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冠肺炎被发现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个最初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的病毒,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全国各地疯狂传播,也席卷了全球很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已经导致了全球七万多人被感染,两千多人死亡。
然而,这些冰冷的数字远不止是病毒肆虐带来的唯一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疫情之下,很多行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这些冲击也迅速波及到了国际市场,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份额的行业,无疑正在经历一场料峭的“春寒”
一,旅游业遭遇寒冬
在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于1月27日发布了禁止海外团体游的通知,随后,全球有多个国家也开始对中国游客的出行实行限制。
虽然,减少人员流动被看做为了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举措,但其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原本应该迎来旺季的海外旅游业,损失更是颇为惨重,不仅游客数量减少,退损人数增加,很多酒店也将面临着长期空置的风险。
而这次疫情之所以对海外旅游业影响深远,与中国游客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海外旅游业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获益匪浅。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总额为100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2,770亿美元。
但如今,中国游客的减少让部分海外企业将面临数月没有业务或业务量急剧下滑的局面。
以意大利为例,今年1月21日,为了促进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意大利文化旅游部同中国文化旅游部签订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合作计划。
这项计划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表演艺术、电影制作和展览等多项活动,其中就有原计划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古罗马雕塑展,以及计划在意大利的卡瑟塔王宫(Reggia di Caserta)举行的兵马俑展。
据估计,在这项计划的推动下,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直航预计今年将增加两倍,从每周56趟增至108趟。
然而,就在计划宣布10天后,由于疫情的蔓延,意大利暂停了往返中国的航班。
意大利文化和旅游部发言人Mattia Morandi表示:“此次疫情被视为与地震相当的紧急情况,因此意大利采取了特殊的措施。”
尽管事出有因,但旅行社却顿时一片哀嚎,因为在禁令实施前,很多游客就已经支付了跟团游的住宿、机票等等费用,临时退订产生的损失不言而喻,为此,意大利政府不得不考虑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行社提供援助。
无独有偶,除了意大利,欧洲其他一些地区的旅游行业也并不好过!
在德国,中国游客约占游客总数的3%,而像慕尼黑和海德堡这样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目前也经历着旅行团被取消,游客数量下降的遭遇。
据悉,在因附近的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而出名的德国南部小镇富森(Fuessen),当地的欧洲公园国际酒店(Euro Park Hotel International)已经取消了中国游客预订的全部房间,并且拒绝中国游客再次预定房间,而且这一状态还将持续到4月中旬。
在法国第戎(Dijon),这个中国游客数量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城市,当地旅行社已经取消了约40家酒店,共3,000个房间的订单。
当地酒店和餐饮集团UHIM的地区总裁Patrick Jacquier表示:“不幸的是,没有游客来代替他们。”
在奥地利的盐矿小镇哈尔斯塔特(Hallstatt),这里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深受中国人追捧,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现在,这里也在经历着中国游客下降带来的损失。
哈尔斯塔特地区旅游局局长Gregor Gritzky表示:“中国游客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他们消费能力很强,我们也希望疫情不会持续太久。”
不只是中国游客带来的影响,其实,对于冠状病毒传播的恐惧,也在其他国家的游客间产生了寒蝉效应,人们对出行更加谨慎,也不愿意参加人员较多的活动。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场原定于2月24日举行的全球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已经被取消,而这也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在亚洲以外被取消的最重要的商业活动。
这次活动的取消不仅让主办方前期的准备工作半途而废,也让巴塞罗那市的旅游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据巴塞罗那市长Ada Colau表示,这次参与活动的名单上有很多行业巨头,比如亚马逊、英特尔和Facebook等跨国公司,会议预计将为该市带来逾10万名游客,约5亿欧元的收入。该计划还将创造1.4万个临时工作岗位,并为当地的酒店带来更大的客流。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化为泡影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即便是疫情结束,也很难说人们会马上继续原有的行程,而旅游业想要恢复元气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旅游业也只是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到的一环,受疫情带来的“蝴蝶效应”影响的,还有严重依赖中国消费者的全球奢侈品行业。
二,奢侈品行业损失惨遭
从伦敦的邦德街到巴黎的老佛爷百货,从迪拜的购物中心到法兰克福的歌德大街,这些地方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奢侈品零售场所......
在以往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中国游客会蜂拥而至,他们要么聚集在古驰店外的天鹅绒围绳后面,等待开店,要么从香奈儿和路易威登旗舰店出来,手里拿着塞满东西的购物袋......
