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讲解

四圣谛讲解音频链接


四圣谛讲解_第1张图片


善戒尼师开示四圣谛

世尊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宝座,自己觉悟一切真理。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内容呢?它即是至高无上的「四圣谛」——苦、苦的起因、苦的熄灭及朝向灭苦的道路。关于四圣谛,佛说:「所应知我已知,所应断我已断,所应证我已证,所应修我已修,所以我是觉者。」

苦谛(dukkhasacca)是应被彻知的,而世尊皆已彻知,故佛说:「所应知我已知。」在《大念处经》四圣谛品中[         以下巴利经文的汉译选自玛欣德长老(Ven. U Mahinda Thera)的《上座部佛教念诵集》。],佛陀如此解释:「诸比丘!何谓苦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这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诸比丘!这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捨弃、命根的断绝。诸比丘!这称为死。」

「诸比丘!什么是愁?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这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可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号。诸比丘!这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的感受。诸比丘!这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这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虑、焦虑、绝望,以及由于忧虑、焦虑、绝望而感受到苦痛。诸比丘!这称为恼。」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于此,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者、心怀扰乱者、心怀危害者,与这些人会和、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这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于此,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这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是指什么?它们是:色取藕、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简而言之,这五蕴是苦。诸比丘!这称为苦谛。」

人们执着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认为它们是「我的」;它们就是「我」及它们是「我的自我」,故称为「五取蕴」。此五法之所以称为「取蕴」,是因为它们的组合成了人们执取的目标。

【五蕴的譬喻】五蕴究竟是何意呢?

1.色蕴(rupa khandha):

以「色」为蕴之名,是因为它会遭受被冷、热等相对之法破坏而变异的缘故。「色」包括组成众生色身的「四大种色」,如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以及这四大种色所造成的二十四种色法,称为「所造色」[  二十四种所造色包括:(1)眼净色。(2)耳净色。(3)鼻净色。(4)舌净色。(5)身净色。(6)颜色。(7)声。(8)香。(9)味。(10)女根色。(11)男根色。(12)心所依处。(13)命根色。(14)食素/营养素。(15)空界。(16)身表。(17)语表。(18)色轻快性。(19)色柔软性。(20)色适应性。(21)色积集。(22)色相续。(23)色老性。(24)色无常性。] (upadaya rupa)或「四大所造色」。四大种色亦称为「界」(dhatu),因为它们「持有自性」。其中之地界以「地」为名,是因为它有硬及粗的特相;如身体内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骨等等。水界有流动或溢出的特相;如身体里的痰、汗、血、泪、唾液、尿等。火界有冷热的特相;如身体里的体温、消化之火等。风界有推动及支持的特相;它使身体里的气上下推动,如出入息(呼吸)、上行风导致打嗝、下行风能导致排气,如肠内风等。

色蕴也包括外在的物质,如山、水、屋子等等。山、水只是概念,精通修行「四大分别观」的禅修者,若其观照山岳的地水火风,则他便能逐渐了知山、川、大地等其实是由千万粒色聚组成的,每一粒色聚具有八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其中的火,它有力量—再衍生新的色聚,称为「时节生色聚」。

色聚一生起即消灭,新生的取代旧的,然后立刻又消逝;因此佛陀将「色」比喻为泡沫,因为它是空虚的、没有实体的本质:「诸比丘!假设恒河上漂着一大团泡沬,一个视力良好的人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那团泡沬对此人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一团泡沬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同样地,诸比丘!无论是那一种色: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比丘都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色对比丘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色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泡沫譬喻经》(Phena pindupama Sutta)

受蕴(vedana khandha)        :

「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包括我们的一切感受,如苦受、乐受及捨受。受有六种:由眼根触及颜色所产生的受;由耳根触及声音所产生的受;由鼻根触及气味所产生的受;由舌根触及味道所产生的受;由身根触及实体所产生的受;由意根触及法所缘所产生的受。

当六根触及色、声、香、味、触及法等六尘时,依据目标的不可喜、可喜及中捨性,分别生起「苦受」、「乐受」及「捨受」。当「乐受」生起时,一般人便会即刻感到欢愉、喜悦、舒适、满足,因此执着随之产生;一旦所执着及依恋的乐受消失,他们会感受到痛苦、沮丧、失望,于是「苦受」[  乐受产生变化或消失时所感到的苦受称为「坏苦」(viparinama dukkha);因痛苦的产生所生起的苦受称为「苦苦」;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等所包括的行法,不断地受到生灭的压迫,此则称为「行苦」(sankhara dukkha)。苦受有两种,即是身体与精神的。] 生起。当中捨性的目标触及六根之一时,人们即生起「捨受」;此是「无明」的原故,一般人多以为无感觉。

