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货膨胀的严格定义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价格总水平,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加权的依据是商品的重要性和产量。

理解通货膨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上升,也不是一些商品甚至很多商品的价格上升,而是指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并且还持续一段时间。

衡量通货膨胀指数的是CPI,如下计算

CPI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它是由一个国家的统计部门,比如中国的国家统计局,选择若干(一般是几百个)城市居民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比如用五粮液代表所有白酒,用诺基亚代表所有手机等等),跟踪记录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跟踪他们的购买行为后计算出来的。

比如2007年,这些家庭购买代表性消费品的平均花费是5000元人民币,统计局就把这5000元定义为没有单位的100,这个100就叫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

假如2008年,同样的这些家庭,购买同样多的这些商品的平均花费是5500元人民币,当然,也要把它换算成指数,因为5000元是指数100,那么5500元就是指数5500÷5000×100=110,2008年的CPI就是110。

有了这两个指数,就可以算通货膨胀率了。用2008年的指数,减去2007年的指数,再除以2007年的指数,最后乘以100%就行了。计算的结果就是10%,即2008年的通货膨胀率,以CPI计算就是10%。

CPI计算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所有商品的价格上涨程度,而CPI仅包括消费品的价格,没有包括生产资料。但是,因为消费品的价格最引人注目,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也会表现到消费品价格上来,所以,CP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经济中的通货膨胀。

计算很简单

       要治理通货膨胀,就要搞清楚其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总需求拉动造成的。

总需求就是一个社会的总的意愿或者愿意的购买量。如果总的供给量不变,总需求突然增加了——总共就那么多东西,而投给它们的货币却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

如果消费需求扩大,而消费品的供给量却不会随即增加,就必然发生抢购,有人就愿意出比现价更高的价格。卖者肯定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于是消费品价格上升。

二是成本推动造成的。

成本是企业定价的基础,如果成本上升,价格不上升,就会亏损,企业就有涨价的冲动。如果所有企业都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涨价就必然出现。这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成本上升时,企业必须获得更高的收入才会提供和原来一样的产量。

2007年开始,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引起各国的紧张,就是因为石油是基础能源,每个国家都需要。运输离不开石油,并且石油价格还影响它的替代品,即其他能源的价格,比如煤炭的价格就将随着油价上涨而上涨。如果能源涨价,所有企业的成本都会上升,所有的产品都会涨价。

通货膨胀的第三个原因是人们的预期,叫“惯性通货膨胀”。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的判断和猜测。预期是根据人们能获得的各种信息做出的。如果大家都预期明年的价格会上涨5%,于是工资协议、购销协议都会上涨5%,工资和价格都会增加5%。结果,明年的价格就没有办法不上涨5%了。这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旦预期形成,价格就会持续上涨,成为惯性。

实际的通货膨胀可能是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最常见的还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这三个原因,很有些形而上的味道,有人不满意以上的所有解释。

经济学大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说,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然是而且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是中央银行没有把住货币投放这道闸门,让过多的货币进入到了市场。

最后说一下失业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存在一种交替的关系,也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原因在于当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往往总需求比较大,东西都能卖得出去,因此就业会比较好,失业率比较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