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2010年夏,足球激情又一次在南非点燃。中国球迷在不断为别人的喝彩声中,不能不想起那位叫米卢的外国老人,因为他曾把中国足球带上了世界舞台,圆了中国人44年的足球梦想。但我想米卢对中国足球的贡献不仅仅是带领中国足球史无前例地闯进了世界杯,更是把快乐足球的理念带给了中国足球,带给了中国。依常规也许中国队并没有什么出路,那么聪明的米卢就踢来了一个“快乐足球”。也许真的是少了一点儿急功近利,多一些快乐心态,中国足球才会有了那一丝闪亮。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当下学生的学习。

学生最大的心事就是学习,而家长和老师最大的烦恼也是孩子的学习。但如今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厌学情绪,追根溯源,学之初恰恰相反,学习本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领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体验丰富多彩的人之情感,可是学生的学习日渐成为令人烦恼的社会问题。我们经常一味的怪罪学生不争气,不上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厌学厌学基因。可是仔细想想,也许是我们,是我们急功近利,把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幸福的事弄得索然无味。我们把快乐的寻求知识的过程变得苍白呆板,是我们一次次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走上了厌学之路。

记得儿子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对我说,爸爸你知道我最喜欢干什么吗?没等我猜,自个儿迫不及待地说我最喜欢学习,最最喜欢数学,还有英语。当时我自是高兴不已,总忍不住讲给同事听,但多数是当作一种玩笑,也许早就认定他将来会厌学的。玩笑之余也不免引起些许的深思,原来学之初孩子都是向学的,那么后来到底怎么了?记得儿子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前的一晚,儿子磨蹭到近十点作业依然没有写完,姿势也歪了,字也走形了,哦,开始磨洋工!当我要责怪儿子的时候,儿子已经泪水涟涟,吐出了一句在我听来一直担心着的极其刺耳刺耳的话:爸爸,我不想上学!我仔细看儿子的作业,语文六张,8K,正反面;数学两张,8K,正反面。瞬间,我的心情也沉重起来,担心的事难道这么快就发生了?儿子才一年级啊!难怪儿子放学回来后少了往日的兴奋,往常可都会眉飞色舞的把新学的课文读给我们听。如今我仿佛一直痛苦的等待着儿子真正厌学的那一刻不可阻挡地到来,仿佛无法避免,也许真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们的很多做法也许是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我们片面地追求知识的传授,片面的追求知识的灌输,片面的追求考试成绩,因而无暇那些本该美丽的学习过程。事实便事与愿违,虽然我们死拉硬拽,用时间保障学习成绩,但学生的成绩总不尽人意,学习兴趣慢慢丧失,于是再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特别是面对今天素质教育的推行,试题已发生变化。反映在语文试卷上,如果平时学习中还是靠死记硬背,还是靠灌输式的教学,成绩会愈低。很多学生反映平常死记硬背的知识考试却没有。其实,这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极正常不过了。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考试才是对的,考试就应该考能力,考素质,考学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判断思维和健康的情感。所以训练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情感体验应是语文日常教学的重点,而这种能力地提高和情感的培养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完成的,靠被动学习是无法完成的,靠强迫是无法完成的,它只能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培养。所以无论从考试成绩的角度还是从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真正成长的角度,我们都没有理由不让语文课堂变得轻松、快乐。如此也才真正构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带给学生快乐,让学生真正觉得学习的确是一件愉快的事。快乐首先来自老师自身的言行。老师自己要把上课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并把这种快乐通过自己风趣、幽默的语言、轻松的肢体动作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不必拘谨,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快乐,一起畅谈,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识记,训练了能力,体验了情感。同时在教学中时时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表扬、鼓励,其乐融融的语文课堂就形成了。

其次,尽力挖掘学习材料中有趣的内容。书本知识总会有些枯燥,或者本不枯燥,而学生觉得枯燥了,所以老师要尽力挖掘书本中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以此为兴奋点,带动整节内容的学习。比如在教学《沁园春 雪》时,自然要给学生介绍一下这首词首次发表的来龙去脉,了解了颇多的词后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词主旨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热情;在学习《致女儿的信》时,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初三学生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对爱情问题也许有了自己懵懂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作者的观点作比,学生就来了兴头,教学任务自然可以轻松完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要仔细挖掘,激趣点随处可见。

再次,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课堂是成功的?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科学的?我想只要有助于学生乐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就是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应拘泥于世俗的框架,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鉴于中国古典诗词诗画不分家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每一首诗词所描绘的意境画出心中的具象,学生既来了兴致,又加深了理解;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楼》时,让女生甚至男生表演一下女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词的意境也就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老师赘述。在学习《隆中对》和《出师表》时除了补充介绍,给学生播放了《三顾茅庐》和《出师北伐》两集电视剧,本是枯燥的文言文,学生竟然悠悠自得,观看视频期间,学生总忍不住跟着主人公说起大段台词来,甚至卖弄地提前说出下一句,自己俨然是剧中主角了。我逗笑地说:此时觉得自己很有文化吧!学生皆洋洋得意。

最后我觉得应该提高语文学习的境界。人为什么要学习?也许最通俗、最现实,最功利的答案是为了考试,为了中考,为了高考,为了将来可能的好工作。如今随着教育思想的革新,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些已经可以被轻而易举地认定为片面。我想在为了好工作的后面就应该是为了好生活了。生活里有物质也有精神,但在今天也许我们更多的渴求是精神,学习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古人说的正心,修身今天看来依然不无道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就是今天的正心、修身;再高一点儿,也许是为了一生不断探求新知。当具有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和科学观念,什么题目不是可以信手拈来呢?何必还在乎那一词一句呢?老师和学生又何必一直纠缠在漫漫无边的题海里呢?如此说来还有什么学习的烦恼呢?

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快乐吧,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快乐吧,让成长成为一种快乐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