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重高往事(39)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1张图片
世界上有一种海洋,叫题海

第三十九章 题海任我行

文/斯德帝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高考几乎是不会考书本上那些原封不动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却是基础,是前提,你要熟练掌握才能有资格进行题海战术。以下两点是进行题海战术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多买练习册。老师发的卷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要搞“题海”嘛,练习册的数量要多多益善。如《XX习题集》、《XX题库》、《XX一本通》等等,你都得买。如北京海淀、湖北黄冈系列的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我经常逛书店,只要是答案解析非常详尽的练习册我基本都买了,因为我懒得去问老师。毫不夸张地说,高三一整年,我购买的复习书籍、习题册子已经过百了。你可能会问:“你能做得完吗?”答案是肯定的,必须做不完,但汗牛充栋的练习册能让我增添一些自信。

其次是学习时莫要“钻研”。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钻研”,遇到难题就非要把它弄懂不可。举个例子,初中的几何老师告诉我们只用直尺和圆规三等分角是不可能的。我不服气,于是放学回家后一直“分角”到凌晨两点仍无头绪,最后不得不打消攻克“世界难题”的念头。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在闲暇时,这种“钻研”精神是可取的,但对于有考试任务在身的学生而言,这种“钻研”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对初三或高三的学生来说,唯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多的分数。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2张图片
北京海淀、湖北黄冈,辅导书界的明星

实话实说,我是从于大仙那里学到“题海战术”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改进,但在做题的数量上与他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于大仙是个农村孩子,家境却很殷实,这是因为她老妈给人算命赚了不少钱。所以,我才给他起了个霸气的绰号——于大仙。

于大仙的老妈拼八字很准,到他家算命的人络绎不绝。他把他老妈形容得神乎其神,几乎颠覆了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例如,在香港回归后,他母亲为“邓爷爷”算了一卦。卦上显示,“邓爷爷”早在95年就去世了,但是为了香港顺利回归而一直未公布于众。我很佩服这位“事后诸葛亮”,竟然能把阴阳八卦和时事政治结合的这么好。

我经常逗于大仙:“你妈这么厉害,怎么没给你算算将来能考上哪所大学啊?”对此,他总是很为难地回答:“我也想知道,但我妈告诉我,我不上卦!”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3张图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八字拼的好一样比名牌大学的你赚钱多得多

整个重高,算上老师,论做练习册速度我只服于大仙一个。

有一次我跟他炫耀刚买的一套数学卷子,湖北黄冈编的。

“大仙啊,我觉得这套卷子不错,书店刚到的货。我翻了几页,发现有一道大题和上次月考中的题一模一样。这套卷子我要好好做,说不定高考就碰到和这上面一模一样的题呢?”我炫耀着说。

他看了一眼我手中的卷子,不屑一顾地说:“这套卷子我上周就买了,难度一般,我都做完了。”

我惊讶道:“什么?你上周买的,这周就做完了?这也太快了吧!怎么说这套卷子也有十几份模拟卷啊?我不信!”

“不信?我拿给你看看。”

只见他把椅子下的纸箱搬到我面前,从里面将练习册一本一本地拿出来,说着:“我做完的练习册都会放在这个箱子里。哦,找到了,你看看。”

我知道人类有很多收藏爱好,如集邮,收集购物袋,甚至收藏内裤,但就是没听过收藏练习册的。我估计这纸箱里怎么也有三十本练习册了。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4张图片
收藏界,我只服收藏内裤的和于大仙

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就是抄答案也要花很多时间啊?”

“我做题快。这些只是最近做完的练习册,以前的都整理好放在宿舍了。”于大仙很淡定地说。

我还是不相信,便翻开他做完的卷子想看个究竟。于大仙真地把每一张卷子都做了,只不过很多题没有写出完整答案,而是做了标记,如圈圈点点、勾勾叉叉。

“你说瞎话。你看,这几道大题你根本没做,难道画个圈就算做了?”我轻蔑地说。

“我可是每道题都做了!画圈代表有思路,画点代表没思路,画勾代表做过且会做,画叉代表做过但还是不会。没思路的,不会的,我就直接看答案了。”于大仙不服气地答道。

“所以,像这些做标记的题你就不做了?”

“基本如此,我做过的或比较熟悉的题基本就不写了。若是遇到比较生疏或新颖的题,我还是会在卷子写上几个公式加深一下印象。”

我终于明白于大仙为什么能够如此有效率地做题了,因为他不会像我一样工工整整地把练习册或卷子写满,也不会像我那样有时候为了“钻研”而浪费时间。

受于大仙的启发,我觉得我在“做题”上浪费了很多时间。于是,我决定调整题战方针,那就是变“做题”为“看题”,不思考只记“套路”。以做数学题为例,做选择题时,若该题熟悉,则略过;若不熟悉,则认真看一遍答案,记下此种题型的“套路”。填空题也是如此。接下来是解答题,首先读一遍题干,接着看一遍答案,如果能看懂,那么这道题也就算掌握了,也就积累了一种“套路”。当做的题足够多的时候,那么我掌握的“套路”将足以应付高考,因为高考九成的题都是有“套路”可寻的。但如果遇到连答案都看不懂的题的话,那么我只能去寻求老师的帮助或选择放弃了。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5张图片
都是套路

文科更是如此,直接对着答案看题。在对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则重点记忆。

“记忆”就是力量。出题的人也是凡人,他的“套路”也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所以只要把大部分的“套路”都掌握了,高考也没什么好怕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记住了这么多“套路”,为何成绩却越来越差了呢?

这有两点原因:一、眼高手低。“看题”没有“做题”的印象深,在考试的时候本来熟悉的题型却记不清“套路”了;二、马虎大意。本来对某道题的“套路”相当熟悉,却因为过分自信而不够认真仔细,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对这两点问题,我也有办法解决。一是,对这道记不清“套路”的题,要把它的解题步骤抄三遍;二是,一旦遇到自己熟练掌握的题,那就在答题前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这道题我熟悉,可千万要仔细啊!”

我的题海战术,即看题记“套路”方法,是建立在对知识点良好掌握的基础之上,所以只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

题海有风险,模仿需谨慎。

【青春】重高往事(39)_第6张图片
B站鬼畜明星陈老师:题海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春】重高往事(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