无论是何种受,都是因缘和合,一生起即消失,它们都是无常、变化迁流的。佛陀说:「无论是哪一种受,皆是苦的。」(诸受皆苦)众生因不断地受到生灭法的压迫,所以是「苦」。佛陀曾将「受蕴」比喻为水泡,因为它是脆弱的,剎那生、剎那灭、空无实体:

「诸比丘!假设在雨季最后一个月下雨的时候,大颗的雨滴直线落下,水面之上有水泡生起与破裂。一个视力良好的人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水泡沬对此人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水泡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同样地,诸比丘!无论是那一种受;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比丘都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受对比丘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受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泡沫譬喻经》

想蕴(sanna khandha):

「想」的作用是在初次见到某个目标时,即对该目标作记号,当下次再出现相同的目标时,它便能辨识出之前曾有过的体会与此目标是「一样的」。比如第一次看到红色,「想」的作用是对红色作一个记号,当再次见到红色时,「想」便认得这是红色,不是白色。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它是「记号」。

「想」共有六种,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及法想。我们常被「想」所蒙骗,把无常的标志为常的,把苦的标志为乐的,把无我的标志为我的,把不净的标志为净的。这是由于无明所造成的「颠倒想」(sanna-vipallasa)。正如农夫为了恐吓鹿,在稻田里立起拿着弓箭的稻草人;当鹿来到稻田时,因为之前已对拿着弓箭的猎人作了记号,此时一看见稻草人,即误以为是真的猎人而惊慌逃走。明明是稻草人,鹿却把它当作是猎人;同样的,佛陀宣示一切有为法(行法)皆是无常、苦、无我及不净的,可是人们却因为「颠倒想」,把它们看作是恒常、乐、我及净的,因此产生种种的执着,痛苦也随之而生。佛陀曾经将「想蕴」比喻为海市蜃楼,因为它是空、虚,没有实体的:「诸比丘!假设在热季最后一个月里的正午时分,有闪动摇晃的海市蜃楼产生。一个视力良好的人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那海市蜃楼对此人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海市蜃楼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同样地,诸比丘!无论是那一种想;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比丘都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想对比丘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想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泡沫譬喻经》

世尊之所以将「想」譬喻为海市蜃楼,是因为人们一直被虚幻的境界所蒙骗,将一切当作是真实的,它使人们相信不净、苦、无常的事物是美丽、快乐、恒常的。

行蕴(sankhara-khandha):

在《阿毗达摩》所阐述的五十二种心所中,除了受心所及想心所外(它们个别为受蕴及想蕴),剩下的五十种心所,皆称为行蕴。

贪、瞋、痴、疑、慢、忌、昏沉、信、念、惭、愧、慧根等皆属行蕴。佛陀把行蕴比喻为芭蕉树干;由多层的皮鞘所组成,每一层各有其特相。如同色蕉树干,行蕴是由许多心所构成的组合体,每个心所都有各自的特相与作用,如贪是紧缠住或黏住目标;念(sati)是不忘失目标等。当这些心所生起,扮演它们各自特有的作用后便随即消失;因此它们也是空、虚、没有实体的。佛陀说:「诸比丘!如寻找心材,四处寻求心材的人,见到一棵芭蕉树,他从树干的基部将芭蕉树砍倒,砍掉顶端的树叶,然后一层层地剥开树干。当他逐渐地剥开树干时,他甚至无法发现软木材,更不用说心材。一个视力良好的人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那棵芭蕉树对此人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芭蕉树干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同样地,诸比丘!无论是那一种行;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比丘都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行对比丘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行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泡沫譬喻经》

识蕴(vinnana khandha):

包括《阿毗达摩》所论述的所有八十九种心识(但八种出世间心不包括在识取蕴里)。心识可解释为有意识到、有知道目标的「自性」,它纯粹是识知目标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自我。「识」包括眼、耳、鼻、舌、身及意等六识。通常人们将六识看成是恒常不变的「我」,其实不然!如当色尘触到眼根及有分识时,眼识生起。眼识纯粹扮演看到的作用,不会分辨目标是好是坏。作用一生起,随即消失,另一个心识随后生起,继续认知目标;心识一个接着一个,随因缘迅速地生起(在闪电或眨眼间,即有十万亿(10^12)个心识生灭),各扮演其特有的作用,然后随即消失。这是「心的法则」(citta niyama)。

