云石瓢壶、湖帆石瓢壶、景舟石瓢壶。今天就来细说下这五把传奇的石瓢壶。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张图片


顾景舟大师在上世纪40年代末期,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他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1948年,顾景舟精心制作了五把石瓢壶 ,由吴湖帆各题诗句,分别由吴湖帆、江寒汀等画竹、梅图案,除自己收藏一把外,其他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吴湖帆、唐云。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可称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而顾景舟之“舟”字款也自此五把始用,意义非凡。

而这五把紫砂壶,已有4把进行了拍卖,分别拍出了千万之价。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2张图片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相明石瓢壶

“铁画轩”在顾景舟的人生中,是个不可或缺的所在。戴相明是顾景舟非常重要的好友,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经铁画轩而辗转出去。顾与戴两家更是三代之交,在很多顾景舟的作品与资料中,顾景舟始终以“相明我兄”相称。称兄容易,而这一声“我兄”,却让人动容。而这五把石瓢的佳话,没有戴相明的搭桥张罗,雅事实在难以促成。

当时,顾景舟常常往返于上海与宜兴之间,铁画轩是必到的落脚、会友、中转之地。想那“铁画轩”里,谈笑鸿儒,往来雅杰,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赵丹、沈尹默等艺界名流时有造访。至于吴湖帆、江寒汀、唐云、来楚生们,更是这里的熟客老友。真正吸引他们的,除了这里的艺术氛围,还有那些可玩可用的紫砂壶。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3张图片


北京匡时2015秋拍:2702.5万

(中国嘉德2010春拍:1232万)

正面画面:《风动疏竹》,落款:「湖帆」

反面诗句:“为君倾一杯 狂謌竹枝曲”,落款:「相明先生、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壶盖篆印), 「戴相明」(壶底篆印)

诗句出处:《题小桥前新竹招客》「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4张图片


戴相明(1924-2002),又名莲生,继承家业为铁画轩第二代传人。三岁时,其父铁画轩创办人戴国宝病逝,戴国宝夫人戴杨德宜接掌店务。1942年戴相明自教会中学高中毕业,见老母年逾花甲,精力不济,店中库存减损无数,楼仓已显空蔼,无奈辍学从商。1943年春,戴相明首次到潜洛会见二表兄李相荣,陶厂已因战事而败落,不胜感叹。遂拜访众多紫砂窑户和技师,恢复供货关系,小量紫砂产品运沪经营。戴相明经营铁画轩十数年,呈现中兴之势,至1956年公私合营,按政策安排进上海市土产公司任职,1986年退休。至今,铁画轩依旧屹立上海。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5张图片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6张图片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唐云石瓢

江苏和信2015秋拍:4256万

(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拍卖会:318万元)

正面画面:《韵竹》,落款:「湖帆」

反面诗句:“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落款:「药城兄属、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壶盖、壶底篆印)

诗句出处:《五古·竹窗》「白居易」

尝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余载,见竹未曾忘。

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

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蔼气,月透玲珑光。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7张图片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浙江杭州人,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唐云是他成为画家后用的名字。自幼酷爱书画,十七岁前主要临摹古代名画。擅花鸟、山水,偶作人物。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并取清代大胆落墨之特点,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唐云以收藏曼生壶著称,故先生晚年有「八壶精舍」之斋号。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8张图片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寒汀石瓢壶

2013年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1495万

正面画面:《风动疏竹》,落款:「湖帆」

反面诗句:“寒生绿罇上 影入翠屏中”,落款:「寒汀兄属、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壶盖、壶底篆印)

诗句出处:《县署丛竹》「梅尧臣」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9张图片


江寒汀(1904-1963),又名庚元、石溪、上渔、寒艇。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十六岁从陶松溪习花鸟画,廿八岁开始卖画为生。因纵观宋、元名迹,悟其谨严,放纵之情,对双钩填彩,没骨写生,均所擅长,尤其描绘各种禽鸟。家中亦养许多鸟兽,供写生之用。风格近清代华岩一路,笔墨老到,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构图稳健,对虚谷、任颐的画风深有研究,偶尔仿制,几可乱真,有「江虚谷」之称。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0张图片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1张图片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2张图片


顾景舟制 江寒汀书画 吴湖帆石瓢壶(局部)

2015年东正春拍:2817.5万

正面画面《孤雀雪梅》,落款:「湖帆道兄正画寒汀」

反面诗句:“细嚼梅花雪乳香” ,落款:「寒汀兄为余画茶壶 倩自题」

钤印:「顾景舟」(壶盖、壶底篆印)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3张图片


吴湖帆(1894-1968),本名万,又名倩,后名翼燕,号倩庵,又号东庄,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斋名梅景书屋。早年与溥心畲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吴湖帆本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徵的侄孙,但因吴大征无子,便立吴湖帆为孙。世居吴中(今江苏苏州),早年师从董香光,后来改为学习薛曜的字。拜陆廉夫学画,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1939年设梅景书屋招生授徒。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4张图片


景舟石瓢

正面画面:未知

反面诗句:“但为清风动,乃知子猷心。”,落款:「景舟先生、吴倩并题」

钤印:「顾景舟」(壶盖、壶底篆印)

诗句出处:《题友生丛竹》「李咸用」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安如植丛篁,他年待栖凤。大则化龙骑,小可钓璜用。

留烟伴独醒,回阴冷闲梦。何妨积雪凌,但为清风动。

乃知子猷心,不与常人共。

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_第15张图片

五大石瓢流传有序,皆为孤品。现今五件大石瓢中,已有“相明石瓢”、“唐云石瓢”、“寒汀石瓢”、“湖帆石瓢”相继现身拍场,花落各处,并均创下当时紫砂壶拍卖纪录。目前仅顾景舟家人收藏的“景舟壶”仍秘不示人。可想而知这把“景舟壶”的价值。

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可称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而顾景之“舟”字款也自此五把始用,意义非凡。意为艺海一舟。他曾经解释过:艺海一舟,就是让自己的命运如艺海的一舟而搏击,永不停息,勇往直前。在紫砂壶艺发展之中,顾景舟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紫砂历史上首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的紫砂艺术家,被人们誉为“紫砂泰斗”。

你可能感兴趣的:(顾景舟“五大石瓢”背后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