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选读:《稀缺》

每日选读内容笔记 | Day-34

每日选读:《稀缺》_第1张图片

今天的内容来自“ 得到”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之 《稀缺》。这是正式内容的第九讲,核心谈论的是“ 稀缺才是经济学里的最基本事实”。

前两篇讨论的是“理性人”和“人性自私”这两个经济学假设,但是这两者并不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因为人不一定是理性的,也不一定是自私的。不过在经济学中存在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稀缺”。只要我们活在世界上,就必须面对稀缺,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

  1. 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 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也就是说,对于一件有价值的物品,你对其有需求,必定也会有其他人对其有需求,不论这个需求和你是否是相同的。另外即使在某个孤立体系里没有竞争导致的稀缺,也会因你拥有了一件东西之后产生了更高的需求而产生新的稀缺。

一个人平时能吃三两食物,到了自助餐厅他就可能吃一斤。饿得濒死的人,馒头吃饱了就会想要吃肉,有肉了更恨不得来些酒。

而且很多稀缺其实不是资源的局限,而是我们人类自己产生的。

比如我们去填海造地,实际上是因为土地太少吗?不是,你从飞机上往下看,你会看到多少没有被利用的土地,几乎是无限的。但还要这么做,因为稀缺的是地理位置。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荣耀,之所以我们要给其定下那么多限制、立下那么多规则,原因就是要人为创造稀缺。比如曾经有一位女登山家,在登珠峰的时候有一段路程用了直升机,其实为了更有效完成目标,也没啥,但却遭到了同行的指责,因为她这样做稀释了登顶所带来的荣誉。人们要确保登顶是难以实现的、荣誉是稀缺的。

从价值的角度考虑,人也会为了满足需求而支付不同成本,进一步说,如果用资本调控的方式将这个稀缺所创造的价格差额抹平,或者人为将这个需求调整到同一水平,就有可能引发总成本的增加以及造成更多价值的浪费。比如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的政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用资金补贴来让高速通行的成本降低。但同时带来的是,一方面导致那些以往对此没那么需求的人转而产生需求,从而产生更大的稀缺,另一方面对于原本愿意支付高速公路成本的人,无奈之下只好提高自己付出的成本,包括更多时间、精力,去绕开这个时段,或是选择更昂贵的交通方式。由此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不是所谓消灭稀缺、创造方便。

或许有的人会说,有的东西就不会是稀缺的,你生了病,就不会想再生一个;你做了一次阑尾炎手术也不会想再做一个。

但是实际上这些假设是违背需求的,因为人真正的需求是想把病治好,是想不生病、不难受。那么对此需要的其实是治疗,而治疗就会有很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药会提供不同的疗效。这样也会带来无止境的需求和对满足这个需求所产生的无止境的投入。

由上面几点可见,人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稀缺也是一直存在,你无法消除它。即使我们以后不生病了、所有工作都由机器代劳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稀缺。因为我们会想办法研制功能更全面的机器,完全没事做了甚至还会想办法创造事情来做。“稀缺”,就是经济学研究最基础的那块石头。

文章的回复里有一条说的很好,稍作调整以其来做结尾:

经济物品的稀缺并不意味着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费得到。比如空气和阳光就不是稀缺的,因为其不在经济学范畴中,但是“清新的空气”和“太阳能”就可能是稀缺。只要一样东西不能根据需要而获得,它就是稀缺的。
而经济学的一大根本就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如何最合理地分配这些稀缺的资源。

知识红包 在这里~
供你深入了解。


——持续输出的第34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选读:《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