事实上,整个「看到」的过程,是一连串不同心识的生灭组合。由于凡夫受到无明的影响,将即生即灭的现象以及因缘而生的眼识当作是恒常不变的「我」,认为一切是「我」所见,不变的「我」也在听、嗅、尝、触等。他们不但把识当做「自我」,甚至还当它是永恒不变的「灵魂」。

佛世时,一位叫嗏帝(sati)的比丘,声称世尊曾教他:「在轮回流转飘泊的,乃是同一不变的识。」世尊问他所谓的「识」是指什么?嗏帝回答:「它就是那个能够表现、能够感觉,而且能够随处承受一切善恶业报的东西。」世尊训诫他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听见过我对谁这样说法呀?我难道没有用种种方法解释识是由因缘和合而生,如无因缘和合则不能生起吗?」于是世尊便很详细地为他解释:「识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而得名。因眼根与色尘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眼识;因耳根与声尘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耳识;因鼻根与香尘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鼻识;因舌根与味尘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舌识;因身根与触尘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身识;因意根与法尘(意念与思想)撞击而生起的识,就叫做意识。」接着,如来便更进一步地以火的譬喻作解释:「火每从所烧的燃料得名,因木材而燃烧的火叫做柴火,因稻草而燃烧的火叫做稻草火。所以,识也从使它生起的因缘而得名。」

世尊亦将「识蕴」比喻为魔术师。他说:「诸比丘!假使一位魔术师或魔术师的学徒在十路口表演魔术;一位视力良好的人视察、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那魔术对此人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魔术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同样地,诸比丘!无论是那一种识;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比丘都视察它,深思它,仔细地研究它,于是识对比丘而言是空的、虚的、没有实体的,因为识当中哪里能有什么实体存在呢?」

魔术师通过魔术变化出种种虚幻的东西以欺驱观众,正如我们被「识」所蒙骗,以为是同样的心看到、听到;是相同的心在轮回飘泊。由于不如实知见「各种识」的生灭因缘法,因此凡夫错误地执取「识」为一个「永恒的自我」;「识」正是如此地欺骗人,使人们因此而生起邪见。

在五蕴里,色蕴是「色法」(rupa),其余四蕴是「名法」(nama);因此五蕴便称为「名色」。五蕴或名色是相互依存的,在它们相互的配合下,人们便产生「我」的妄想,并引发「有身见」(sakkaya ditthi)的邪见.。“sakkaya”是由“sa”(相当于santa,存在之意)以及“kaya”(「身」是指名身和色身或称为五蕴)两个词汇所构成的复合词。确切地说,实际存在的是五蕴,凡夫却错误地认为存在之五蕴为「自我」,这便是「有身见」。众生的身心是由五蕴组成的,除了五蕴外,并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我」存在。《中部•109经》记载,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世尊!有身见是从何而来?」佛陀为他解释,无闻凡夫不识圣者,不谙圣者之法[  三十七菩提分。]......,观色即是我,或观色为我所拥有,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相在)。(受、想、行、识四蕴亦是如此)因而生起「有身见」。

「比丘!对于任何种类的色,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都应以正智如实地这样照见;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对于任何种类的受......,对于任何种类的想......种类的行……,对于任何种类的识,无论是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低劣的或殊胜的、远的或近的,都应以正智如实地这样照见;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

「你们认为如何,诸比丘!色、受、想、行、识是常的或无常的呢?」「无常的,世尊!」「既然是无常的,那么它是苦的还是乐的呢?」「苦的,世尊!」「既然它是无常的、苦的、变化不定的;那么,如此地看待它是否适当;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当然不适当,世尊!」

【五蕴应被彻底了知】

五蕴都是「行法」(sankhara dhamma),意即是「因缘和合之法」,随因缘而变化生灭,不受控制;它们也是观禅的目标,属于「苦谛」。由于凡夫昧于圣者的教法,也没有受过圣者教法的训练,故误将五蕴当做「这是我的」(我所——与「贪爱」相);「这是我」(此是我,与「我慢」相)、这是「我的自我」(与「邪见」相),因此产生执着。当五蕴生灭或化而变异时——五蕴的自性是无常(anicca)、苦(dukkha)及变化(viparinama)的,纵然是浩潮的大海最终也会干枯,更何况是变化无常,暂时聚集的五蕴?于是众生便生起愁、悲、苦、忧及恼,所以说「五取蕴皆是苦」。

