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用工作整理术复盘我的口译备考过程

9月14号,我参加了第二次口译考试,和上次5月份第一次考试之间隔了4个月。这4个月的复习时间我并没有好好的利用,断断续续地看书复习,一会儿想起来翻翻单词本,一会儿又想着要听听音频,今天打算看法律方面,明天打算看医疗方面…… 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碰到一篇中翻英视译“铁矿石海运代理意向书”整个人直接就懵逼了。别的部分我觉得都能过,就这篇,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晨读感悟- 用工作整理术复盘我的口译备考过程_第1张图片
当时脑子里全是FXXK

考完试这几天也想了很多,后悔自责的情绪占了大部分,“要是早点开始复习就好了”“如果当时复习一下商业部分就好了”…… 然而这些都没用,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复盘一下,总结失败原因和教训。今年最后一次考试已经结束了,明年年初才能再考,这小半年应该怎么做呢?刚好今天晨读分享了这本《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总结了高效工作整理术的三个铁则,仔细一琢磨,刚好能用到这次复盘上。

认准目的=把事做对

工作之前,一定要先认准任务背后的目的。

这次考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要考口译证呢?在我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完全把考试的目的给忘了。明明当初是我自己主动要报名考试的,可是最后又变成好像谁在逼着我学习,好像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当初我决定要考口译证,是打算考了证尽快开始从事一些口译方面的工作,为转行做好准备;也想凭着这个证,看看能不能明年读研的时候能减免学分。这样充满功利性的目的一开始还是挺有效的,毕竟想着口译工作的收入比现在要高,动力还是有的。可是时间一长,这点儿以金钱为驱动的前进势头很快就败给了拖延和偷懒。所以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考口译证呢?最终的答案是,这是对我的自学和自律能力的一个检测,是我和自己的一个约定

转行做翻译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自己主动想要去学一样东西。这样一想,我的内心就坚定了很多。背生词表真的很枯燥无聊,分析研究那些我没兴趣的商业金融时政类的文章确实很烦,但是这些都是成为一个翻译的必经之路。我不单单只是为了一个证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学习。想清楚这一点,以后才拖延偷懒的时候就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学习。

解剖内容=把事做好

考证就是一个阶段的检测,“备考”两个字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当我真的做起来就变得一团糟了。虽然列出里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可是一会儿觉得好像法律方面有些薄弱需要多看看,过两天又觉得还是商业方面太弱需要多下点功夫。结果就是有的地方重复用力,有的地方完全被遗漏掉,根本就没复习到。

作者提供了“逻辑树”这个思维整理工具,以“没有遗漏和重复”为原则,把每个影响因素都找出来列清楚。

通过逻辑树可以把任务细分成具体的步骤,比起简单的“备考”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的工作步骤更容易实施。 比如这次考试吃亏的一个大坑就是词汇量不够,尤其是商业方面的词汇。这是我的老问题了,之前我也给自己订下目标要增加词汇量,但是仅仅是“增加词汇量”单一的指令并没能让我行动起来,并且在“增加词汇量”的路上我碰到了不少难题也没有去解决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最后效果当然不好。刚刚用百度脑图做了一个复习计划的逻辑树,就“增加词汇量”一项下面我就又想出了4个具体实施步骤,当然,这之后还有更具体的操作和学习方法。

晨读感悟- 用工作整理术复盘我的口译备考过程_第2张图片
大概框架就是这样

决定顺序=把事做高效

在我蒙着眼睛瞎复习的时候,什么主次轻重顺序完全没有,复习的效率也是异常低下。哪怕考试之前请了几天病假在家全天复习,事实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像我这样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也很多,看哪儿都觉得自己步行,都得学,那怎么才能分清主次、决定好顺序?

作者的观点是所以的任务都是靠“输入”和“输出”连接的。

口译平日需要大量的听译练习,我也有在听联合国电台或者其它一些音频素材做交传训练。可是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的词汇量真的不够,很多时候我连内容都听不清楚听不明白,更别说怎么练笔记脑记,还分析逻辑关系。练习听译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而增加词汇量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只有先把词汇量提升上去,我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听译视译的练习。


目前为止我对上次失败的备考过程的复盘大概就是这样,对于新的复习计划也正在研究中。因为我是完全自学,之前有点闭门造车的意思,接下来打算上上网课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个老师可以给出及时的反馈。

上次考试失败之后我没有及时复盘,抱着一种“只要好好努力就行”的心态开始了另一轮盲目无用的复习,现在第二次考试估计也是凶多吉少。希望通过这次复盘,能对第三次备考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感悟- 用工作整理术复盘我的口译备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