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有套路焉?

1 写作是冲动,生活是牵绊

读中文系的时候,戴从容老师曾在外国文学史课上对着班上同学阐释过属于文学专业的幸运,阅读精彩的文学,尤其是小说,将带领我们进入另一个人生,就好像多活了许多辈子。为了人生的丰富,我们与小说为伍,戴老师更是身体力行地翻译了乔伊斯笔下的那段神秘的人生《芬尼根的守灵夜》,在文字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作为资质相对平庸的普通中文系学生,读多了好看的小说,多少也会产生更进一步的冲动,或动手翻译,或着手写作,以参与新人生的创造。也许就如艾丽丝·马蒂森在《写作课》一开篇所总结的那样:“写作冲动与性冲动相似,都源自人体内自发的某种驱动性,……文字表达的欲望让手指蠢蠢欲动,内心按耐不住渴望。生活经验会告诉我们这种欲望是什么”。

而对于创作而言,仅有冲动显然并不足够,紧接着对创作欲望的描摹,马蒂森同时指出:“凭想象力虚构出一个故事是一件既诱人也有一定风险,甚至是颠覆性的事情——尽管写作并不违法,但有些人会对沉迷虚幻感到惶恐不安”。小说创作需要一腔热血,也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这大抵亦是近年来高校创意写作专业大热的原因之一。

好的教程,则是明灯

在读艾丽丝·马蒂森之前,我曾经参加过小半年的小说创作班,课程的主要教材是由罗伯特·麦基所写的《故事》,既有宏观思路又有实战案例,在这本经典教材的指引下,当时确实写了一些小故事,甚至曾有幸发表其中的一些。而略为遗憾的是,之后因为各种工作与学习的琐事,创作很快就中断至今,甚至连写作冲动亦被枯燥的毕业论文所击溃,和千千万万中途而非的业余写作者别无二致。

虽然创作是很私人的事情,本身极为感性,即使是类型小说,套路也十分有限。但阅读一些优秀的教程,的确对于写作者而言,是一种别样的激励与灵感启发。光靠阅读教程,并学不会写作,但多少可以给读者以或许可以少走弯路的信心。

马蒂森的《写作课》,也许没有《故事》的包揽全局,但基于写作技巧的角度则更为细腻、可操作性强,与麦基各有千秋。

来自马蒂森的写作锦囊

每个读者对于《写作课》的关注点也许不尽相同,之于我,则是从中汲取写作的锦囊,以及重新执笔的动力。以下摘录经过加工整理的部分干货读书笔记:

01 主题不要太过明显。

这点是马蒂森十分有意思的独特想法,在她看来,小说是在强烈情感的感性与普遍常识的理性中寻得平衡,“不确定性是故事得以扣人心弦的重要因素”。如果主题先行,诸如完全依赖于现实,反而容易让作者变得“胆怯和保守”,相反,虚构才是小说最核心的技法。人物与故事是虚构的,情感则流动而真实。

02 麻烦和冲突是灵魂。

小说离不开冲突与一波三折,似乎已形成共识。对于这一点,马蒂森在书中总结地很是到位:“人物是否犯错并身陷困境,才会具有真实性和吸引力”,甚至“让人物深陷困境还不够,得引发一些后果才行”,问题层出不穷,人物才得以行动与鲜活。然而,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困境的存在是为了激发人物真实的特质,盲目地将其推入困境,则并无意义。

03 巧合是惊喜但非良药。

与生活的波澜不惊相比,小说更像是践行“墨菲定律”的属于偶发事件的艺术。无巧不成书,在小说中,巧合就像是串联珍珠的丝线,源于巧合的困境让读者揪心,也让故事更为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巧合来得毫无预警,而艺术作品中,巧合发生前总有预兆”,故事中的巧合,是有意为之的铺垫后的集聚,是外部事件直击心灵的契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依靠巧合来化解困局,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符合逻辑,才能令读者信服。

04 动笔前需扩展阅读。

小说和论文写作的相似之处,大约便在于动笔前的功课,大量阅读是所有写作的基础,如马蒂森所言:“笔之前的调查研究和扩展阅读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作家避免在专业领域露怯,还可能为情节构思提供灵感。写作课》在这一章节列举了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一篇中创作男医生形象的例子,读来颇为亲切。在创作时,她阅读了诸多医学杂志,对医学材料、医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皆有所涉猎,正是对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对她轻松地构思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助了一臂之力。

创作小说的方式不拘一格,无论是否存在套路,通往写作的路径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开始写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创作有套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