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寻觅中华》

      今天继续静下心来读《寻觅中华》,本章主要内容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说起齐鲁大地,古往今来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姜子牙无钩垂钓,齐桓公拜相管仲,晏婴矫捷善辩,孙武别齐去吴,扁鹊妙手回春…………。

       据史记,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其办学的特点就是包容百家、学术自由、平等融合。自古至今产生过很多文化,要么自由而不精致;要么精致而不自由,而稷下学宫融合百家,自由而精致,实现了各种学说的和谐统一。

       包容百家:稷下学宫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学派,平等地参与争鸣。诸子百家中几乎所有当时的代表人物都来过这里,各种文化各种学说经由此自由争鸣、激烈辩论,相互的观点激烈碰撞后却形成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壮阔合力,以尊重为基础而和谐统一起来,呈现出学术思想的一片繁荣,成为当时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会聚处、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也促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极少数最优秀的文化之列。

       学术自由:不参政,却问政。稷下学宫里的诸子不任官职,因此不必对自己的言论负政治责任。古籍中记载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等,都说明了这个特点。稷下学者中只有个别人偶尔被邀参与过一些外交事务,那是临时的智能和口才借用,算不上真正的参政。一般认为,参政之后的议政才有效,稷下学宫断然否定了这种看法。参政之后的议政很可能切中时弊,但也必然会失去整体超脱性和宏观监督性。因此,保持思维相对于官场的独立性,体现学说自由正是稷下学宫的生命。不参政,却问政。稷下学宫的自由思维,常常成为向朝廷进谏或被朝廷征询的内容。朝廷对稷下学者的态度很谦虚,而稷下学者也可以随时去找君主。孟子是稷下学宫中很受尊重的人物,《孟子》一书中提到他与齐宣王讨论政事就有十七处之多。

       平等融合:学术争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最终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而共同促进了各自学说的精进。例如:齐宣王开始很重视孟子的观点,后来却觉得不切实用,没有采纳。但这种转变,并没有影响孟子在学宫中的地位。齐国朝廷最感兴趣的是黄老之学的道家文化,几乎成了稷下学宫内的第一学问,但这一派学者的荣誉和待遇也没有因此比其他学者高。后来三为祭酒执掌学政而成为稷下学宫老师的荀子,并不是黄老学者,而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学生韩非子则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由于统治者的取舍并不影响各派学者的社会地位和言论自由,稷下学宫里的争鸣也就有了平等的基础。彼此可以争得很激烈,似乎已经水火难容,但最后还是达到了共生互补。甚至,一些重要的稷下学者到底属于什么派,越到后来越难于说清楚了。

       稷下学宫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而终结,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中国的整体文化结构是儒道互补,后来又融进了佛家,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中国的整体政治结构是表儒里法(兵家),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这所学宫里,永远无法由一家独霸,也永远不会出现真正你死我活的决斗。一切都是灵动起伏、中庸随和的,偶尔也会偏执和极端,但长不了,很快又走向中道。连很多学者的个体人格,往往也沉淀着很多家学说思念,有时由佛返儒,有时由儒归道,自由自在、或明或暗地延续着稷下学宫的丰富、多元和互融。

       文化的繁荣,可以极大地提升国民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往往起着促进的作用,但很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学术自由的地方,但文化的繁荣没有使齐国一统天下,反而让偏安一隅,为周王室养马的秦国所灭;明王朝,重文轻武,其推行的内阁制有点后来君主立宪的雏形,但逃脱不了被马背民族替代的命运;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对欧洲及世界文化和民主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却没能像美国一样引领世界。所以,我们重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能忘记当今世界仍盛行的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就像当今的美国,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她的主流价值观也必将淹没在列强的外交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寻觅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