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到了Gucci的公关总监,还是不能跟你从容喝咖啡的话.....

“东京,是个残酷的城市。

在表参道走几步就能看见,像模特一样让你无法比肩的人。

从出租车下来的女人,可能有一个可以收到老公会赠送的铂金包的婚姻。

等信号灯时,身边的女人,可能家住涩谷松涛的大豪宅。

傍晚,步履匆匆走向地铁站的女人,可能是一个掌握多国语言的商界精英。”

                                     1.

高一那年,当时的英语老师决定辞职,去深圳闯荡。

她不仅是英语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

她爱读书,还把家里的小说悉数搬到教室后面的大桌子上,让我们随意阅览。有时候,上晚自习,她还会抽出二十来分钟,给我们读一段池莉,或者张洁。

她想尽办法要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很大。

这个女老师时年28岁,出身我们县下属的一个小乡镇,在省里一所二本师范毕业,不甘心一辈子在小城按部就班地过着相亲、结婚、生子的乏味日子,更不愿意让自己的事业从此定轨在备课、教书、评职称上。

她离开那年,我知道许多老师,甚至同学是等着看笑话的。

英语老师五官极为平淡,身高将将160,长得不起眼,而称得上是才华的也仅仅是,在大城市里最饱和的英语技能。

所以,在大家看来,她并不具备能在大都市闯出一片天地的资质。

临走前,她给我写了一段话作为纪念:

“你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送给我的,还是送给她自己的。

那时候没有微信,远距离交流主要靠MSN,我得知她进了一家外企做了白领,时不时上传的照片里,虽然平凡的模样依旧,但一身职业装加上一双细高跟,让她整个人的气质一下清丽洋气了许多。

那时我想,一个人长了见识后的样子真美好。

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的走向应该是,老师做了几年基层白领后,终于升任高管,成为出入各种高档场所,一身奢侈品的商界女精英;或者上了几年班,有了原始积累后去美国名校留学,成为海归,踏着锵锵有力的步伐凯旋而归的话,你恐怕要失望了。

在深圳工作了三年后,她便北上去了上海,工作之余报班学日语,现在在一家不知名的日资银行做着HR。小日子安安稳稳的,她也结了婚生了子,时不时在朋友圈里晒一晒给孩子做的卖相精美的早餐,和各种戏剧电影的票根。

她说,追不上的就不追了,或许正是她现下最渴望的东西。

好像排除自己不适合的,剩下的就是真正属于你的,尽管可能和你的初衷相悖。

                                     2.

我就读的中学有个明星级学姐,当年以省状元身份考进北大日语系,能唱会跳,情商高到人见人爱,关键是长得又白净又好看,是不给别人留活路的、让人愤恨的那种优秀。

后来关于她近况的传言很多,有人不无崇拜地说,她去了东京大学,在大使馆担任高职,还嫁了东京一个医生世家出身的男生,成功进入那里的上流阶层;也有人满脸羡慕嫉妒,说她人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年入百万,生活品质上乘,好像依然单身,但潇洒得不得了。

照着这个学姐的各项条件,这几种说法,可能性很大。

一次偶然,见到这个学姐的表弟,我的老同学,问起这件事,他说:

“我姐现在在广州,当初没考上东大,就放弃了这条路。她现在嫁得人你猜是谁?是她当年的同班同学某某,你认识的,他成绩差,人也不起眼。两人是几年前在北京联系上的,后来就一起南下创业,开工厂去了,每天都累得不行.,我都心疼......不过她开心就好。”

我错愕。

我当时觉得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洋气,土土的。

我总希望,这个让我仰视了那么久的人,活得和我设想的、大家设想的一模一样。

她难道不是最应该成为文章开头那段,走在路上,也会被人羡慕的女人吗?

                                      3.

《东京女子图鉴》前些天完结,大家都在着手写《上海女子图鉴》、《北京女子图鉴》。

从外地来到大城市追梦的女生,大多相似,故事的结构大致三种:觉得没戏了,走;觉得没戏了,更无所谓了,干脆就赖在这;越干越有戏,钱多人美,提升阶层有望,遂继续等。

剧里的主人公,绫,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秋田大学(对于东京来说秋田县就是乡下),毕业后进京(东京)谋职,一心想要过上让所有人艳羡的生活。她也很争气,一路从小文员,奋斗到了Gucci公关总监,大写的牛!

她的朋友圈自然也跟着从普通白领,升级到了港区出身的名媛(真,名媛)们。

东京的港区,聚集了各国大使馆,是高级住宅聚集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说他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港区,那么富二代或富三代无疑,而且时一路从庆应义塾小学读到庆应义塾大学或东京大学的、非富即贵的少爷小姐。

直到剧终,几经周折,凌也并没有嫁给港区子弟实现阶层逆袭,依旧会被他们归类为不够格联姻的女性。

后来,四十多岁的她决定和男闺蜜搭伙过日子,觉得这样总好多孤独终老,看似放弃了嫁豪门的想法。

                                     4.

就我而言,从前很喜欢听关于“逆袭”的故事,比如,谁谁出身极其一般,甚至穷苦,但经过一番打拼,你猜怎么着?现在过着怎样怎样众星捧月的日子呢!诸如此类。

这种人有吗,有。多吗?我觉得不多。如果多,这就不值得写成励志爆款文了。

而我们是大多数。

其实,看到自身的局限,早早调转车头,换条路走,也未必委屈。

比如,当我知道可能买不起Harry Winston的时候,我就降个档次买Tiffany,不是也挺好吗。

也说不定,天降大运,一切顺遂,还真扬名立万了呢!

如果做到Gucci的公关总监,还是不能跟你从容喝咖啡。

那就自己喝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做到了Gucci的公关总监,还是不能跟你从容喝咖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