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验学科历史与发展研讨会”暨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记录

“卫生检验学科历史与发展研讨会”暨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记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会议,地点: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志潜堂

主持人:裴晓方 副院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杨维中秘书长致辞

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食品安全状况,过去、现在与将来》1982年食品卫生法,2004-多部门分段管理,2009-2013食品安全法,2013年至今,国家食品药品药品监管总局。1990-2009,食品卫生标准,卫生部。2009-2015,形成一套唯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个人主张:检验方法不应该是强制性。风险分析框架:风险评估(基于科学)、风险管理(基于政策)、风险交流(相互交流有关风险的科学信息)。食品生产是第一责任人,中国独一无二的问责制,每年执法抽检50-60个亿,威慑力量。当前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危害最大,但是认识不足和防控措施薄弱,病因调查水平低。化学污染方面,主要问题有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努力方向:1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证,龙头企业有责任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做到上下游联动。2政府要加强多部门合作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

《卫生检验专业的建立和对公共卫生工作的促进与推动》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 戴志澄 教授  卫生检验的建立,检验大有作用,沈阳盘景市例子,目前关注HIV。

《浅谈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的现状及需求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专委会 》刘秀梅 主任委员

“卫生检验学科历史与发展研讨会”暨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记录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报告要点:1食品安全与微生风险,细菌17种,生物毒素7种,病毒5种,化学性9种,寄生虫18种。2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CFH)FM3FAO/WHO食品中微生物危害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JEMRA)RA2000年7月成立。4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4789,GB29921)RM 5微生物安全控制要素-标准,检验,规范。微生物标准(MC)定义,2013,是微生物风险管理指标。FAO/WHO专家咨询(评估)JECFA食品添加剂,JMPR农药残留,JEMRA致病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GB4789,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推荐两本国际前沿书《微生物检验与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控制原理与实践》

《慢病挑战给卫生检验学科带来机遇》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杨维中 教授关注慢病,拓宽思路,积极参与。挑战一:慢病危险因素水平居高不下,慢病负担持续增长。1环境污染因素加剧。2行为性危险因素,吸烟,饮食,食盐量长期过量,工作压力大长期过劳熬夜。3代谢性危险因素,肥胖率增高。研发慢病因素检测方法,为病因发现和识别提供技术支撑。1环境因素检测技术,水土的微量,痕量有害物质2生物因素检测技术,生物标志物检测。3遗传因素检测技术,基因测定及生物信息分析。挑战二慢性病成因综合复杂潜隐。成因复杂,一因多病,因果之间错综复杂。《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2015年写道:大部分的科学文献,也许一半都可能是不真实的。由于研究样本较小,效果甚微,无效的探索性分析,明显的利益冲突。挑战三慢病早死对劳动力人群危险巨大。基因组关联技术(GWAS)

《地平线2020计划与中欧食品安全政府间合作项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 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方参加单位,食品安全需要团队合作,不仅是国家内部,也要在世界水平。改善消费者信息。特定目标(SO),ICT方面。溯源,真实性,分析方法。RL2020,做乳制品,葡萄酒,加工肉等为主。检测特异性的肽段,新有的,保证食品真实。发展不同的检测技术。重点做歧门杆菌,沙门,李斯特。食盐加量问题,国际合作以我为主。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情况及融合教材简介      人民卫生出版社 常帆 编辑

总结:裴晓方副院长


“卫生检验学科历史与发展研讨会”暨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记录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卫生检验学科历史与发展研讨会”暨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