四圣谛中之苦谛

「苦谛」是该被彻底了知的!佛陀对此均已全然了知;它是四谛法中的第一圣谛,是因为众生造苦的起「因」,从而招感流转于世间的苦「果」。

「假若有谁喜爱色、受、想、行、识,他就是喜爱苦;

假若有谁喜爱苦,他将无法摆脱苦。」

——《相应部•32•29》

四圣谛中之集谛

「集谛」(samudayasacca)是苦的起因,是四谛法中的第二圣谛。「诸比丘!何谓集谛?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大念处经》

如来说:一切贪爱就是苦的起因——「集」;它是名色于生死轮回过程中的「起因」。当佛陀在黎明时分证到无上菩提之后,他即于当下自语:「在无数生死轮回中,我徘徊其中寻找,却始终找不着这造屋者(贪爱),一再的轮回是痛苦的。哦!造屋者,你已被找着,你再也不能造屋。诸缘(烦恼)已断,横梁(无明)已碎,我的心已证到无为之境。一切贪爱皆已灭尽。」

在此我们明白,造成众生一再痛苦轮回的是「贪爱」,它有下列三种:

1.欲爱(Kama Tanha):是指对感官享受的贪爱;这包括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及法[  法:包括十六种细色、五十二种心所及涅槃。]爱。

2.有爱(Bhava Tanha):是指对生存的贪爱;特别是众生想要继续生存或永生的欲望,这是一股极大的力量。它可以推动生命不断的延续,就如一个将溺死的人突然看到一件飘浮的物体于水上,他会拼命地抓住它不放;虽然他发现他抓取的是一具其臭无比的死尸,但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他是不会愿意放弃的。「有爱」是受到「无明」的推动;「无明」则是不了知「四圣谛」,或不明了真实法之「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众生因为无明,所以造善恶业;一旦造业,就会留下一股力量潜浮于生命的相续流里。当因缘成熟时,这力量就会产生新的生命;只要贪爱与无明未被断除,生命将继续流转。「有爱」与「常见」相似;大多的众生都相信,个人的身心有一个永恒的灵魂,会从一世飘泊到另一世。至于某些众生对色界和无色界生命的执着,这些都属于在「有爱」的范围里。

3.无有爱(Vibhava Tanha):对不再存在,自我断灭的贪爱称为「无有爱」,它与「断见」相似;认为人死了之后,一切都不存在。

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贪爱、欲望、染着、贪婪等,是一切苦的起因,也是众生轮回不断,生死相续的根本。贪爱犹如蜂蜜,当蚂蚁看到蜂蜜时,就会十分欢喜的一窝蜂爬上去,并贪婪地暖饮着。由于不加以辨识,甜蜜的东西可是致命的毒药,所以牠们全都沉溺在其中。同样地,受无明蒙蔽及贪爱束缚的众生,纵使知道贪爱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却提不起勇猛的精进力,舍弃家庭的束缚,居于隐密的山林,专心一致,熄灭正在焚烧的贪爱之火。因此,一旦陷入爱欲的泥淖,他们将难以逾越生死的轮回。

虽然佛陀指出贪爱的过患,其数量多过恒河之沙,但我们却依然沉沦于贪爱的迷惑之中,在轮回的苦海里漂浮着。由此可知,一旦陷入贪爱,众生将被捆绑着,难以自拔。佛陀说:

「诸比丘!我未见任何别的结像贪爱一样捆绑着众生,使众生长期徘徊与匆忙于生死流转中。诸比丘!众生确实被此贪爱之结捆绑着,匆忙于生死的流转中。」一一《小部•如是语》

贪爱是从何处来,又在何处扎根呢?「只要世间某个地方让人感到爱与喜,爱就从那里生起,并在那里扎根。如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让人感到爱和喜;爱就从那里生起,并在那里扎根。」——《大念处经》

「集谛」(贪爱)被舍断。佛陀以阿罗汉道斩断了让人长期徘徊于生死流转中的贪爱。世尊说:「所应断我已断。」

四圣谛中之灭谛

「灭谛」(nirodhasacca)是第三圣谛,因行者完全熄灭贪爱,不再受贪欲之害,故称为「涅盘」。它是生死流转的终止,一切苦的止息。世尊说:「诸比丘!此是苦灭的圣谛,那就是此爱欲的完全熄灭,舍离与弃除,从爱欲解脱,不住爱欲。」但是,我们要如何舍离与弃除贪爱?