但似乎在一夜之间,中国游客携带着奢侈品购物袋疯狂扫货的风景消失了......
在英国牛津郡,人们似乎更能体会到疫情带来的影响。
位于牛津郡的比斯特村(Bicester Village),一直是中国游客以往常常光顾的顶级奢侈品折扣地之一。
这里有包括古驰、巴宝莉、纪梵希在内的很多奢侈品品牌零售商,由于打折力度大,每年都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前来,然而,这里现在却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在一些商店,销售人员的人数超过了顾客,由于可接待的人数少,为了打发时间,一些销售人员甚至开始“串门”聊天。
一位时尚行业从业者表示:
“过去一段时间,比斯特村的人流少了很多,这些零售商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为了赚更多的钱,商家也不会像以往一样限制客户买多少打折商品,现在他们可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据比斯特村的所有者Value Retail估计,近期前来购物的中国顾客数量下降了约85%。而且,由于风暴Ciara的来袭,很多从伦敦来的火车和长途汽车被取消,比斯特村正面临着双重打击。
当然,英国比斯特村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足为怪,中国买家一直是英国奢侈品的购买主力之一。
据英国旅游局(VisitBritain)的调查显示,在前往英国的中国游客中,超过72%的人会在旅行期间购物。而根据2019年四季度的数据,英国去年一个季度就有41.5万人次从中国而来。
放眼全球,中国买家也是奢侈品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据投资银行Jefferies估计,去年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为3,050亿美元,其中,中国买家占据了约40%,并带动了该行业去年80%的销售增长 ,中国买家也成为了全球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者群体。
正因如此,一些人甚至担心,该行业可能将面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业内一些知名公司也正在公开此次疫情带来的损失。
英国奢侈品牌巴宝莉有约五分之二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消费者。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疫情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在中国内地,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店铺已经关闭,而仍在营业的店铺客流量下降了80%,因此,该公司将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法国开云集团拥有圣罗兰等众多奢侈品牌,在本周三的一次会议中,开云集团(Kering)首席执行官Francois-Henri Pinault表示:
“随着冠状病毒的爆发,我们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形势的演变,目前很难全面评估其对业务的影响以及恢复的速度。”
与此同时,美国几家领先的时尚集团本月也下调了利润预期。
上周,拥有迈克高仕、范思哲等品牌的Capri控股集团表示,由于该公司已经关闭了中国大陆225家门店中的150家,因此,将把本季度的销售预期下调1亿美元。
拥有蔻驰等轻奢品牌的Tapestry集团也表示,预计在关闭中国大陆大部分门店后,该公司的销售额有可能下降2.5亿美元。
对此,全球奢侈品市场分析师Luca Solca表示,“受中国疫情影响,多数奢侈品品牌的销售额要么为零,要么至少下降80%。”
对销售额下降的预期也在股票市场有了反应,自疫情以来,LV、爱马仕等品牌股价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虽然,多数分析师认为,类似于路威酩轩(LVMH)和开云集团这样的奢侈品品牌,由于公司管理良好、知名度持久,利润率高等特点,尚能够承受住短期波动,股票仍具弹性,但对于一些中高端品牌,它们承受金融冲击的能力较弱,未来可能会出现销售疲软。
据瑞银集团估计,假设中国消费量在2020年第二季度下降20%,LVMH和爱马仕等品牌的每股收益预计将下降3%,而历峰集团和巴宝莉则预计分别下降8%和7%。
此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中国纺织品年出口额超过了2,800亿美元,许多高端服装和鞋类品牌的供货都十分依赖中国。
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在春节期间已经关闭的工厂尚未重新开工,制造业也几乎处于半停滞的状态,这对整个供应链的打击是巨大的。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纺织品短缺可能很快就会在终端商店里凸显出来,尽管由于季节性的进货周期,时装业通常会比许多其他行业提前更早下单,但订单积压和物流延误可能会增加成本,并对全球贸易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
富国银行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称:“未来几周的复工十分关键,因为进一步推迟的话,可能会导致美国市场最早在4月中旬就断货。”
不得不说,疫情带来的是一个连锁反应,影响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而应对疫情也不单是一个国家的事,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过,这次疫情也反应出了另一面,那就是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是在逐渐增强的,正因为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度如此之高,所以波及面才会非常广,而这也急需我们重新振作起来,迎接一个更好的未来!
——————————
我们是英国房产圈,一个靠谱,有料,不忽悠的英国房地产公众号。
如果你对英国房产投资感兴趣,就戳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