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中的爆发或沉默都将归于无意义

网络暴力:网络使用超越法制或道德允许的范畴,给特定的对象带来人身、财产和精神等实质性伤害的行为及现象,其方式包括侮辱、谩骂、人肉搜索、黑客攻击、暴露个人隐私等。

最近,新浪微博上得一些名人很“受伤”,先有邹市明发文谴责医护人员冷漠被网友批评“不食人间烟火”,后有孙俪抱怨拍摄地点附近有施工队半夜工作打扰睡眠也被网友“普及”民工挣钱不易的常识,接着怀有身孕的林心如组姐妹团赴日旅游“不出意料”的被网友指责爱日不爱国,等等。似乎这一切指责的种种都“有道理可循”,我暂且不做评论,那么“雪姨”王琳发了几张与儿子的欢乐合照,竟有网友以污秽的言语进行伦理上的辱骂,导致王琳当场暴走,与其对骂,我想问的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能够在网上发些什么话语才能保证满足所有看客的胃口呢?

答案是“绝不可能”。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当你迎合了一些人的趣味,就必然反了另外一些人的胃口,正如马克思基本原理所讲,矛盾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社会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一般来讲都只会考虑多数人的看法,至于行动之后遭受少部分人的反对或者诟病,都对自身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威胁了。当我们把这一行动准则搬到虚拟的网络中时——更多的是针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参与某一话题时,考察多数人的意见再公布观点,而在制造某一话题时,按常理或者可预见的趋势来树立旗帜。

这是很讨巧也是很常规化的动作,网络是现实的延伸,网络可以把现实中好的一面放大,但它在放大坏的一面上似乎更表现得“得心应手”,所以现实中的做法不仅要借鉴到网络中,还要表现得更极端一些。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有个性有脾气的。现实生活中我被无缘无故打了一拳,要么打回来,要么认怂忍了,同理,到了网络中亦然。有人说,不就是骂你王琳两句嘛,还是隔着屏幕的,不管他就是了,况且你还是个公众人物,一点挨骂的能力都没有。我觉得这是对王琳作为一个现实的人的权利赤裸裸的侵犯,不仅忽略了具体语境,更以一种强盗逻辑来宣扬精神伤害不是伤害。

当然,王琳可以有多种应对措施,最好的方法就是上文提到的“迎合多数人”的做法,对于某些特定的或极端的一笑任之。或者,删微博关评论,眼不见心不烦,又或者把他拎出来,自己不做评论,让其他网友对他进行符合道德的“攻击”。可惜的是,“雪姨”选择的是亲自上阵,悍然开撕。

那么接下来,问题的焦点就开始转变了,原先是“骂人对不对”的问题,现在则变成了“公众人物该不该骂人”的问题了。网络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东西,转变之快让人猝不及防,因为它承载和传递的信息实在太多,而公众的注意力有限,难以对同一议题维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就好比男人看美女,天天盯着一个看想不吐都难——“刺激,亢奋,消退,再刺激”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

一种人认为,公众人物也是人,被骂了就该反击,不反击反而显得作;另一种人认为,作为公众人物就得让渡出一些权利,与不知名的网友开骂,有损形象,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后者的思维方法在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观点,例如明星肯定不会放屁,富二代一定是败家的,官员落马的一定是情妇搞的,诸如此类。信息概略理论认为,在面对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会用头脑中已储存的信息或经验来判断新接受到的信息,这也是一种“罐头思维”。本质上说,这种思维方法没什么错,对网络信息一一较真无异于自讨苦吃。但是,当我们要对一个人或一则事件进行认知和判断时,“罐头思维”必须抛弃,只有认真研究文本、综合信息,我们才能够得到理性的结论。

可以说,认为只要是公众人物就必须无条件让渡权利的人,是不会思考的人,他们貌似在做一种公允的评论,实则与实施网络暴力者无异。在网络中很容易就形成非此即彼的尖锐观点,这是一种“标签化”的行为,网络暴力的形成可能出于对某个“标签”的攻击,王琳被贴上“明星”或者“晒幸福”的标签,她晒出与儿子合照的行为可能触动了某些在现实中感情受挫的人因而导致报复行为,她选择与施暴者对骂又进一步被贴上“没有素质”的标签,引入了另一群体的关注与加入,多个标签的重叠产生了共鸣效果,撕逼正式上演。

说到底,从邹市明到孙俪到林心如再到王琳,他们既不是被施加网络暴力的起点,也不是终点,他们是这一过程中起到堆砌作用的各个有特性的点,无论他们选择爆发还是选择沉默,都不会讨得所有人的喜欢,他们不会是赢家,看客也不会是赢家,因为很快,新的网络议题就会取而代之,旧的连一地鸡毛都算不上。

2016.11.4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暴力中的爆发或沉默都将归于无意义)