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给你需要的高考信息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根据近十年数据变化趋势预测,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将与去年不相上下。胡向东主任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高三的复习环节是结束新课后,为学生重构知识系统网络而专门设计的。每一轮复习有效衔接,各有侧重。但是,现在由于特殊原因未及时展开,可能会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
复习效率打折扣
学生易出现两极分化
专项能力训练,不是依靠教师的“讲”来实现的,主要靠学生的“精练”来实现。但现在老师和学生见不了面,不可能及时给学生布置训练试题,学生春节前带回家的试题也基本做完了,手头没有新题,而且在网上做题不方便,老师也不能及时批改反馈。这是很致命的问题!
如何在网络授课条件下
保证学习效率?
具体建议:
1.不建议开夜车,精神不好再加上在家容易懒散,很难完成一日满满的计划,效率是制胜的关键!
2.每科做作业的时间为45分钟,应高效完成该科作业,若为试卷类作业,则按照试卷规定时间完成,即便45分钟没有完成也要终止,可以在晚上的补充时间再完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3.上午、下午、晚上要从自己拿手一点的科目开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要一开始就做难题,让自己失去做题的动力。
4.注意劳逸结合,利用好每一段学习之间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玩手机,因为10分钟你肯定停不下来,会耽误后面的任务进度,最好去在家里稍事活动一下,吃点东西也是可以的哦。
5.灵活运用,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特点适当调整学习时间安排以及学习任务量,可以在前两天进行尝试并根据完成度来调整细节,如,不同时间段的学习内容以及完成量。
疫情背景下的高考之“变”
一、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纲和说明
(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8省市的2020届考生)
1.高考大纲(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上述考纲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命题的参考,也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
其中,“文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七科。
2.考试大纲的说明(沿用2019版)
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和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配套图书。 两本考试说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全国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3.试题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订)
在考纲和说明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0届考生关注新题型、新动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20年版高考试题分析将进行全面修订,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分考查目标、解题思路、试题评析、失误防范等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高考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2020版高考试题分析既可供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也可供其他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高考试题分析(语文分册)(2020年版)》(不分文理)
《高考试题分析(文科数学分册)(2020年版)》
《高考试题分析(理科数学分册)(2020年版)》
《高考试题分析(英语分册)(2020年版)》(不分文理)
《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分册)(2020年版)》
《高考试题分析(理科综合分册)(2020年版)》
上述图书内容也将做较大调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试要求,将对各学科的能力要求做详细阐述并附例题说明;
第二部分为2019年考试分析,将在详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2019年的高考各科试题进行较为权威的解析;
第三部分附有近几年的真题及解析。
二、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考试说明
(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英语考试说明供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目前实施高考改革外语一年两次考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其他科未出考试说明。
除了取消考纲,2020年部分省市高考时间也有变化。北京、天津、海南和山东已经决定,2020年高考时间调整为4天!6月7日、8日考语、数、外;6月9日、10日考政、史、地、物、化、生。
对第三批进入新高考的8省市来说,今年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传统高考”,今年参考的考生确实面临较大挑战:如果不能升学而选择复读,需按各地规定完成与学业水平考试的衔接,再参加“新高考”,复读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和老师都要调整心态,适应形势变化,把握好复习节奏。
除了上述变化,在复习备考的关键阶段,同学们还需要了解2019年高考命题的变化和2020高考的新要求,在这里一并总结出来,希望大家收藏转发,帮到更多高考生!
2019高考试题4大变化
变化一:语文对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顺序做了调整,由原来的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变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
变化原因:更符合文本特点,更贴合考生的思维习惯。
变化二:语文作文开始限定文体。2019年语文全国Ⅰ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Ⅱ卷作文“国家·青年”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
变化原因:这些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需求。
变化原因:科学调整考查内容布局和考查难度,使问题层层深入,梯次递进,达到更加精确区分考生的目的。
变化四:理科综合的化学大部分试题首次以学术专著、科技期刊、会议论文、技术专利等资料为素材背景编写。
变化原因:反映化学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关注现代化学化工领域方面的新成果,考查学生在陌生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真正融会贯通的学生脱颖而出。
2019高考试题三大命题新意
新意一:弘扬劳动精神
肯定劳动价值、倡导劳动实践、颂扬劳动精神、传播劳动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要内容。
2019年高考试题的一大新意,就是把“劳动”这一主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1题以《数他劳动强》的年画设计情境,批判传统观念中轻视劳动、轻视工农、在劳动中讲究高低贵贱的错误观点。
如英语全国Ⅱ卷选取一位年逾90岁的女士仍然坚持工作而获得“年度女性奖”的事迹为素材,传递积极工作的劳动观念。
如数学全国Ⅲ卷第16题展现工厂劳动实践场景,让考生思考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中的问题。
如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8题选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展现现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体现科学技术进展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新意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2019年高考试题强化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如语文全国Ⅰ卷“中国传统音乐”、全国Ⅱ卷“中国画”和“杜甫七律演进”、全国Ⅲ卷“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等试题,引导考生理解认同理想信念之美、家国情怀之美、品格情操之美、天地万物之美。
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7题描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文学创作,体现汉赋文辞的华丽和想象的瑰丽;全国Ⅲ卷第42题通过艺术作品《梯田》,引导考生欣赏自然美、人文美,领悟人地和谐之美。
如英语全国Ⅲ卷以国外视角报道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对国际时尚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对国际时尚和设计发展的引领作用。
如数学全国Ⅰ卷第4题以著名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形态之美。
如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6题以烘托节日气氛的焰色反应考查元素定性鉴定方法,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颜色变化之美。
新意三:弘扬体育精神
2022年北京将举行冬奥会,对体育的考查也在高考自主招生中日益得到重视。2019年高考试题创设了很多与体育相关的情境。
如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考查考生对运动中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如理科数学全国Ⅰ卷第15题、全国Ⅱ卷第18题分别以考生熟悉的篮球和乒乓球比赛为素材,考查考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体育相关问题的能力。
如英语全国Ⅱ卷作文设置考生为学校排球队队长的情境,要求考生写信告知队友近期的活动安排,在体育活动背景中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7题将特殊地理条件与具体体育项目相结合,以室外人工滑雪场建设为例,分析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考生对冬奥会项目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
2020高考命题六项基本要求
要求2: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求3:试题要求原创,必须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 、简捷。
要求4: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要求5: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要求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2020高考命题十项基本原则
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理综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考纲要求,落点很低。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新高考不是要来而是已来,了解它、适应它,是不论疫情轻重都要做的事情。”胡向东最后提醒考生,“停课不停学、课堂改线上是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考生参加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怀有平常心,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应有水平。”
相关推荐
1.全国疫情剧烈反弹! 各地辟谣3月1日开学! 省教育厅发布各科名师在家学习建议
2.700分才能考上!全国最难考的十所大学,只有1%的学神能上!不秃能上吗?
3.最新最全!2020各省市开学时间汇总,这些地方3月2日前不得开学
4.韩国患者暴增! 日本面临爆发! 人民日报呼吁: 疫情没结束, 千万别扎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高中生学习、高中学习资料精选、高中生家长群自光明日报、中国考试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封面图片来自邑石网。高考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104天
点一下“在看”,道一声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