「在世间,哪里让人感到可爱与可喜,就应在那里舍离弃除,如六内处、六外处、六识,都是让人感到可爱和可喜;应在此舍离弃除贪爱。」——《大念处经》

六内处与六外处称为十二处,它们也是五蕴或名色。当菩萨(世尊未成道前的称谓)证到阿罗汉道智时,强而有力的阿罗汉道智彻底灭除了一切的贪爱。灭谛或涅盘是被证悟的。世尊说:「所应证我已证。」

四圣谛中之道谛

「道谛」是第四圣谛,为了要证悟「涅盘」,故需修习苦灭的圣道分,何谓苦灭的道谛?佛陀开示:「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的道谛?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见?诸比丘!正见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诸比丘!这称为正见。」

「诸比丘!什么是正思惟?出离思惟、无瞋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这称为正思惟。」

「正思惟」包括:

1.出离思惟(nekkamma-saiikappa ),行者为解脱轮回所生起之舍离亲人与情欲等思惟。它能对治贪爱。

2.无瞋思惟(avySpada-saiikappa),是对众生慈爱,愿众生快乐的思惟。它能对治瞋恨。

3.无害思惟(avihimsLsaiikappa),是指对痛苦众生怜悯,愿他们离苦得乐的思惟。它能对治残酷。

「诸比丘!什么是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诸比丘!这称为正语。」

「诸比丘!什么是正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诸比丘!这称为正业。」

「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在此,诸比丘!圣弟子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诸比丘!这称为正命。」

「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在此,诸比丘!比丘生起意行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不善法生起、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不善法、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扩大、成就圆满。诸比丘!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忱、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忱、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忱、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忱、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简短的说,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与法念处。诸比丘!这称为正念。」

「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在此,诸比丘!比丘远离爱欲,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由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平息了寻、伺之后,借着获得内在的清净与心一境性,他进入并安住于没有寻、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舍离了喜之后,他保持舍心,具备正念与正知,如此他以身[  此处的「身」是指“名身”而言,而非“色身”。]感受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此快乐是安住于舍心与正念者所感受的;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由于舍离了苦与乐及先前灭除了喜与忧,他进入并安住于超越苦乐及由舍与正念净化的第四禅。诸比丘!这称为正定。」

「诸比丘!这是导致苦灭的道诸。」

「八正道」可以分为「戒、定、慧」三学:

慧学——正见、正思惟。

戒学一一正语、正业、正命。

定学——正念、正定。

正精进通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又称为「道谛」。因为它能避开以下两种极端:

1.纵情享受五种感官之乐。佛陀在《初转法-轮经》中说:「这是低级的、粗鄙之凡夫的行为、没有益的、有害的。」从佛传中得知;菩萨经历十六年的宫廷奢侈生活,享尽各种感官之乐——沉溺于声色;但菩萨的内心还是非常空虚,他知道这不是究竟解脱之道。

2.严酷地自我折磨,佛陀说:「这是痛苦的、非圣的、无益的。」因为菩萨自己也体验了六年苦行的痛苦。

上述两种极端,前者让人沉沦,阻碍了心智的发展;后者则增加无谓的痛苦,并削弱了个人的健康与智。因此,合理的「道谛」(又称为正道或中道)是应被修习的。所以佛陀说:「所应修我已修」。对于「四圣谛」的彻底了和完成,佛说:「所应知我已知,所应断我已断,所应证我已证,所应修我已修;所以我是觉者。」

佛陀不仅自己觉悟四圣谛,最令人尊敬的是,他为众生开示「四圣谛」的道理,令其他有情从无明的人生中醒悟过来,并引导他们走向灭苦之道;因此,佛陀是「济渡者」。辟支佛也是靠着自己的智慧觉悟「四圣谛」,但他没有宣示他所体验的深奥真理,令其他有情众生能如他般解脱轮回之苦;所以辟支佛被称为「自渡者」。几百位辟支佛可以在同一时代出现,但从没有两尊佛同时出现在同一时代;故知佛陀之出现世间真是难能可贵,非常稀有。正如如来自己宣称:「哦!婆罗门!我是正等正觉,一位无可匹敌的医王。像我这类圣者,出现于世是极为稀有的。」——《经集•506》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圣谛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