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散记之七:上课初体验:开放•连接•交流

首先想给大家看张图:

旅欧散记之七:上课初体验:开放•连接•交流_第1张图片
这是我这周的课表,以后的日子大概也是这样吧

说实话,读大学、读研以来,之于我个人,我没遇到过这么满密的课表。先允许我负情绪一下,某几刻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出来,本校只余一门课,自由时间充沛,可以多读书、好好写论文。在这里全英文上课,我稍微不认真就要听不懂,当然认真了也不一定听得懂,于是只能更认真。整根弦绷得紧紧的,两三小时下来,简直太累了,一天如果上六个小时的课,真是要把我掏空了。遇到有点口音、语速超快的老师,我就能哭出来了。有很多人会告诉我:真羡慕你还是学生啊,真想回到学校再上课啊,你要珍惜你还能上课的日子啊。我想也许我以后也会这么告诉别人的,但是,身在其中的人,总是会应了那句:“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些课的,除了那门教我如何使用office之外。这两个星期来,我感受到了“有意思”,如果我的英语很溜,就能表达很多观点,展开很多讨论,会更有“意思”。Anyway,我有学到东西,有进行思考。

(1)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虽然学校有很多个校区,但每个校区都很小,跟我们天朝的学校比,真的只能说是小学校吧。和当地学生一起上一堂英语提高课,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她不停地问我们,你们学校到底有多大呀?像一个city一样么?因为她们来过中国交流的同学说中国学校那么那么大。但是不得不说,当地学校为我们学生提供的服务很健全。

学校给每个学生都配了一个电子邮箱,在学校的一切事务都以电子邮箱为载体进行。感慨数字化校园实在太便捷:

比如覆盖学校的Wi-Fi,免费使用,只要登陆过一次,之后就自动连接;比如有专门的课表网站(timetable),可以查看每月、每周课表,有换课调课,课表会及时更新;比如有专门的academic softwares下载网站,office、spss、adobe等等等都能免费下载;比如office里面的outlook邮箱,会自动连接课表,日程表每天都会提醒你要去上课了;比如有专门的课程网站,可以查看自己选的课程,可以下载老师的课件、资料、作业,还需要定期提交反馈;比如老师只需一封通过outlook发送的邮件就可以通知到他课上的所有学生……

同时学校专门用了一堂课的时间,来教我们使用这些网站。

我在感慨互联网实在是太方便的同时,不忍对比这五年所享受过的服务。

(2)老师风采

目前一共遇到了六个老师。老师们都挺有意思的,就是那种没有老师感觉,显得比较亲切随和。他们会把生活中的小动作都带到课堂中来,很真实、可触摸,没有什么距离感。这可能就是中西方教育模式差异的一个体现吧。

想讲其中的两个老师。

一个叫Sarah,在没来比利时前,就收到了她的邮件,她是学校国际处的老师,给我们发了迎新周的安排、buddy安排等等,邮件特别细致。

在我略显狭隘的眼里,国际处的老师就应该只是负责行政事务而已。但这个老师充满活力,在一堆事务性的工作面前,还要给我们上课,我的惯性思维一开始还挺嫌弃,觉得她给我们上课有点奇怪的。

我真的是觉得她好辛苦哇,要解答我们扔给她的一堆问题,要给我们发一堆邮件,要处理各种事务,要统筹要协调,还要上课备课……有一天,我晚上九点发邮件给她,居然马上就回了。十点钟的时候又收到一封集体邮件……这不是工作时间哇。让我仰天长叹一下,真TM太厉害了,不由地很心疼她、敬佩她。

Sarah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嫁到了比利时,在小城二十多年了。她说她很喜欢小城。其实如果有机会我是真的很想采访她,采访她从纽约大城市到科特莱克小城的心路,采访她作为老师,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采访她维持乐观心态的办法,我真的每次看到都是那种积极感的传递……在新生欢迎仪式上,她现身说法讲故事,提到了交流、连接,开阔眼界的重要性,这些我都是极其认同的。

