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营销,我还未收获就已成为历史

上个月一直在想,我们的线上电商小程序及团购小程序还没有分享和红包功能,想要在下一阶段规划加入,通过分享"裂变"来获客。


而在去年的下半年,TS的社群,通过爆汁等工具,结合免费微课分享等,团队比赛式的极速拉了一波群用户。而这几周的赠书加互推活动,又把公众号增粉推了一波热潮。

恰恰是这阵子,原创文案量是最低的 ,因为没心思了。只能说这种速度下,掌握到了运营诀窍,比深挖内容更厉害。这种不费太多功夫就蹭蹭蹭快速的收获,能让人停不下来。

当然,还有更上一层楼的那些操盘者,会挖内容做爆款又会推的,自然更是迅猛。


在阅读一些与营销及流量相关的文章和书的时候,很多作者会把裂变营销推举为"最低成本的获客之道",将这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案例分门别类,形成一个小体系,赶上"增长黑客"的热度,出书,开课,风头一时无二 。

而这些,将因为近日微信发布最严的一次禁令将使得裂变营销发生巨大变化,乃至成为历史。发布的申明中,禁止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与传播,并已经开始实质性的规模封杀。

包括了红包、优惠券、积分、增加游戏次数等一系列利益,涵盖打卡、集赞、拼团等一系列行为;

可以说目前我们常见的种种,基本上都囊括了。


仔细想来,或许这一波禁令也并不是坏事,或许可以让更多人回归到各自行业更为本质的东西。


譬如零售,无法依靠裂变之后,是否可以花更多心思做好商品运营、现场营运、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呢。零售的核心还是商品和服务,专心做好这两点,收货的是持续的经营和发展能力,这才应是核心竞争力。


又如新媒体,裂变被封之后 是否可以更好的去专注内容呢。

无论在什么时代,好的内容总是受欢迎的,也有可能引起用户自发的传播,

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人或者团队,打造持续的较高质量的内容输出,都是可以作为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钻研运营技巧,寻求快速发展的人一直都会有的。

有的人是因为热爱运营喜欢研究方法与技巧,而有的人会是因为偏爱周期短收益。

那么,在未来不久,应该就会有新的玩法的尝试,合适的再涌起热度,再蜂拥,再被微信盯上。

于是这之中也确实可能存在了一波短期机会,可以多多留意,适当的尝试享受下红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时时不忘"商品"、"服务"、"内容"这些核心,达到"守正出奇"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裂变营销,我还未收获就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