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First设计模式1-策略模式

  作者在看HeadFirst设计模式,把整个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回顾,也可以与大家交流,欢迎拍板。整个系列每篇文章围绕why,how,conclusion这三方面展开。

1. 为什么需要策略模式

  考虑到如下一个场景,你构造一个Duck的SuperClass,以后各种各样的鸭子都继承该SuperClass ,代码实现应该如下。

public class Duck {
    public void quack(){ //会叫
        System.out.println("I can quack");
    }
    
    public void swim(){ //会游泳
        System.out.println("I can swim");
    }
    
    public void play(){ //外表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pecial duck with good look");
    }
}

具体的实现类如下

public class GreeHeadDuck extends Duck {  //绿头鸭
    @Override
    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I am green duck");
    }
}
public class RedHeadDuck extends Duck{  //红头鸭
    @Override
    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I am red duck");
    }
}

  上面这样看起来也没毛病啊,但是它有个问题就是,当给SuperClass加上fly()方法后,表示每个子类都会飞。即便是我后来的子类不能飞,它也可以fly。此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覆盖fly()方法,方法里面什么都不做。但是问题还是很突出。原因如下:

  1. 代码在多个子类中重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鸭子,都会继承来SuperClass的所有属性和方法,这其中有些子类根本就不具备。
  2. 运行时的行为不容易改变。我想让某个鸭子换个叫声,在不动SuperClass的情况下做不到。
  3. 很难知道所有鸭子共同的行为。比如fly方法,有些鸭子不具备,但是还是在父类中。
  4. 改一发动全身,我上面还是只添加fly(),有些鸭子不会飞,但是要覆盖方法。

  我们接着可能会采用如下的解决办法,把fly,display从超类中抽出来,放进一个Flayable接口中。把quack()抽出来,放进Quackable接口中,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Quackable { //会叫的接口
    public void quack();
}
public interface Flyable { //会飞接口
    public void fly();
}

  这样对于多个会飞Duck子类,每个子类都有一个实现Flyable()的类,在里面覆写fly()方法,会造成太多Flyable()的子类,无法复用。其次,还不能动态改变fly行为,因为已经写死啦。此时,设计原则就出来了,即:找出应用之中可能需要变化之处,把他们独立出来,不要和那些不需要变化的代码混到一起。

2. 如何使用策略模式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是分开变化和不会变化的部分。Duck类中的fly(),quack()会随着鸭子的不同而改变,那我们将它们从Duck类中取出来,建立一组新类来代表每个行为。此时,设计原则就应用上了即,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这句话的理解在这里就是针对超类编程。前面我们设计 Quackable,Flyable,然后让具体的类去实现这两个接口,这样,就是针对实现编程,不利于动态修改和以后的拓展。因此,我们编写两个FlyBehavior,QuackBehavior两个接口,以及他们的实现类,这样,我们把FlyBehavior和QuackBehavior作为超类的属性,这个具体的实现通过set方法通过set()传递进去,这样实现面向接口编程,可以动态改变,也可以复用代码。代码实现如下:
行为接口

public interface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fly();
}
public interface QuackBehavior {
    public void quack();
}

实现类

public class FlyNoWay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不能飞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I can FlyNoWay");
    }
}
public class FlyWithWins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用翅膀飞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i can fly with wins");
    }
}
public class 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一般的叫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quack");
    }
}
public class S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嘶叫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squack");
    }
}

把基本接口作为超类的属性成员,面向接口编程

public class Duck {
    private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代理类,组合模式
    private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public void fly(){
        flyBehavior.fly();
    }
    public void quack(){
        quackBehavior.quack();
    }

    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lyBehavior) {
        this.flyBehavior =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
        this.quackBehavior = quackBehavior;
    }


    public void swim(){ //会游泳
        System.out.println("I can swim");
    }

    public void play(){ //外表
        System.out.println("I am a special duck with good look");
    }
}

测试类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uck duck=new Duck();
        duck.setFlyBehavior(new FlyNoWay());
        duck.fly();
        duck.setFlyBehavior(new FlyWithWins());
        duck.fly();
    }
}

结果如下图


HeadFirst设计模式1-策略模式_第1张图片
result.png

  总结:上述做法的好处,面对不同飞行类型,可以在不修改Duck的基础上实现,这就是策略模式,根据你传入进来的具体实现类,执行不同的行为,这里关键就是运用多态这一特点。其次,不同的实现类可以复用,以前针对每个子类都有实现类,现在同一类型的都可以采用同一个实现类。

3. 结论

   策略模式定义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简单来说,就是定义了基础接口封装在类属性里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实现类,动态的改变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HeadFirst设计模式1-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