另外一个名叫Marlies。给我们讲跨文化合作、团队合作这一块,从一进门就充满着活力,眼带笑意,三个小时,时时刻刻情绪激扬,热情迸发,互动频繁。

曾记刚开学在走廊里碰到她,她就很主动跟我们聊上了,说下周会给我们上课。这样的老师,会把她的能量传递给学生。她上课的时候,我会觉得,她可能天生就适合当老师吧,自带光环,发光发热,又能极好地调动学生。

课内容本身我也是挺感兴趣,个人的不同个性,不同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如何团队合作……加上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更觉得有趣有兴致了。还记得她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两条金鱼在水里相遇了,大金鱼问小金鱼:“你觉得水怎么样?”小金鱼回答:“水是什么东西?”

小金鱼不知道它一直在水里。因为它没出去见过世界,没有体验过不在水里的感觉。就像如果我们一直在自己舒服的区域(简称舒适区)呆着,我们不会知道一个神奇的事情正在别处发生。简言之如同“井底之蛙”一般,看到的天空只有那么一点儿大。

我们需要跳出一个区域,去体验另外的东西,舒适区固然让人喜欢让人舒服,但没有新的东西在这个区域里面成长了。这其实我挺符合我的价值理念的,我一直觉得生命贵在体验,尤其在年轻的时候更应该多经历、多体验不一样的事情

(3)See Media Days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体育记者,高中时候虽不曾拼命,也怀揣着暨南新闻专业的梦。高考结束,没选择读新闻,虽有遗憾,但在读研期间还是决心未来走向新媒体的大军。这次出来交换,专业是被调剂的,却是我这五年来离我梦寐的新闻最近的一次

我们和新闻专业的交换生一起上课,有三门大课是一模一样的,一起学习,一起做团队工作。

我想这就是我觉得课多痛苦,却有乐在其中,觉得有意思的原因吧。这是一个靠近我梦想的地方。

学校每年都为新闻专业的学生举办SeeMedia Days,今年的主题是SeeMeCity。连续三天,九点到六点,高强度,但很有意思哇。身为国际生,能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活动里倍感幸运,一来接近自己喜欢的东西,二来能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交流。

第一天是理论部分,进行了系列讲座,邀请记者、旅行家、自由职业者等,来分享她们的经历,第二天第三天是团队活动,四五人一组,围绕See Me City这个主题,团队工作,最后进行展示。

第一天听得也是挺入迷的。想分享给大家几句摘录的话语,关于旅行:

1.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2.Have a plan, but never stick to the plan.

3.To have an open conversation.

4.You need at least one open mind.

5.Be curious, try to think different.

6.Make friends and keep them.

以前做过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现实,你最想从事的三个职业时什么?”,我的第一个回答是: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这个短短的演说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试图有意识地往他说的方向去,但离得还是有点远。其实,不论是旅行抑或其他,open mind和be curious ,try to think different 都是共通的。

还有一个人的分享也很打动我,他原来已经在报社做了二十多年的记者,现在到了政府部门。他利用有限的公共资金,做了一本公益性的杂志,让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看科特赖克这个小城,power to the people.我拿了一本杂志做纪念,虽然荷兰文看不懂,却好想给他们杂志去当志愿者啊。

第二第三天是团队活动,四五人一组,围绕一个主题,头脑风暴、任务分配、完成任务、团队展示……有导师会进行指导、反馈。整体来说,理论与实际结合,考验团队合作、沟通、创意、整合、态度、完成度等等。假如没有语言沟通障碍,我想我会成为一个leader,有更好表现吧。这次只是作为一个专门拍拍照片的人。

这是我们小组最后的成果,不知道能不能打开看:https://groep2site.wordpress.com/

(4)最后

放张图吧。

旅欧散记之七:上课初体验:开放•连接•交流_第2张图片
部分我们国际生的合照

来着苏格兰,德国,荷兰,挪威,法国,越南,印度(不在图里),奥地利(不在图里),中国,不同地点。要不要猜一下,谁来自哪里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欧散记之七:上课初体验:开放•连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