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自己有些声音不必听

女生往往都比男生成熟的早,这是有根有据的事实。家庭并不优越的男孩子动手能力和思想意识通常比经常被照顾的没有生活压力的男孩子更早面对现实。即将过了二十五岁的时候,任何一个无知的年轻人,都会有着准备承担责任的思考。而在这时候,外界会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看到各种各样的事实。就从曾经玩伴的几个好友身上也似乎可以看出点人生的多样性。

因为事实往往就是这样。家境优越的会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面对生活的无情,他们内心极其脆弱,在把自己逼到死角的那刻,时常对自己的父母毕恭毕敬感恩有加。另一个极端的孩子,比如是农民的儿子,或者单亲家庭,过早的独立生活让他们知道,任何事情必须只能自己去坦然面对,并且拼命解决,过早成熟的这两年让他们有了谈资,锻炼出了本事和面对生活的抗压力,因为生活那时候告诉他们没得开口跟别人借钱的机会,没得可退后的被照顾一下,只有那捉襟见肘熬过来的苦日子,因此他们庆幸自己内心如此强大正在走向能够顶天立地的那一刻。还有经常活在温水里的人,不痛不痒不偏不倚感情丰沛,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最终面对生活还是靠自己的时候,于是这时候他们醒了,他们悄然顿悟的决心让他们信心百倍告别之前混沌的人生,可以快速的适应奔赴征程,这时候他们最关心的是和时间赛跑。

上学的时候,我最关心和什么样的同学分在同桌,和什么样的同学可以课余玩耍,毕业两年后,我还是希望和什么的同事可以真心相处,和什么样的人共同面对生活。那么既然有这样的意识,之前经历的人发出的声音我认为大可不必太在意心上。比如还有几个月就二十六岁了,身边会经常涌出焦躁不安的声音,“ 哎呀,愁死了,什么也没有..早点结婚了就省心了...婚也结不起...这工作真特么的烦...你看那谁谁现在真牛逼...快点找个女朋友吧... “,许许多多的人过着平静而绝望的生活,然后抱怨出这种根深蒂固的绝望和极其容易让你变得消极的话,没完没了的焦虑几乎成了难以医治的疾病。

生活就在这儿,它是一项在很大程度上我还未尝试过的实验。走出社会,看到过很多牛逼的人,于是很想变成他们那样的人,当我正准备夜以继日勤奋不已的追赶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根本不适合我。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印第安人看到一个白人律师编织篮子可以丰衣足食,他也编织篮子,但最后愤怒的喊道你们这是想让我饿死吗?他却不知道律师只要把闲言碎语编织起来就像有魔术似的,财富和地位才跟着来的。但是律师说了一句很有道路的话,有人编织篮子是为了产生购买价值,有人编织篮子倒是在琢磨如何避免让篮子产生购买价值。就像《窃听风云》里月华说的那句,地是用来种的而不是卖的。人们赞美的所谓成功的生活,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形式,而我们频繁性的听一些外界的声音,非但迷失了自己,还会变成一个赞许这样的生活和贬低那样的生活的人。这从根本上还是受外界声音产生的对生活的偏见,说实话,我心里很厌恶。我也决心不再去看所谓的朋友圈,微信群不在说什么哪怕任何一句,更不再更新任何动态,倒不如安静下来喝一杯水,没的聊的时候,只想做一些只有我知道的事。

忘了是哪国的总理在牛津大学的演讲得出的结论的结论,如是说:追随热情,忠于自我,绝不要追随别人的脚步,除非在森林里迷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诉自己有些声音不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